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寄韋右丞
赤壁征文聘,中臺拜郤詵。
官資參令仆,曹署轄星辰。
幞被從誰起,持綱自此新。
舉朝明典教,封納詔書頻。
禁樹曾摛藻,臺烏舊避塵。
便應酬倚注,何處話窮鱗。
赤壁征文聘,中臺拜郤詵。
官資參令仆,曹署轄星辰。
幞被從誰起,持綱自此新。
舉朝明典教,封納詔書頻。
禁樹曾摛藻,臺烏舊避塵。
便應酬倚注,何處話窮鱗。
在赤壁之地以文才被征召任用,在中臺被拜官如同郤詵般榮耀。官位資歷可與尚書令、仆射相比,所管曹署如管轄星辰般重要。不知是受誰舉薦開始任職,從此執掌綱紀有了新氣象。滿朝都彰顯著典章教化,頻繁封還皇帝詔書以盡職責。曾在宮廷禁苑中揮筆作文,御史臺烏曾為其避塵。本應受到朝廷倚重,哪還能說自己如困厄之魚。
赤壁:此處可能指以文才被征召之地。
征文聘:以文才被征召任用。
中臺:指尚書省。
郤詵(xì shēn):晉代人,曾舉賢良對策第一。
令仆:尚書令和仆射,為尚書省重要官職。
曹署:官署。
幞(fú)被:用包袱包扎衣被,指遠行或上任。
持綱:執掌綱紀。
封納:封還皇帝失宜的詔命,駁正臣下有違誤的章奏。
禁樹:宮廷中的樹木,代指宮廷。
摛(chī)藻:鋪陳辭藻,指作文。
臺烏:御史臺的烏鴉,御史臺官員被稱為烏臺官。
倚注:倚重關注。
窮鱗:困厄的魚,比喻處境艱難的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詩人可能處于渴望得到朝廷官員賞識和舉薦的階段。韋右丞在朝廷中地位較高且有一定影響力,詩人投寄此詩,希望能引起韋右丞的關注,獲得其幫助和提攜。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韋右丞的才能和地位,表達希望得到其關照的愿望。詩中對韋右丞的官場生涯進行了細致描述,突出其重要性。在文學史上雖影響力有限,但反映了當時文人通過詩歌向官員自薦的一種社交現象。
云橫峭壁水準鋪,
渡口人家日欲晡。
卻憶往年看粉本,
始知名畫有工夫。
細雨桃花水,
輕鷗逆浪飛。
風頭阻歸棹,
坐睡倚蓑衣。
去值秋風來值春,前時今日共銷魂。
頹垣古柏疑山觀,幽深凍餒皆推分,靜者還應為討論。
晚日催弦管,春風入綺羅。
杏花如有意,偏落舞衫多。
仗劍夜巡城,衣襟滿霜霰。
賊火遍郊坰,飛焰侵星漢。
積雪似空江,長林如斷岸。
獨憑女墻頭,思家起長嘆。
江海扁舟客,
云山一衲僧。
相逢兩無語,
若個是南能。
斜煙縷縷鷺鷥棲,
藕葉枯香折野泥。
有個高僧入圖畫,
把經吟立水塘西。
職在內庭宮闕下,
廳前皆種紫微花。
眼明忽傍漁家見,
此行若遇支機石,
又被君平驗海槎。
青桐承雨聲,聲聲何重疊。
疏滴下高枝,次打欹低葉。
鳥濕更梳翎,人愁方拄頰。
參差西北數行雁,寥落東方幾片云。
疊石小松張水部,瀟灑襟懷遺世慮,
驛樓紅葉自紛紛。
辛夷才謝小桃發,蹋青過后寒食前。
四時最好是三月,新愁舊恨真無奈,須就鄰家甕底眠。
一尺紅綃一首詩,贈君相別兩相思。
畫眉今日空留語,出門何事休惆悵,曾夢良人折桂枝。
一帶清風入畫堂,
撼真珠箔碎玎珰。
更看檻外霏霏雨,
似勸須教醉玉觴。
眉山暗澹向殘燈,
一半云鬟墜枕棱。
四體著人嬌欲泣,
自家揉損砑繚綾。
不悲霜露但傷春,
孝理何因感兆民。
景帝龍髯消息斷,
異香空見李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