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范信中寓居崇寧遇雨二首
范侯來尋八桂路,走避俗人如脫兔。衣囊夜雨寄禪家,行潦升階漂兩屨。
遣悶悶不離眼前,避愁愁已知人處。慶公憂民苗未立,旻公憂木水推去。
兩禪有意開壽域,歲晚筑室當百堵。他時無屋可藏身,且作五里公超霧。
當年游俠成都路,黃犬蒼鷹伐狐兔。二十始肯為儒生,行尋丈人奉巾屨。
千江渺然萬山阻,抱衣一囊遍處處。或持劍掛宰上回,亦有酒罷壺中去。
昨來禪榻寄曲肱,上雨傍風破環堵。何時鯤化北溟波,好在豹隱南山霧。
范侯來尋八桂路,走避俗人如脫兔。衣囊夜雨寄禪家,行潦升階漂兩屨。
遣悶悶不離眼前,避愁愁已知人處。慶公憂民苗未立,旻公憂木水推去。
兩禪有意開壽域,歲晚筑室當百堵。他時無屋可藏身,且作五里公超霧。
當年游俠成都路,黃犬蒼鷹伐狐兔。二十始肯為儒生,行尋丈人奉巾屨。
千江渺然萬山阻,抱衣一囊遍處處。或持劍掛宰上回,亦有酒罷壺中去。
昨來禪榻寄曲肱,上雨傍風破環堵。何時鯤化北溟波,好在豹隱南山霧。
范侯前來探尋八桂之路,像脫兔般躲開俗人。雨夜把衣囊寄放在禪院,路上積水漫上臺階打濕了鞋子。排遣煩悶,煩悶卻總在眼前;躲避憂愁,憂愁早已知人去處。慶公擔憂百姓的禾苗未立,旻公擔憂樹木被水沖走。兩位僧人有意開辟長壽之地,年末要筑起百堵房屋。將來若無處藏身,就像公超那樣化作五里云霧。當年在成都路行俠仗義,帶著黃犬蒼鷹捕獵狐兔。二十歲才肯做儒生,四處尋訪前輩侍奉左右。千江浩渺萬山阻隔,抱著一囊衣物走遍各處。有時佩劍從宰上歸來,也有時酒后如壺中仙人般自在。前些日子在禪榻上曲肱而臥,破屋上有雨旁有風。何時能像鯤鵬在北海化羽騰飛,最好能如豹隱于南山云霧中。
八桂路:泛指廣西一帶的道路。
脫兔:比喻行動敏捷。
行潦:道路上的積水。
屨:鞋子。
慶公、旻公:兩位僧人。
壽域:長壽之地。
公超霧:東漢張楷,字公超,能作五里霧。
黃犬蒼鷹:指行俠時的裝備。
丈人:前輩。
宰上:地名。
曲肱:彎曲手臂當枕頭。
環堵:指簡陋的房屋。
鯤化北溟波:出自《莊子·逍遙游》,比喻人有遠大志向,能實現飛躍。
豹隱南山霧:比喻隱居避害。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中內容推測,當時范信中可能處于人生的轉折階段,早年行俠,后轉向為儒,生活境遇發生變化。詩人與范信中交好,在其寓居崇寧遇雨時寫下此詩,表達對友人的理解與期許。
這首詩圍繞范信中的經歷展開,主旨是展現友人的人生變化和對其未來的期望。其特點是敘事與抒情相結合,用典巧妙。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有限,但能反映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情感表達。
袆帟流光,沙祥增衍。
編玉鏤德,螭金溢篆。
粹猷藻黻,徽文華顯。
二南聲詩,于時昭闡。
聞說水東寺,舊有丞相家。
小舟呼野渡,瘦馬入梅花。
龕像威容古,巖鐫歲月賒。
子孫今替落,相顧復咨嗟。
維天蓋高,維地克承。
父尊母親,天地難名。
疆名廣大,建號安榮。
衍登壽嘏,闡繹皇明。
徽光宣華,仁聲流文。
曠儀合沓,泰和絪缊。
慈顏有喜,祚我圣君。
珠宮含飴,坐閱來云。
瑤冊玉寶,爛然瑞輝。
旁翼絳節,上承紫微。
璆鳴朝佩,徐出獸扉。
登進坤極,益彰典徽。
吳越夕陽多遠山,塔樓高處九秋寒。
江豚吹浪腥風濕,野鳥行空翥雪干。
白日潮聲僧老盡,黃埃世路客游難。
海門航散孤云落,酒醒不堪深倚欄。
肩輿初入鬰林州,井邑都如舊日游。
雖有山川供遠目,不堪雨露濕征裘。
土風慣習瘴誰慮,客況寂寥心自愁。
春去秋來人共見,十年辛苦在炎州。
宗郊斯成,交舉典冊。
汝輔汝弼,威儀是力。
陳于廣庭,迨此上日。
巍巍煌煌,烏臯在昔。
主鬯之重,允屬賢明。
承華肇啟,上嗣騰英。
禮修樂舉,育德開榮。
一人元良,萬邦以寧。
四階秩儀,壇于方澤。
昭事皇祇,即陰以墌。
潔肆于祊,孔嘉且碩。
神其福之,如幾如式。
農皇既祀,禮畢躬耕。
商輅旋軫,周頌騰聲。
觀魏將陟,服御爰更。
輿人瞻仰,如日之明。
朱門虛老濟川材,鏡面芙蕖取次開。
莫怪偷光鄰士壁,絕勝附火乞兒堆。
拂塵尚欠千尋竹,極目何須百尺臺。
魚鱉不知誰是主,也隨流水向東來。
鞠育保護,母道備矣。
密贊親傳,德其至矣。
彩服來朝,慈容有喜。
既受鴻名,又多受祉。
寶冊既奉,祗誦迺言。
仁深慶衍,益顯益尊。
和聲協氣,充溢乾坤。
并受伊嘏,圣子神孫。
惟天為大,其德曰誠。
惟堯則之,其性曰仁。
迺文迺武,得壽得名。
于萬斯年,以莫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