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字木蘭花 其二
閑情減舊。無奈傷春能作瘦。
桂楫蘭舟。幾送人歸我滯留。
西門官柳。滿把青青臨別手。
誰共登樓。分取煙波一段愁。
閑情減舊。無奈傷春能作瘦。
桂楫蘭舟。幾送人歸我滯留。
西門官柳。滿把青青臨別手。
誰共登樓。分取煙波一段愁。
往日的閑情逸致已漸漸消減。無奈因傷春而變得消瘦。乘坐著精美的船只,多次送人歸去而自己卻滯留在此。西門邊的官柳,在離別時滿手折下。有誰能和我一同登樓呢?只能分取那一段煙波帶來的愁緒。
減舊:比過去減少。
桂楫蘭舟:用桂木做船槳,木蘭做舟,形容船的精美。
官柳:官府所植的柳樹,多在官道旁。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推測是詞人在送別友人時,恰逢春日,傷春之情與離別之愁交織,從而創作此詞。當時詞人可能處于人生不如意階段,心境較為低落。
這首詞主旨是抒發傷春與離別之愁。其特點是情感細膩,借景抒情手法運用嫻熟。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婉約詞的典型風格,以情動人。
書詐誰知誣子孟,
奏陳直欲動山濤。
下機終不疑曾子,
二主其明真察毫。
牛渚青天月,長縣供奉祠。
如何今夕酒,不共昔人持。
高詠那能旦,登舟安所之。
溯洄殊憫默,言折楚江蘺。
直擬松顛叩寺扃,天梯九十二層經。
僧披宿霧開精舍,人御罡風立畫屏。
湖影一痕浸城郭,江聲三折下滄溟。
依然偉觀成終古,誰向山椒再筑亭。
輶軒臨北鄙,問俗首諸羅。
彩帨迎輿舞,紅裳蹋臂歌。
野芳增髻飾,官酒恣顏酡。
懷葛今何遠,淳風此地多。
送別西樓將暮。望斷王孫歸路。
昨夜夢郎歸,還是舊時別處。
前渡。前渡。記得柳絲春鷺。
長河積雨曉彌漫,卻愛輕風引碧瀾。會得鄒人柯氏意,莊生幻語不須看。
水國禾生秋雨馀,家家生計在樵漁。短鐮刈得干蘆荻,乞火船頭煮白魚。
誰開古井驛亭中,百尺曾聞海眼通。六月行人汗如雨,轆轤清響下梧桐。
河防未就竟沉淵,誰識當年令尹賢。惟有春風祠下柳,翠眉長為鎖寒煙。
寂寞荒臺夕照邊,居人猶自說豐年。太平氣象何曾減,禾黍芃芃滿大田。
殘月疏星曙漸分,華鯨鄉處隔松云。旅途驚斷行人夢,野店雞聲次第聞。
雨歇飛虹影半天,微茫樹樹接村煙。孤身向晚人爭渡,立近沙頭語正喧。
歲時奉祠不可違,棟宇輝煌照石磯。三尺甘霖隨處是,滿城士庶送龍歸。
滿天星斗鵲南飛,
望月峰頭一振衣。
塵世已無乾凈土,
乘風吾欲廣寒歸。
物理分明,人事巧、元來是拙。常自覺、滿懷春意,向他誰說。剩喜登臨頻眺望,那知出處成迂闊。細閑思、蕭散較貪癡,誰為劣。
高樓上、蟬聲歇。飛棟外,云行絕。見明河星斗,半空森列。領略光陰成賦詠,等閑酬唱休旌別。要良辰、把酒倩佳賓,嘲風月。
昨朝望峰峰筆尖,一峰青出群峰纖。
今朝岟崥道其左,桃花色云驚所瞻。
筆尖不沒千丈頂,肩腰覆抱濃如黏。
其下全山骨純紫,獻疑謂照晨光暹。
余峰自碧身自露,余云自白心自騖。
茲獨吉貝彈松松,輕茜染之久噴吐。
明而相透層層興,軟不欲飛片片駐。
五里十里縵縵華,赤霄絳霄亭亭嫭。
藏精降神灊固然,漢武南岳根株連。
含陽而起可無為,司命君住司玄天。
為霖豈私皖伯國,歡喜自指書生鞭。
花色蒸空又何濕,繽紛錦曳溟濛煙。
我隨云行云已后,躑躅馬蹄回馬首。
三祖塔邊月茫茫,七星池晴風??。
勢參吳楚云將孤,壑判陰晴云族偶。
云中不入轉山前,豁達秋原幾培塿。
靈鵲欹墻,春芳逝水,梨云夢遠誰知。笑淺顰深,重門依約蛾眉。穿簾舊識雙飛燕,渺天涯、似醒還癡。算輸伊、片云幽歡,怎了心期。
占人懷抱知多少,甚長愁短病,斷藕連絲。小閣回廊,夜深恩怨曾題。伶俜自忍風埃老,奈消魂、一晌難支。莫相思、何處樓高,煙月凄迷。
倚檻風驕,箋天語澀,飛光暗觸情潮。骨瘦神寒,拜花心愿迢迢。山塘七里經行處,剩迷離、煙雨前朝。掩重門、淡月梨花,清魄誰描。
應無人問春深淺,甚衙蜂夢蝶,不上輕綃。清白承平,酬它酒甕詩瓢。侯門賓客休嗤點,寫相思、一寸難饒。肯年年、草怨紅心,韻咽秋濤。
破懶尋春遠,招攜石竺間。
興高即暇日,地辟況禪關。
樹里千聲鳥,尊前一帶山。
登樓憑眺遠,不負此官閑。
一庭晴雪,了東風孤注。睡起濃香占窗戶。
對翠蛟盤雨,白鳳迎風,知誰見、愁與飛紅流處。
想飛瓊弄玉,共駕蒼煙,欲向人間挽春住。
清淚滿檀心,如此江山,都付與、斜陽杜宇。
是曾約梅花帶春來,又自共梨花,送春歸去。
壁月依弦,瓊梭擲錦,星期好逢秋霽。銀河低渺渺,又何事離愁兜起。畫屏無睡。定細數虬壺,頻占鵲喜。天如水。夜深聽說,巧云新綴。
此際。應笑神仙,幾聘錢輸了,艷悰迢遞。玉簫聲漸歇,知伊處瓜筵收未。風前露底。待靈匹年年,綃衣孤倚。湘簾外,曉寒吹雨,滴離人淚。
帝業未成三尺劍,
老人先授一編書。
遭時若與留侯異,
蓑笠江湖亦可漁。
初陽臺迥出煙霞,后樂園荒噪亂鴉。
仙令飛升仍有冢,相公賜第竟無家。
閣光蘸碧巖圍竹,云氣蒸香塢焙茶。
剩有蘇公遺刻否,重來石壁剔苔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