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臺·怡園曲社
絮攪天愁,花隨水去,冶辰分外驚心。屧聲喧廊,塵香到處堪尋。薰風沸暖笙歌地,早瞢騰、一片藤陰。晝沈沈。不信歡場,不悟春深。
年時醒卻華胥夢,笑閒招鶴侶,倦聽鵑音。木石心腸,吳兒那解新吟。茶煙半向清池影,怕回看、淺鬢而今。更誰禁。萬竹斜陽,笛破穿林。
絮攪天愁,花隨水去,冶辰分外驚心。屧聲喧廊,塵香到處堪尋。薰風沸暖笙歌地,早瞢騰、一片藤陰。晝沈沈。不信歡場,不悟春深。
年時醒卻華胥夢,笑閒招鶴侶,倦聽鵑音。木石心腸,吳兒那解新吟。茶煙半向清池影,怕回看、淺鬢而今。更誰禁。萬竹斜陽,笛破穿林。
柳絮攪動天際的愁緒,落花隨流水逝去,這艷麗的時光格外令人驚心。木屐聲在長廊喧鬧,落花的香氣處處可尋。暖風在笙歌之地沸騰般溫暖,早有一片朦朧的藤陰。白晝深沉。不敢相信這歡場,竟未察覺春已深。去年從華胥夢中醒來,笑著閑招隱逸之友,卻厭倦聽杜鵑悲啼。我有木石般的心腸,吳地兒郎哪懂這新吟的深意。茶煙半映在清池倒影中,怕回頭看如今稀疏的鬢發。更有誰能禁住?萬竹在斜陽里,笛聲穿透竹林。
冶辰:艷麗的時光,指暮春時節。
屧(xiè)聲:木屐的聲音。
塵香:落花的香氣。
瞢(méng)騰:朦朧迷糊的狀態。
華胥夢:典出《列子·黃帝》,指虛幻的夢境或理想中的樂土。
鶴侶:指隱逸的朋友,鶴為高潔之物,常代指隱士。
鵑音:杜鵑的啼鳴,常含悲切之意,古人認為杜鵑啼血。
吳兒:吳地(今江蘇一帶)的人。
淺鬢:鬢發稀疏,指年華老去。
此詞或作于作者參與蘇州怡園曲社雅集時。怡園曲社為近現代文人雅集之地,詞人面對春暮歡場,由眼前之景觸發對時光易逝的感慨,結合自身對歡場虛幻的體悟,以及與同游者思想隔閡的孤寂,寫下此作。
全詞以春暮為背景,通過歡場與孤寂的對比,展現對時光流逝的感傷與內心的孤寂。上片寫歡場之景暗含愁緒,下片轉寫醒后之思,情感層層遞進;意象朦朧,語言含蓄,是一首融景、事、情于一體的抒情佳作。
金雞嶺接汶江濱,曾說當時物色新。花下醉歸珠勒馬,月中歌送玉樓人。荔枝香熟蠻方雨,橦布溫生漢殿春。回首那堪兵甲后,白荊黃葛亂青磷。
北風一夜度滄洲,龍馬江光抱日流。北引荒荒蠻樹直,東連淰淰楚云浮。幾年壁壘分天塹,萬國舟車阻上游。草野無人收戰骨,黃沙不散鐵衣秋。
五年夢繞清涼洞,
猿鶴青山待我來。
添得兩行家國淚,
西風吹上會仙臺。
鯨魚跋浪滄溟里,島嶼無云雷聲起。波濤澎湃天低昂,氣滿尾閭颶風止。
千秋萬古常喑嗚,自是孤臣心不死。孤臣有誰氣拍空?明人姓鄭、名成功。
唐王賜與國同姓,天荒地老開鴻濛。昔日中原紛戰騎,為鹍、為鵬風摩翅。
英聲直震大江南,錢塘鐵弩三千避。海枯不見孤臣心,潮落常滿英雄淚。
泰山橫流不能齧,咤?空有沖霄志!歸來廈島天無光,地窄不足供徜徉。
宗愨長風萬里浪,回頭東海望炎荒。喝石可渡無巨浸,投鞭可斷無汪洋。
騎鯨直入鹿耳門,海若辟易湘靈奔。波浪風云生指顧,鰲柱如山日月吞。
蜑水蠻鄉拔荊棘,三十六嶼澎湖側。島中忽現蜃氣城,海外自成蛟龍國。
喘息不覺生雄風,當時早已氣如虹。天傾欲將一木拄,時攜匕首摩蒼穹。
劃斷鴻溝不納款,欲與華岳爭累卵。忽呼渡河宗澤薨,此恨填海海難滿!
秋風噴礴作洪濤,忠臣氣比秋風高。唏噓千里皆黑色,翻騰萬籟為怒號。
日出扶桑不彪炳,龍蛇浮沈大力猛。如山、如雪挾船飛,海人謂是「長鯨影」。
只管春來不管愁,斷腸青到玉關頭。
一鞭力促征人騎,雙黛顰添少婦樓。
遠道綿綿留樹表,離情絮絮化萍浮。
東西南北天涯路,綠遍山郵與水郵。
愁見郵亭倚道旁,那堪算別重彷徨。
十年作客非吾土,千里懷人是帝鄉。
溪繞閒花全倒景,店垂弱柳半斜陽。
回頭宿處清樽舊,說劍星流午夜光。
修竹千竿蔽草廬,蓬蒿一徑共躊躇。囊傾記室三都外,架插司空萬卷馀。茂苑祥光回鸑鷟,吳門秋色到鱸魚。他年孝友知侯在,底用尋源上玉除。
青錢萬選世誰倫,金鏡千秋動紫宸。三篋當年窮宇宙,七車遙夜辨星辰。枰空淝水知無敵,劍合延津自有神。倘許孝廉船上約,浮家何惜去來頻。
意緒年來總不如,蕭條誰擬段家閭。松間冷笑蒼云變,花下閒吟化日舒。謾惜一生瀕九死,聊隨萬卷守三馀。相看獨有梧桐月,夜夜流光到綺疏。
痛飲狂吟恣所如,醉醒何苦問三閭。詩中甲子懷元亮,策里天人憶仲舒。關塞悲笳猶未靜,江湖竭澤巳無馀。傷心盡有乘軒使,可許顛連一上疏。
寥寥生事竟何如,剩有肝腸信比閭。淚下山猿啼月冷,影隨江鶴帶云舒。頻年逐隊憂三盡,何處高眠享二馀。翹首廟謨宣郁滯,禮功不下九河疏。
名臣汲黯鄭當時,筆陣秦王將尉遲。
疾電震雷千里起,乖龍老蜃九淵知。
諸公猶羨歸田樂,老我終無叩角悲。
補袞得人臥桑野,可愁二月賣新絲。
賢矣兩家臣,存孤極苦辛。
后來有曹馬,亦是受遺人。
感古梅妝范樣殊,
折梅特地試妝梳。
薄施紅粉臨鸞鑒,
卻是梅花迥不如。
碧落高寒興正酣,誰將拓本寄江潭。
水澄文荇波三折,山拭晴嵐石一函。
妙手真從天半倚,愁心全向筆端含。
浮圖頂上曾題遍,千佛名經獻彩曇。
解組歸來日下帷,拈毫輒與古人期。
詩方范陸差相亞,詞擬周秦更勿疑。
乏食恥炊同舍釜,罷官孰寄草堂資?
侍兒也為先生惜,滿腹牢騷不合時。
古言忍字似而非,
獨有癡頑二字奇。
此是龜堂安樂法,
大書銘座更何疑。
自是客來少,非關地獨偏。殘棋拋屋角,饑犬臥爐邊。果賴鄰兒送,詩憑野衲傳。情知無喜事,鵲噪矮檐前。
何事長邊外,偏多魯國儒。談經偕野獸,卜筑近枯株。窗破殘詩補,肌羸薄酒扶。不知寒夜夢,還上玉階無。
敝絮蒙頭臥,霜風奈若何。虛庭迎木客,汲井煮桑鵝。適性此云足,容軀不在多。小僮存道意,袖手聽長歌。
遠磧留天地,無言雪一庭。正襟坐古哲,開戶看滄溟。虎跡任來去,人情半醉醒。老僧應不厭,多病怯疏欞。
無情偏惹情絲。此意有誰知。
相思兩字,娟娟明月,能不傳伊。
愁緒卻為花絮亂,揾啼痕、又恐人疑。
欲拋愁去,強將淚咽,怎奈情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