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燕篇
燕燕昔雙飛,銜花何差池。皇天命早寡,雨淚毀容姿。
與君如日月,光景不相離。與君若涇渭,清濁必同歸。
鬒發剪無馀,玉棺叩且開。傍人相慰留,黽勉陶嬰為。
上念養公姥,下顧黃口兒。葳蕤女貞樹,含此少陰精。
歲寒不凋謝,高行通神靈。孤燕何啾啾,挾子飼其英。
鳳凰心不樂,烏鵲甘伶俜。托孤昔所重,從死今所輕。
子既羽翼成,母儀萬方盈。母為月經天,子如太白明。
燕燕昔雙飛,銜花何差池。皇天命早寡,雨淚毀容姿。
與君如日月,光景不相離。與君若涇渭,清濁必同歸。
鬒發剪無馀,玉棺叩且開。傍人相慰留,黽勉陶嬰為。
上念養公姥,下顧黃口兒。葳蕤女貞樹,含此少陰精。
歲寒不凋謝,高行通神靈。孤燕何啾啾,挾子飼其英。
鳳凰心不樂,烏鵲甘伶俜。托孤昔所重,從死今所輕。
子既羽翼成,母儀萬方盈。母為月經天,子如太白明。
從前燕子雙雙飛翔,銜著花朵身姿輕盈。上天讓我早早守寡,淚水毀了我的容顏。我和你曾如日月,光輝從不分離。我和你又像涇水和渭水,無論清濁必定同歸一處。我把頭發剪光,去叩開你的棺木。旁人安慰挽留我,我勉強像陶嬰一樣守節。對上要贍養公婆,對下要照顧年幼的孩子。那茂盛的女貞樹,蘊含著少陰的精氣。即使在寒冬也不凋謝,高尚的品行能通達神靈。孤獨的燕子啾啾鳴叫,帶著幼鳥喂食它們。鳳凰心中不快樂,烏鵲甘愿孤獨。從前人們看重托孤之事,如今我看輕隨死之舉。如今孩子已羽翼豐滿,母親的美德傳遍四方。母親如月亮在天空運行,孩子像太白星一樣明亮。
差池:形容燕子飛行時張翅不齊的樣子。
皇天:上天。早寡:年紀輕輕就守寡。
光景:光輝。
涇渭:涇水和渭水,常用來比喻清濁不同。
鬒發:濃密而黑的頭發。
黽勉:努力,勉強。陶嬰:春秋時魯國陶門之女,少寡,撫養幼孤,守節不嫁。
公姥:公婆。
黃口兒:幼兒。
葳蕤:草木茂盛的樣子。
少陰精:指女貞樹的精氣。
伶俜:孤獨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內容可知,詩人遭遇了早年喪夫的不幸。在古代社會,女性守寡面臨諸多壓力和困境,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守寡期間,表達她在艱難處境中為了家庭堅守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女主人公守寡后的堅守與擔當。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借多種意象表達復雜情感。在文學史上雖不十分著名,但反映了古代女性在特定社會環境下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輕寒輕熱養花天,個日錢塘更可憐。驄馬欲嘶嘶不得,白公堤畔柳如鞭。
新篇宇內識高名,況復高門舊德聲。北極暫離司馬署,西風初下五羊城。天隨使節星辰動,地控殊方海浪生。樽酒論文慚已老,且將一揖賦生平。
天女奇姿云錦囊,故應聽法傍禪床。靜中獨有維摩覺,觸鼻惟聞凈戒香。
蚺惟大蛇,既洪且長。采色駁犖,其文錦章。食豕吞鹿,腴成養創。賓享嘉宴,是豆是觴。
何處笙歌入座聞,即看陸海在人群。星橋暗度重輪月,火樹晴開五色云。湘水未逢天北使,漓江猶駐粵南軍。江湖心事年年在,徙倚東風酒易醺。
憶昔懸帆出建陽,橋頭卜肆尚傳芳。而今不管天人數,卻笑勞勞謝侍郎。
一枝清冷足棲身,猶自中宵望北辰。廿載甘為填海石,九州難覓補天人。夢飛塞外尋知己,社結山西認夙因。燕去鴻來頻唱和,吟箋日日意翻新。
云端石洞可棲身,水繞山圍剩得春。傳語高僧休厭客,西林曾寓著書人。
雙玉斗,百瓊壺,佳人歡飲笑喧呼。麒麟欲畫時難偶,鷗鷺何猜興不孤。歌婉轉,醉模糊,高燒銀燭臥流蘇。只銷幾覺懵騰睡,身外功名任有無。
石尤風只逆歸船,日日殘春送曉天。近角自吹寒月外,閒心空照夜燈前。且欣好友同三夏,不覺離師又八年。老去踉蹌無善計,當時錯許杖頭邊。
河橋行色滿風湍,送遠懷賢總未安。舊國幾年淹賦客,公車今日召儒官。白蘋落照芳洲晚,錦樹迎飆古渡寒。何處夜堂酣小宴,故人應念黑貂殘。
百年家業恐沉淪,冠紱承恩愧此身。敢望功名光簡冊,要將忠孝答君親。迂疏不解懲緘口,愚憨終教犯逆鱗。一去南荒幾萬里,未堪回首淚盈巾。
玉溪秋月浸寒波。忍持酒、重聽驪歌。不堪對、綠陰飛閣,月下羞蛾。夜深驚鵲轉南柯。慘別意、無奈愁何。他年事、不須重問,轉更愁多。
文武長才,出處大義。俊偉光明,掀揭天地。伊呂作配,管晏匪倫。三代之后,惟公一人。
天涯芳草渾傷別。燕子欲歸山萬疊。梨云和夢付東風,夢重云輕吹不滅。梢頭猶有舊時月。款款思存誰與說。人間明月幾回圓,只恐圓時還易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