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陵秋思
南望商于北帝都,
兩堪棲托兩無圖。
只聞斥逐張公子,
一杯淥酒他年憶,
瀝向清波寄五湖。
南望商于北帝都,
兩堪棲托兩無圖。
只聞斥逐張公子,
一杯淥酒他年憶,
瀝向清波寄五湖。
向南眺望商于之地,向北遙看帝王都城,這兩處本都可安身,卻都無法實現愿望。只聽聞張公子被斥責放逐,我端起一杯清酒,回憶起過往,將酒灑向清澈的水波,寄情于五湖。
商于:古地區名。
帝都:帝王居住的都城。
堪:可以,能夠。
棲托:安身、寄托。
無圖:沒有辦法、沒有指望。
斥逐:斥責放逐。
張公子:具體所指需結合詩人創作背景,可能是詩人友人或泛指被放逐之人。
淥酒:清酒。
五湖:說法不一,一般指太湖或太湖附近的湖泊,常象征歸隱之地。
由于缺乏具體的詩人信息,推測此詩創作于詩人仕途不順、生活不如意之時。當時可能社會政治環境復雜,詩人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徘徊,友人的遭遇更觸動了他的內心,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詩人在現實中的無奈與對歸隱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抒情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知名,但能反映出當時文人在困境中的心境。
飛鵲翩翩暮欲棲,楚天新月射璇題。
袖中已滅三年字,心曲惟通一點犀。
步障影迷金谷路,桃花香隔武陵溪。
瑤華好折無人寄,腸斷江樓百尺梯。
節物何催逼,翩翩不可留。
楓丹湘渚暮,蘆白楚江秋。
只影侵霜月,孤鳴入戍樓。
天高云路杳,安穩過羅浮。
墻根蟋蟀鳴不休,夜宿學省高梧秋。
昏燈釘壁照孤坐,悲風攪腸生百憂。
久從塵事非我意,直有爛醉為身謀。
誰能擺落世俗累,愿敝肥馬同輕裘。
積陰曠初霽,策馬望嵩洛。
斜日黑云西,回光照城郭。
牛散陂草深,蛙鳴溝水濁。
雷遠尚余音,山前垂雨腳。
氣昏聊止酒,訟簡時閉閣。
池紅落花委,岸綠新蒲合。
厭暄解重衣,息倦偃清榻。
永日林下風,山禽響相答。
人生無百年,誰問嶺龜蛇。容顏鏡水換,老丑不可遮。
殷勤守此歲,來歲復如何。南鄰祭灶喧,北里驅儺嘩。
須臾罷無為,但聽樓鼓撾。明朝四十過,暮景真易斜。
初心自慷慨,白首還蹉跎。寄語少年子,雖強不足夸。
高窗不掩秋氣清,下見瓦沼涵泓澄。
雨洗浮萍翠色靜,青叢綠蔓相纏仍。
階前童童兩好樹,上有鳴禽不可數。
杖藜書生愛苦吟,獨立西風無旦暮。
清霜涼初曙,高門肅無嘩。
行樹迎初日,微風轉高牙。
茲辰亦何辰,見此氣候嘉。
有司謹春事,象牛告田家。
微和被廣陌,纓弁揚蕤葩。
伐鼓眾樂興,剡剡彩杖加。
盛儀適未已,觀者何紛拏。
因思古圣人,時儆在不差。
禮實久已廢,所重存其華。
吾非魯觀賓,胡為亦咨嗟。
久積端居滯,聊為散步游。
青苔跳怒黽,綠樹矯鳴鳩。
雨暗橫舟浦,涼生調角樓。
不妨乘晚興,更盡水西頭。
久治孤學慕軻丘,投老還鄉寡所求。
蓬蓽隨緣安靜默,林泉乘興訪深幽。
高門此地成君志,方駕何時寫我憂。
白首故人知所待,一竿同釣鴨陂頭。
南徐新政煥秋陽,九日登臨喜命觴。
送酒客尋方外士,觀風人是省中郎。
千家弦管聞謠俗,萬頃湖山入燕堂。
使節未歸深有意,欲疏涇瀆利吳艎。
東皋雨新足,綠野對柴扉。
晴日風景曠,暮春草木肥。
好鳥依林響,疲牛望舍歸。
餉婦散田陌,桑間人語稀。
披榛登大堤,下視何嶪岌。
野氣忍雪潤,河流帶冰澀。
沙禽寂不飛,行子暮逾急。
不見洗耳人,悲風吹獨立。
清時望郎貴,白首故鄉歸。
有子紆藍綬,將孫著彩衣。
松喬新道院,鶴老舊漁磯。
知止自高德,寧為遁者肥。
風毛雨絮小園東,天幕低垂慘澹空。
蘋浦萬家云覆瓦,花蹊千樹玉雕籠。
穿林已奪春梅早,夾隴潛滋夏麥豐。
湘酎狐衣雖可賦,豈無捐瘠在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