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文伯居士請贊 其六
無卓錐之地,有無價之寶。
元不用安排,拈來用恰好。
沒人情,佛亦掃。
這般村僧,脫空到老。
無卓錐之地,有無價之寶。
元不用安排,拈來用恰好。
沒人情,佛亦掃。
這般村僧,脫空到老。
沒有立錐之地,卻擁有無價之寶。原本不用刻意安排,拿來使用正合適。不講人情世故,連佛也不放在眼里。這樣的鄉野僧人,一輩子都在說些虛言空話。
卓錐之地:形容極小的地方,指沒有立足之地。
無價之寶:指極珍貴的東西。
安排:籌劃、準備。
拈來:拿來。
沒人情:不講人情世故。
脫空:說假話、說謊。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內容推測,當時可能佛教文化較為盛行,社會上對于修行和精神追求有不同的理解和方式。詩人或許是看到了像詩中所描述的這類超脫世俗、不拘泥于常規修行方式的僧人,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展現一種超脫物質、不拘常規的精神境界。其突出特點是語言直白通俗,以幽默調侃的方式表達深刻哲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有限,但反映了當時對宗教修行的多元理解。
燕燕昔雙飛,銜花何差池。皇天命早寡,雨淚毀容姿。
與君如日月,光景不相離。與君若涇渭,清濁必同歸。
鬒發剪無馀,玉棺叩且開。傍人相慰留,黽勉陶嬰為。
上念養公姥,下顧黃口兒。葳蕤女貞樹,含此少陰精。
歲寒不凋謝,高行通神靈。孤燕何啾啾,挾子飼其英。
鳳凰心不樂,烏鵲甘伶俜。托孤昔所重,從死今所輕。
子既羽翼成,母儀萬方盈。母為月經天,子如太白明。
時從官舍夢家鄉,
先址依稀事渺茫。
欲托孝思知有在,
潭江煙雨樹蒼蒼。
荊州刺史蘇州似,可但超然五字詩。
試問清香凝寢處,何如夜雨對床時。
風流云散心方折,月落參橫角更悲。
堂下為公理脩竹,琳瑯他日照幽姿。
公于山水得前緣,買斷鵝湖不費錢。
國論獨高陳仲舉,劍光猶恨左回天。
人間蕉鹿誰先覺,眼底金蘭自合憐。
明對松花懷舊雨,東風何日過湖船。
花開日日插花歸,
酒盞歌喉處處隨。
不是心閑無此樂,
莫教門外俗人知。
莫倚春慵不看花。花邊能剩幾人家。前度持觴花靦腆。重見。玉蘭叢碧上檐牙。
水閣半欹兵動后,藥欄貪看日西斜。商略詩簽兼酒券。聞勸。世途爭避路三叉。
風韻籬邊絕世人。素妝和雨靧殘春。等得晴初親拗折。輕雪。恐教吹作路旁塵。
抵死要留花活計,余生拼得酒溫存。歸坐膽瓶紗間隔。嬌劣。小春能夠幾黃昏。
湖繞青山候客歸,
暖風堪著芰荷衣。
水中鷗鳥今無數,
知傍閒人不肯飛。
染指鼀羹有子云,乃能留客話皇墳。不知造化何慳甚,遣出平江要別君。
黃菊來時正繞籬,真柑續到蟹偏肥。嘗罷河豚歸楫動,消梅初熟柳花飛。
禁鐘定、一帶青蕪,翠陌知誰主。對綺波紅霽,鏡奩碧展,閒鷗來去。
殢怨蛾愁髻,珠簾桁隔西山雨。凝望里、宮柳倦舞,低鬟凄楚。
漸靈壇暮。傍紅墻、松檜參天,黛色年年,應省恨緒。
龍池舊月多情,最銷魂、畫船簫鼓。撫朱闌,看砌蝶,雙飛城烏萬羽。
紫鳦秋來客,依依還睇歸路。
東南富名山,羅浮佐衡霍。
悠邈漲海外,仙靈于焉托。
眷茲神仙令,棲真煉大藥。
覺世有真言,要旨在抱樸。
穆如播仙風,嶺表暢玄漠。
百粵河山已自愁,播遷此日更堪憂!
方傳梼杌從南竄,豈意欃槍自北流!
險阻莫能關象郡,炎荒何處割鴻溝!
一成賴有滇云在,捲土誰為借偉籌!
景皇帝。聰明命世生。盛德參天地。帝王道大。創基既已難。繼世亦未易。
外則夏侯玄。內張則張與李。三兇稱逆。亂帝紀。順天行誅。窮其奸宄。遏將御其漸。潛謀不得起。罪人咸伏辜。威風振萬里。
平衡綜萬機。萬機無不理。召陵桓不君。內外何紛紛。眾小便成群。蒙昧恣心。治亂不分。
睿圣獨斷。濟琥常以文。順天惟廢立。掃霓披浮云。云霓既已辟。清和未幾間。
羽檄首尾至。變起東南蕃。儉欽為長蛇。外則憑吳蠻。萬國紛騷擾。戚戚天下懼不安。
神武御六軍。我皇秉鉞征。儉欽起壽春。前鋒據項城。出其不意。并縱奇兵。奇兵誠難御。廟勝實難支。
兩軍不期遇。敵退計無施。虎騎惟武進。大戰沙陽陂。欽乃亡魂走。奔虜若云披。
天恩赦有罪。東土放鯨鯢。
云門舉起竹篦,
通身帶水拖泥。
奉報參玄上士,
撒手懸崖勿遲。
齊紈似粉誰新砑,愛把潭香惹。金屋夜無人,熠耀初流,笑覓輕羅打。
迎涼不是閑貪耍,指定花陰罵。千古好雷塘,總是伊家,做出興亡話。
蜜勺瓊漿薦羽卮,脩門工祝儼相依。
蛾眉雜遝無窮樂,澤上迷魂底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