續奩
深宵拚膽自家行,豆蔻梢頭月漸生。常恐小奴竹外過,瞰人蹤跡最分明。
見歡蹋影夜窗邊,暫歇琵琶不上弦。自覺語言殊不細,東姑猶喜尚癡眠。
深宵拚膽自家行,豆蔻梢頭月漸生。常恐小奴竹外過,瞰人蹤跡最分明。
見歡蹋影夜窗邊,暫歇琵琶不上弦。自覺語言殊不細,東姑猶喜尚癡眠。
深夜里鼓起勇氣獨自出行,豆蔻梢頭的月亮漸漸升起。常常擔心小丫鬟在竹林外經過,窺視別人的蹤跡最是清楚。見到愛人在夜晚窗邊的身影,暫時停下琵琶不再彈奏。自己覺得說話聲音不夠輕細,好在東姑還在酣睡未醒。
拚膽:鼓起勇氣。
豆蔻梢頭:豆蔻枝葉的頂端,此處形容月亮初升時的柔和狀態,亦暗合少女青春意象。
小奴:指年輕的婢女。
瞰(kàn):從高處向下看,此處指窺視。
蹋影:指身影映照或踏在地面的影子。
殊不細:很不細,即聲音較大、不夠輕。
東姑:可能指年長的女性親屬,如姑姑。
《續奩》主題聚焦女性私密生活,推測為描寫少女深夜與戀人相會或進行隱秘活動的情景。具體創作背景無明確史料記載,或反映古代深閨女性對情感自由的微妙追求。
全詩通過細膩的細節與心理描寫,刻畫少女深夜行動的忐忑與隱秘歡喜,展現古代女性情感生活的微妙與真實,語言通俗生動,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云飛天末水空流,省與師同別異州。
庭樹蟬聲初入夏,自喜他年接巾舄,
滄浪地近虎溪頭。
楊花漠漠暗長堤,春盡人愁鳥又啼。
鬢發近來生處白,唯有年光堪自惜,不勝煙草日萋萋。
中秋朗月靜天河,烏鵲南飛客恨多。
寒色滿窗明枕簟,此夜空亭聞木落,蒹葭霜磧雁初過。
一點青山翠色危,云巖不掩與星期。
海門煙樹潮歸后,蕭疏水木清鐘梵,顥氣寒光動石池。
孤館門開對碧岑,竹窗燈下聽猿吟。
巴山夜雨別離夢,空思知己隔云嶺,鄉路獨歸春草深。
砧杵寥寥秋色長,繞枝寒鵲客情傷。
關山云盡九秋月,
如何節候變容發,明鏡一看愁異常。
一境新開雉堞西,綠苔微徑露凄凄。
高軒夜靜竹聲遠,
即隨鳳詔歸清列,幾憶風花夢小溪。
久絕音書隔塞塵,路岐誰與子相親。
愁中獨坐秦城夜,空勞兩地望明月,多感斷蓬千里身。
一顧恩深荷道安,獨垂雙淚下層巒。
飛鳴北雁塞云暮,裴徊偏起舊枝戀,半夜獨吟孤燭殘。
登原過水訪相如,
竹塢莎庭似故居。
空塞山當清晝晚,
醉唱勞歌翻自嘆,
釣船漁浦夢難疏。
獨步危梯入杳冥,
天風瀟灑拂簷楹。
禹門煙樹正春色,
瑣窗朱檻同仙界,
半夜緱山有鶴聲。
南浦蒹葭疏雨后,
寂寥橫笛怨江樓。
思飄明月浪花白,
發寒衣濕曲初罷,
露色河光生釣舟。
自憐生計事悠悠,浩渺滄浪一釣舟。
千里夢歸清洛近,
白露黃花歲時晚,不堪霜鬢鏡前愁。
白云深處葺茅廬,退隱衡門與俗疏。
一洞曉煙留水上,
窮達盡為身外事,浩然元氣樂樵漁。
旅途乘早景,策馬獨凄凄。
殘影郡樓月,一聲關樹雞。
聽鐘煙柳外,問渡水云西。
當自勉行役,終期功業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