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次東坡守歲韻
人生無百年,誰問嶺龜蛇。容顏鏡水換,老丑不可遮。
殷勤守此歲,來歲復如何。南鄰祭灶喧,北里驅儺嘩。
須臾罷無為,但聽樓鼓撾。明朝四十過,暮景真易斜。
初心自慷慨,白首還蹉跎。寄語少年子,雖強不足夸。
人生無百年,誰問嶺龜蛇。容顏鏡水換,老丑不可遮。
殷勤守此歲,來歲復如何。南鄰祭灶喧,北里驅儺嘩。
須臾罷無為,但聽樓鼓撾。明朝四十過,暮景真易斜。
初心自慷慨,白首還蹉跎。寄語少年子,雖強不足夸。
人生不過百年,誰會去關心嶺上的龜蛇。容顏如鏡中之水般變換,年老丑陋無法遮掩。我殷切地守著這一年,來年又會怎樣呢。南邊鄰居祭灶喧鬧,北邊街巷驅儺喧嘩。一會兒這些活動結束,只聽見城樓的鼓聲。明天我就過四十歲了,暮年時光真容易過去。當初心懷慷慨之志,如今白發蒼蒼卻一事無成。我想告訴少年人,即便年輕力強也不值得夸耀。
嶺龜蛇:可能指特定山嶺上的龜蛇景象,也可能是泛指。
鏡水:如鏡之水,形容容顏在時光中如水中倒影般變化。
祭灶:民間祭祀灶神的習俗。
驅儺:古代驅逐疫鬼的儀式。
撾:敲,打。
暮景:指晚年時光。
初心:最初的心意、志向。
蹉跎:光陰白白地過去,事情沒有進展。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知是在除夕守歲時所作。當時詩人已過四十,回首人生,可能壯志未酬,看到節日熱鬧場景,引發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的思考,從而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時光易逝、人生易老,勸誡少年珍惜時光。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借節日場景抒發個人感慨。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有一定的警示意義。
峭拔聳青天,巍峨鎮方國。愿與君為友,萬古長一色。
新秋送殘暑,雨罷來清風。湖天出凈碧,盡為窗幾供。焚香展圖畫,往往名山逢。書畫真有契,歲月來無窮。但使妙明在,自有精靈通。千秋旦暮遇,何必非我躬。得意已藏密,五家詎能公。知益卻傷晚,隘矣后山翁。高峰半云雨,觀棋坐一老。楚天巫峽圖,千古一畫稿。天陰贊公房,壁潤龍麟好。想為宏偃筆,變化松夭矯。山谷游落星,燕寢清香裊。小幅對寒山,妙絕無人曉。我讀兩翁詩,魂夢輒飛繞。何當逢解人,破秘一傾倒。
花艷嫣然照坐紅。池光高下見,木芙蓉。相從款款莫匆匆。新釀熟,浮甕碧香濃。倚檻送飛鴻。登高時節近,菊披風。笑談今喜一杯同。揉金蕊,和露入杯中。
白丁攘臂犯長安,翠輦蒼黃路屈盤。丹鳳有情塵外遠,玉龍無跡渡頭寒。靜憐貴族謀身易,危惜文皇創業難。不將不侯何計是,釣魚船上淚闌干。
數峰佳致藹前修,心匠玲瓏小更幽。公去我來幾傳舍,人非物是一虛舟。矗天柳色新條改,垂地藤陰舊跡留。坐對黃花誰領會,猶疑蝴蝶是莊周。
青泉出山下,到海流不息。愿與君為友,果行而育德。
青陽已過時,紅榴吐萼,菖蒲抽箭。漸覺南薰,暮朝吹入庭院。密葉疑張翠傘。對此景、只教魂斷。素紈竹枕,浮瓜沈李,忍負清游愿。心羨。來去將雛燕。正銜泥池曲,疊巢呼伴。顧影凄迷,舊歡處處堪戀。相望天遙地遠。嘆無非、利名驅遣。夢中怕見。楊花亂逐飄風轉。
來時正伏魄,窈窕魏宮娥。凄絕分香語,空悲更事多。冬獵秋讀書,初意何俊曠。可笑群兒愚,踞君爐火上。萬事皆雞肋,還悲去日多。芳樽薦野葛,風味妙如何。獨抱漢官恥,新恩寵莫躋。何如題墓道,猶愛故征西。不仁與不孝,異等皆遮羅。新宣崇禮讓,禮讓奈公何。天命雖吾在,逡巡廿五年。猶聞頒九錫,君豈綴旒然。同流必合污,末路安可避。君不徇虛名,臣食得空器。
青腰似詫天公富,奔走風云。銀界無痕。委巷窮山草木春。玉樓不怕歌茵濕,笑語紛紛。須放他們。醉里冰姿光照人。
高人已逐煙霞去,此地猶馀巖壑存。十數小峰纏古蔓,兩三老木長盤根。月沉翠柳空梁影,雨洗蒼苔帶屐痕。留得清風師后進,絕勝金谷憶王孫。
吳山空對越山明。
一勺清甘寄悟真,覺城東路更相鄰。臺傾劫火無遺燼,地轉奔風有伏輪。但遣籃輿從太守,深知幕府盡詩人。登臨莫忘千秋意,不必山陰記暮春。
清淡不媚春,挺挺凌霜雪。愿與君為友,虛中而勁節。
一方蕭灑地,之子獨深居。繞屋親栽竹,堆床手寫書。高風翔砌鳥,暴雨失池魚。暗識歸山計,村邊買鹿車。籬疏從綠槿,檐亂任黃茅。壓酒移溪石,煎茶拾野巢。靜窗懸雨笠,閑壁掛煙匏。支遁今無骨,誰為世外交。繭稀初上簇,醅盡未乾床。盡日留蠶母,移時祭曲王。趁泉澆竹急,候雨種蓮忙。更葺園中景,應為顧辟疆。靜僻無人到,幽深每自知。鶴來添口數,琴到益家資。壞塹生魚沫,頹檐落燕兒。空將綠蕉葉,來往寄閑詩。夏過無擔石,日高開板扉。僧雖與筒簟,人不典蕉衣。鶴靜共眠覺,鷺馴同釣歸。生公石上月,何夕約譚微。經歲岸烏紗,讀書三十車。水痕侵病竹,蛛網上衰花。詩任傳漁客,衣從遞酒家。知君秋晚事,白幘刈胡麻。寂歷秋懷動,蕭條夏思殘。久貧空酒庫,多病束魚竿。玄想凝鶴扇,清齋拂鹿冠。夢魂無俗事,夜夜到金壇。閉門無一事,安穩臥涼天。砌下翹饑鶴,庭陰落病蟬。倚杉閑把易,燒朮靜論玄。賴有包山客,時時寄紫泉。病起扶靈壽,翛然強到門。與杉除敗葉,為石整危根。薜蔓任遮壁,蓮莖臥枕盆。明朝有忙事,召客斲桐孫。緩頰稱無利,低眉號不能。世情都太薄,俗意就中憎。云態不知驟,鶴情非會徵。畫臣誰奉詔,來此寫姜肱。
百媚千嬌紅妝面。圖歡會、小窗南畔。任纖手頻持,翠裙偷解,摩桫看。似玉粹香溫軟。兩情深,孤帆遠。從今后、永睽良愿。便時寄音書,怎如懷抱長相見。又何況、音書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