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田園居 其一
微雨洗高林,回飆開我襟。
稱心固為好,茍得非所欽。
汲汲魯中窔,遙遙沮溺心。
山川千里外,懷古一何深。
微雨洗高林,回飆開我襟。
稱心固為好,茍得非所欽。
汲汲魯中窔,遙遙沮溺心。
山川千里外,懷古一何深。
細雨輕洗高大的樹林,回旋的風掀開我的衣襟。隨心適意固然很好,勉強求得并非我所欽佩。急切追尋魯中隱者的居處,心向那遙遠的沮溺之境。山川遠在千里之外,懷古之情是多么深沉。
回飆(biāo):回旋的風。
茍得:勉強求得,指不正當的獲取。
汲汲:急切的樣子。
魯中窔(yào):魯國的幽深隱處,窔指幽深的地方。
沮溺:長沮、桀溺,春秋時的隱士,《論語》中記載其避世隱耕。
一何:多么。
此詩為陶淵明《歸田園居》組詩之一,作于晉安帝義熙元年(405年)棄官歸田初期。詩人脫離官場后,在田園生活中感受到自由與滿足,故通過此詩表達對隱逸生活的認同及對古代隱士的追慕。
詩中通過自然景象與隱逸情懷的融合,展現了陶淵明歸田后對精神自由的珍視。語言質樸真摯,情感深沉,是其田園詩中“隱趣”與“古意”結合的典型之作。
亨嘉誰不愿,貞固士之常。
乾體充剛健,坤爻認直方。
我愛宜男草,紉香久自珍。
樹之南海曲,戀此北堂春。
白璧初含雨,青裳迥出塵。
托根良不淺,長對合歡人。
相如妙文辭,高處無與敵。多財為身累,終老污名跡。人生取予際,千載觀令德。茍富何足論,喪節良可惜。
好名未知道,古人有揚雄。著書欲傳世,不暇脩厥躬。圣言德之馀,屈伸與天同。哀哉大節廢,豈足稱固窮。
賈生信英才,蚤識當世事。身逢致治期,遇主亦天意。道高固難合,流俗工媢忌。一死尚足多,千秋想奇氣。
幡幡市井人,出納量錙銖。積財至千萬,侈然夸有馀。華堂占廣陌,列肆遍通衢。朝餐聚俠客,莫飲羅名姝。一朝與法遇,家破及妻孥。金玉歸縣官,不能贖其軀。
郭解既夷滅,季倫亦門誅。安知子原憲,窮巷歌唐虞。
簇簇蒼山隱夕暉,
遙看野雁著行歸。
久之不動方知是,
一搭碎云寒不飛。
碧柳黃蘆冷映門,荒陂寒水凈涵村。
深深留殿朝常閉,肅肅行營夜不喧。
景似丘園宜避俗,事非風月總忘言。
平生故有閑吟分,何物堪酬造化恩。
老籜何年解。認汝風霜能耐。那須滌面洗心時,自饒佛眼慈眉態。
年來腰力登樓憊。汝責無旁貸。從今行腳萬千山,叮嚀步步垂青待。
雅意相關姊妹行,
幾回分贈嫁衣裳。
惟存數幅親花繡,
猶自塵封黃竹箱。
把菊延三益,居然處士風。蕭蕭籬落晚,秋在雨聲中。
門生諸子在,二客亦能同。更約籃輿出,東林候遠公。
薄祿堪沽酒,浮生吏隱中。江楓搖落處,猶得映房櫳。
淮海逢重九,尊醪幸不空。黃花偏有色,寧敢怨秋風。
榑木千年不改柯,颶風一夕忽揚波。
東瀛信有桑田變,南海初無貢舶過。
猶憶陳棱開絕島,未聞張政檄群倭。
圣朝今日尊文教,蠻觸紛紛奈爾何。
離愁滿眼。日落長沙秋色遠。湘竹湘花。腸斷南云是妾家。
掩啼空驛?;昊霹N無氣力。鄉思難裁。楚女樓空楚雁來。
紗窗夢起。極目玉關人萬里。斜綰千條。自古銷魂是灞橋。
春陰不盡。除卻殘鶯誰借問。陌上樓前。銷得香閨幾日憐。
木蘭殿里。回雪流風人莫比。萬里橋頭。水綠山青不盡愁。
連昌春竹。空映落花紅簌簌。莫問當年。錦襪猶能直許錢。
天然姿媚。比向梅花應不異。一斛珍珠。得似鮫人淚點無。
文園老去。恨煞無人能解賦。我見應憐。不索長門買賦錢。
隔溪桃葉。照影秋波雙畫楫。舊日瑯邪。紅板橋南第幾家。
趁潮歸去。一縷柔情無著處。但有垂楊。葉葉枝枝解斷腸。
我道本大同,從人自分別。舉首問太虛,太虛亦何說。
宇宙同胞里,身居太一家。清平有麟鳳,狡獪起猱蛇。
譊譊誇毗子,東家復西家。尋常家計事,豈足向人誇。
天道玄同是,群分自作家。春詩拈未出,春信已開花。
燦爛華燈五彩紛,
禮花高起九霄云。
十方四海群英會,
金石同心永不分。
一樣宮妝簇彩舟。
碧羅團扇自障羞。
水仙人在鏡中游。
腰自細來多態度,
臉因紅處轉風流。
年年相遇綠江頭。
曲徑綠陰濃,虞山秀幾重。
玩花常枕石,聽鳥獨依松。
澗水半灣靜,溪云一角慵。
好留名士跡,日日此扶筇。
彖辭六十四,
三十四言貞。
干事匪正固,
難求心外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