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齋秋晚酬友人朱瓚見寄
中和節后捧瓊瑰,坐讀行吟數月來。
只嘆雕龍方擅價,惆悵報君無玉案,水天東望一裴回。
中和節后捧瓊瑰,坐讀行吟數月來。
只嘆雕龍方擅價,惆悵報君無玉案,水天東望一裴回。
中和節之后收到你珍貴的書信,我坐著閱讀、走著吟誦已有數月。只感嘆你如善作文章者一般才華出眾,我惆悵無法以美玉般的詩文回報你,只能朝著水天東面徘徊。
中和節:唐德宗時以農歷二月初一為中和節。
瓊瑰:美玉,這里指友人的書信。
雕龍:比喻善于撰寫文章。擅價:指獲得高價,這里指才華出眾受人稱道。
玉案:美玉,比喻美好的詩文。
裴回:同“徘徊”。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是在中和節后,友人朱瓚寄信給詩人,詩人收到信后數月仍在品讀,可能當時詩人在縣齋任職,面對友人的才華和書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酬答友人書信,突出友人的才華和自己的自愧不如。特點是借意象抒情,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流酬唱。
野性最于魚鶴親,自知不是世間人。
生成雪壑冰崖面,收得煙蓑雨笠身。
楊柳春來青眼舊,山林老去白頭新。
毋多感慨令君瘦,獨立斜陽一欠伸。
劫灰飛不到,人跡少曾來。
浪說珊瑚樹,空涵玉鏡臺。
洞虛風度竹,泉冷石無苔。
汩汩樊籠者,何因避世埃。
湖濱別去五經秋,喜得閑居無悔尤。
華藻不因焚硯棄,功名直待蓋棺休。
北山何假移文檄,西事猶堪借箸籌。
四海茫茫才思竭,如君尚向古人求。
晚趁歸舟醉復醒,一湖煙水淡冥冥。
自憐吟鬢新添白,強學游人去踏青。
足跡未經龍井寺,夢魂常繞冷泉亭。
何時攜手同登覽,花滿烏紗酒滿缾。
山頭日正焚,山腳雨紛紛。
石罅疑無地,樹身常出云。
神靈香不斷,天近路平分。
星斗迫人句,晚唐詩亦云。
石磴手難攀,林深去復還。
人行啼鳥外,僧住白云間。
野興平秋水,吟魂繞暮山。
馬頭風作惡,潘鬢任闌珊。
子入天臺我入閩,歸來又見六番春。
鴈書乏便通安道,鶴頸長延望叔倫。
吃藥未逢醫國手,聽琴誰見賞音人。
年來屢作江湖夢,細嚼君詩當問津。
攜家驅宦牒,短棹泛桃源。
人語聯篷屋,漁歌隔水村。
云歸千嶂合,雨過一江渾。
為愛招提近,纜船楊柳根。
休將心事問西鄰,原憲長貧豈是貧。
黃葉落邊迷去路,白云飛處倍思親。
世間那得埋金者,原上空慙負土人。
苦語只堪吾與汝,倚廬抱恨此情均。
中興諸將士,殺身報明主。生前七十創,死后一丘土。
嶺上生愁云,紛紛不可數。平生憂國心,氣結不能吐。
肝膽常輪囷,未知死何所。杯酒酹夕陽,臨風淚如雨。
輕煙護日曉霞明,身在毫光嶺上行。
虎過新蹄看未了,犬逢舊客喜相迎。
摘來山栗連蓬買,采得溪芹帶葉羹。
一字推敲猶未穩,奚奴知我有詩成。
花朝曾有約,來此定詩盟。
隠幾江湖夢,閉門風雨情。
身名千載共,心事一般清。
且盡吟樽樂,徂徠不用賡。
九日山頭兩徑深,不同出處卻同心。
喚回浮世夢中夢,來向先生吟處吟。
別駕堂空遺影在,隠君亭破野藤侵。
古今陳跡休深問,且把寒泉當酒斟。
虎頭將軍眼如電,領兵夜渡龍舟堰。
良人腰懸大羽箭,廣西略地崖西戰。
三年消息無鴻便,咫尺憑誰寄春怨。
日長花柳暗庭院,斜倚妝樓倦針線。
心懷良人幾時見,忽覩二郎來我面。
植兮再吸傾六礶,格也一彈落雙燕。
何不將我張郎西,協義維舟同虎闈。
無術平寇報明主,恨身不是奇男子。
倘妾當年未嫁夫,愿學明妃和西虜。
元人未知肯我許,我能管瑟又能舞。
二弟慨然舍我去,日覩江頭淚如雨。
幾回聞雞幾欲死,未審良人能再覩。
豸冠風采動簪紳,天子如何不得臣。
去后赤心常體國,從前冷語頗冰人。
好官盡屬時賢做,近事看來局面新。
輪轍深依梅竹下,一僮一鶴伴吟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