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弄猴人賜朱紱
十二三年就試期,
五湖煙月奈相違。
何如買取胡孫弄,
一笑君王便著緋。
十二三年就試期,
五湖煙月奈相違。
何如買取胡孫弄,
一笑君王便著緋。
十多年來我都在參加科舉考試,無奈只能辜負五湖的美好風光。怎么比得上買只猴子來耍,只要逗得君王一笑就能穿上紅色官服。
十二三年:指多年,作者多次參加科舉考試的時間。
就試期:參加科舉考試的時期。
五湖煙月:五湖的風光景色,五湖一般指太湖,這里泛指美好的自然景色。
奈相違:無奈與之相背離,指因參加科舉不能欣賞美景。
胡孫:即猴子。
著緋:穿上紅色官服,唐代四五品官員穿緋色官服。
唐昭宗年間,因弄猴人能讓猴子乖巧隨班起居,昭宗賜其朱紱(官員服飾)。詩人羅隱多次參加科舉卻未中,看到此情景,憤而寫下此詩。
此詩主旨是諷刺社會的荒誕不公,突出特點是對比鮮明、諷刺辛辣。它在文學史上以其獨特的視角和尖銳的批判,反映當時社會亂象,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學價值。
岸柳似衰容,高花忽數(shù)重。
紅光蕩人意,清露濕芙蓉。
秾麗秋深見,攀翻木末逢。
便疑江濯錦,不是隰游龍。
寒倚驚裙濺,云歸悄夢蹤。
霜風多意思,殘日掛高舂。
荷外雨瀟瀟,舟如泊斷橋。
忽驚紅粉亂,又見綠珠跳。
萬葉明蒼水,輕風問步搖。
疏疏霑羽蓋,點點濺鮫綃。
玉露明金掌,紅妝濕翠翹。
珮痕留不得,立地使魂銷。
卿在郎星上,瑤臺第一層。
已如金掌迥,又得月華升。
近與公相似,清如貴未曾。
銅仙千尺表,玉指一輪冰。
天下名公子,秋風老茂陵。
衰蘭千里道,垂淚記觚棱。
皎皎天上月,輝光燭蓬門。
蓬門亦何有,古鏡堂上懸。
妾心如古鏡,磨盡明不昏。
君心鏡上塵,磨去不復存。
猗嗟賤妾心,與君難具論。
靈烏太多知,庭樹久棲寄。
主人閔烏靈,遺食寓仁意。
烏亦感主恩,啞啞動鳴喙。
心知主厭聞,冀主早自計。
大忠易為僇,至靈乃兇類。
折翅會有期,卷舌良自愧。
終當為主鳴,誰與喂羹胾。
世路驅馳力不任,老來世路轉嶇嵚。
小窗一夜芭蕉雨,倦客十年桑梓心。
黃紙紅旗違壯志,青尊綠醑笑孤斟。
故山何日真歸隠,磵水松風直萬金。
天意清如水,何曾染世氛。
秋風何處起,木葉朅來聞。
野有牛羊下,高無鴻雁群。
涼驚枝上墜,聲向靜中分。
霜井嬋娟淚,冰溝冥漠君。
斷腸題柿濕,一半是行云。
此日荷天公,寧須挾纊重。
一寒偏更老,可愛莫如冬。
不恨乘駒隙,猶愁閉燭龍。
身如花正午,春入眼偏濃。
有喜融霜鬢,何堪借酒容。
至尊何處在,流涕獻無從。
雉鳴朝求雌,木壞疾無枝。
仁心秉君子,小弁怨何磯。
在昔共世子,待烹慰驪姬。
亦有魯閔氏,朔風衣單衣。
二賢豈不怨,仁義固良知。
夐夐彼投兔,??奔鹿斯。
道死尚或墐,況乃天性為。
待得清輝滿,中秋兩地看。
丹心空自苦,玉臂故應寒。
銀漢成冰水,金波滿露盤。
西風羅袖薄,落月杵聲殘。
身世誰知苦,裳衣客最單。
關山同杜老,垂淚憶長安。
越流飲醇酎,街亭正軍律。
勸懲妙微機,今古軌轍一。
韓昭戒夢言,荀攸貴深密。
此事難語人,端居幸時繹。
夢破芙蓉雨,蛾眉瑣綠窗。
悠悠思遠道,采采涉長江。
北渚浮湘水,西興渡越邦。
波穿紅錦亂,影轉畫橈雙。
花路迷相問,菱歌遠失腔。
扣舷驚水鳥,晼晚笑吳憃。
枕上聞秋雨,愁聲萬古同。
孰知殘夜曉,冷浸一窗空。
窈窕閑箏雁,交疏結網蟲。
臥聽千葉雨,不似五更風。
渭水人分內,巴山客夢中。
山城清漏斷,惟是滴梧桐。
職方猶記禹南巡,窆石梅梁尚有神。
地接蓬萊云意古,潮來溟渤水痕春。
刻碑頌德秦丞相,探穴求書漢史臣。
玉室金堂今在否,余糧仙草屬閑人。
千古一黃香,庭萱晝日長。
枕閑非受熱,扇舉欲先涼。
畏暑侵支發(fā),搖風愿滿堂。
恨無寒水玉,琢在碧紗床。
泉澗心如棘,瑤池鬢已霜。
如何荀奉倩,只在玉人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