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刻同門功課薄繫詩四首 其二
秋實春華各自賢,
幾年傷逝化風煙。
偶登群玉山頭望,
百萬珠瓔總可憐。
秋實春華各自賢,
幾年傷逝化風煙。
偶登群玉山頭望,
百萬珠瓔總可憐。
秋天的果實和春天的花朵各有其美好之處,多年來感慨人事的消逝如過眼風煙。偶然登上群玉山頭遠望,那眾多如珍珠瓔珞般的事物都讓人憐惜。
秋實春華:秋天的果實,春天的花朵,比喻不同時期的美好事物。
傷逝:感慨時光流逝、人事變遷。
群玉山:傳說中西王母所居之地,這里借指高處。
珠瓔:珍珠串成的瓔珞,這里泛指美好的事物。
由于缺乏具體資料,難以明確創作的具體時間、地點和詳細社會環境。推測詩人可能在經歷了一些人事變遷后,偶然登高遠望,觸景生情而創作此詩,當時心境應是感慨時光易逝,美好事物難以長久。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時光與人事,以秋實春華起筆,展現不同美好,后通過登群玉山望珠瓔,抒發傷懷。語言典雅,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
婀娜花姿碧葉長,
風來難隱谷中香。
不因紉取堪為佩,
縱使無人亦自芳。
江連楊子是蕪城,
幾向西津渡口行。
客有陸機如問訊,
道余蕭索薊門情。
飛花處處滿天涯。乳燕語誰家。紅艷初稀,綠陰漸暗,蜂倦各歸衙。
小窗日晚多愁緒,柳絮趁風斜。粉蝶心慵,黃鸝聲巧,寂寞負韶華。
一一橫擔任所之,
秋風秋雨是行期。
去時莫定來時約,
山水留人未可知。
霽景澄秋,晚風吹盡朝來雨。夕陽煙樹。萬里山光暮。
一帶長川,自在流今古。人何處。月波橫素。冷浸蒹葭浦。
子有憂世心,蒿然見眉睫。
崇交擬昔人,西風寄三疊。
作詩匪雕鎪,要與六義涉。
臣甫再拜鵑,高風或可躡。
肯作蟋蟀鳴,悲涼和秋葉。
我痛須自排,汝癡故難忘。
何時篆岡竹,重來看眉藏。
繁臺重剔蘚碑昏,文獻彌多鼎盛門。
博士榆枋新撰稿,好官桑棗舊栽痕。
子衡績載家藏集,損仲書同國史論。
更羨禹州馬端肅,晏然名節峙乾坤。
枝頭綠凈。落盡猩紅果。
有限芳時容易過。此物不應歸我。
袖中相攜。愁沒個人知。
多謝一雙紅豆,怪他杜牧來遲。
建業梁朝古梵宮,沙彌南下訪禪宗。
中分蓮宇三千界,飛度梅關百二重。
松檜風濤開鷲嶺,薜蘿煙雨斷猿蹤。
何時縱酒謀良夜,共聽禪門月下鐘。
遙空飛構倚長堤,瑤草金光路欲迷。
剎影洞開三峽里,江流縈繞萬山西。
香殘象座僧初定,花落龍宮鳥自啼。
金鎖玉環休更問,碧云回首隔丹梯。
高松盤拿如攖云,哀壑動地空中聞。
秋聲怒呼夜濤涌,勢若萬馬驅千軍。
陰風蕭蕭山鬼泣,水底長蛟作人立。
老子橫揮似有神,紛紛畫史何嗟及。
東臺鐵冠金石腸,攜來兩袖皆風霜。
官船五月不知暑,擲筆停杯聽山雨。
漫云嚼齒枕戈眠,勝過祥興已四年。
占歷自知當赤伏,騎箕先此告蒼天。
奔歸靈武非無策,獨守滎陽亦宿緣。
莫以人間論成敗,虞山一字比燕然。
麻姑仙馭出昆崙,海上方蓬海市吞。
蒼狗吠來天入夢,素娥奔去月消魂。
筳篿雖設靈氛遠,椒醑空陳帝闕尊。
一自瑤池巡幸后,祇今飄泊有龍孫。
南康南麓江州北,
五百僧房綴蜜脾。
盡是廬山佳絕處,
不知何處合題詩。
野日正矜午,嶺云難自涼。祗愁山石裂,漸覺黍苗黃。
物役煎衰鬢,吾生習瘴鄉。眼中多茂樹,安得置藜床。
居人猶灑汗,行子獨何堪。鳥翼垂難戢,龍鱗渴未安。
只疑臨火井,誰暇乞冰盤。稍待涼秋至,蕭蕭見爾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