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內宴
一帶清風入畫堂,
撼真珠箔碎玎珰。
更看檻外霏霏雨,
似勸須教醉玉觴。
一帶清風入畫堂,
撼真珠箔碎玎珰。
更看檻外霏霏雨,
似勸須教醉玉觴。
一陣清風輕輕吹進華麗的畫堂,吹動珍珠簾子,發出細碎的聲響。再看欄桿外紛紛揚揚的秋雨,好像在勸人一定要盡情飲酒。
一帶:一陣。
畫堂:華麗的堂舍。
真珠箔:珍珠串成的簾子。玎珰:形容珍珠簾子晃動的聲音。
霏霏:形容雨紛紛揚揚的樣子。
玉觴:玉制的酒杯,這里代指酒。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考證,但從詩中描繪的內宴場景推測,可能是在宮廷或貴族的宴會上,詩人在秋雨之時參與宴飲,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秋雨時節內宴的場景,突出宴飲氛圍的閑適愉悅。其特點在于生動的描寫和擬人手法的運用,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感受,在同類描繪宴飲的詩作中有一定的獨特性。
十年花底承潮露。看到江南樹。
洛陽城里又東風。未必桃花得似、舊時紅。
胭脂睡起春才好。應恨人空老。
心情雖在只吟詩。白發劉郎孤負、可憐枝。
庭院黃昏人悄悄。兩情暗約誰知道。咫尺蓬山難一到。明月照。潛身只得聽言笑。
特地嗟吁傳密耗。芳衷要使郎心表。此際歸來愁不少。縈懷抱。卿卿銷得人煩惱。
寶山煙霽,金湖波渺,珠簾高卷清霜。楓葉露痕,荻花風色,人言今日重陽。芳菊裊秋香。更榴房斗紫,柑實傳黃。觀閣凌空,杯盤照坐獨醒狂。
良辰樂事難忘。正少年游冶,人在任莊。銅缽探題,金釵當酒,一時綠鬢紅妝。故國黯凄涼。漫情隨水遠,興與云長。要是致君堯舜,千古繼垂裳。
日紅疏翠密晴暄。初夏困人天。風流滋味,傷懷盡在,花下風前。
后約已知君定,這心緒、盡日懸懸。鴛鴦兩處,清宵最苦,月甚先圓。
愁春未醒,還是清和天氣。對濃綠陰中庭院,燕語鶯啼。數點新荷翠鈿,輕泛水平池。一簾風絮,才晴又雨,梅子黃時。
忍記那回,玉人嬌困,初試單衣。共攜手、紅窗描繡,畫扇題詩。怎有如今,半床明月兩天涯。章臺何處,應是為我,蹙損雙眉。
長江飛鳥外,明月眾星中。今來古往如此,人事幾秋風。
又對團團紅樹,獨跨蹇驢歸去,山水澹豐容。遠色動愁思,不見兩詩翁。
酒如澠,談如綺,氣如虹。當時痛飲狂醉,只許賞心同。
響絕光沈休問,俯仰之間陳跡,我亦老飄蓬。望久碧云晚,一雁度寒空。
東君已了韶華媚。未快芳菲意。臨居傾倒向荼?。十萬寶珠瓔珞、帶風垂。
合歡翠玉新呈瑞。十日傍邊醉。今年花好為誰開。欲寄一枝無處、覓陽臺。
小砑碧霞箋,不見近來消息。玉骨瘦無一把,又不成空憶。
爐熏歇盡燭花殘,佳夢了難得。二十五聲秋點,最知人端的。
春風春雨花經眼。石泉槐火春容晚。
流水自無情。回波聚落英。
問春何處去。春向天邊住。
舉酒欲銷愁。酒闌愁更愁。
透隙敲窗風摵摵。坐見廣庭飛縞白。長安道上正騎驢,蔡州城里誰堅壁。表表風塵物。瑤林瓊宇三豪客。對分毫、連珠唱玉,竟把詩箋擲。
草草杯盤還促席。痛飲狂歌話胸臆。前村昨夜訪梅花,東鄰休更夸容色。清歡那易得。明朝烏轡升南極。帶隨車、黃壚咫尺,莫作山河隔。
煙洗風梳,司花先放江梅吐。
竹村沙路。脈脈搖寒雨。
醉魄吟魂,無著清香處。
愁如縷。系春不住。又折冰枝去。
睽離謾久,年華誰信曾換。依舊當時似花面。
幽歡小會,記永夜、杯行無算。醉里屢忘歸,任虛檐月轉。
能變新聲,隨語意、悲歡感怨。可更馀音寄羌管。
倦游江浙,問似伊、阿誰會見。度已無腸,為伊可斷。
綽約一枝紅怨。疏雨淡煙池館。
梅子欲黃時,日倚朱闌幾遍。
爭看。爭看。人在沈香亭畔。
湘東最是得春先。和氣暖如綿。
清明過了,殘花巷陌,猶見秋千。
對景感時情緒亂,這密意、翠羽空傳。
風前月下,花時永晝,灑淚何言。
魚龍舞。湘君欲下瀟湘浦。瀟湘浦。興亡離合,亂波平楚。
獨無尊酒酬端午。移舟來聽明山雨。明山雨。白頭孤客,洞庭懷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