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逸人
自說歸山人事賒,素琴丹灶是生涯。
床頭殘藥鼠偷盡,獨臥晴窗夢曉霞。
遙知此去應稀出
自說歸山人事賒,素琴丹灶是生涯。
床頭殘藥鼠偷盡,獨臥晴窗夢曉霞。
遙知此去應稀出
張逸人自己說歸山后與人事疏遠,以素琴和煉丹爐為伴就是他的生活。床頭殘留的藥被老鼠偷光,獨自躺在明亮的窗邊夢著清晨的云霞。我料想他此去之后應該很少出山了。
逸人:指隱居者。
賒:遙遠,這里指疏遠。
素琴:不加裝飾的琴。
丹灶:煉丹的爐灶。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些動蕩或紛擾,使得一些人選擇隱居生活。詩人可能與張逸人相識,在其歸山隱居時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友人歸隱,突出了隱居生活的閑適自在。以細膩筆觸描繪隱居場景,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突出,但生動展現了古代文人對隱居生活的追求。
黃昏雨一雨,稍覺襟袖涼。
中宵如河決,浩渺不可當。
浮云合四溟,無復窺神光。
門巷失舊徑,北鄰有頹墻。
恐地俱蟄龍,難安三尺床。
閽人亟來告,客土壞溝防。
坐此不疏達,漸漬室與堂。
我迷忽復悟,豈暇立徬徨。
荷鍤裒眾力,畚土逾百筐。
坎窗快不隔,飛流復湯湯。
中庭燥如舊,漠漠蘭芷香。
廼知天下事,壅塞成疽瘡。
決水復不難,吾有扁鵲方。
老人氣衰,飲食無幾。
食肉不消,食菜寡味。
柳槌石缽,煎以蜜水。
便口利喉,調養肺胃。
暑伏忽已盡,金風稍自秋。驕陽仍不戢,歳計實可憂。
昊天雖甚高,聰聰徹九州。聞其憔悴聲,知此黎民愁。
白日収赫赫,慘云布油油。昨朝雨意足,來自匡山頭。
稍添郭南坡,次及城西疇。入夜又滂沛,四境略已周。
平明出東郭,翠畝連山丘。爽氣吹客襟,余聲壯溪流。
自此飽香秔,可以繼麥麰。聊為拊髀歌,以代擊壤謳。
怪石倚洪流,朱欄截荒磴。
來窺空曠野,喜值波瀾定。
涵虛無邊里,見底皆淥凈。
磁湖萬家會,華閣相輝映。
雙峰引西洑,控帯浮郭盛。
乃知一聚落,富庻亦有命。
鐵冶今久貧,豪右蓋已病。
憶初締造人,有力如卓鄭。
瑰材照密石,歳久尚鮮瑩。
俛仰正忘歸,白日動明鏡。
風順當進帆,徘徊寄孤詠。
雷震于天,石隕于山。石則何罪,龍殛石間。
容而不拒,石則有愆。毋謂恢廣,不察神奸。
想方震時,大雨溢川。萬里晦冥,風霆后先。
獨恨不及,徙倚縱觀。睨而不驚,知神之全。
余后過之,間四十年。乃記其始,以永其傳。
生日今朝是,匆匆又一年。
讀書真已矣,閉目但茫然。
下種言非妄,開花果定圓。
驅羊舊有法,視后直須鞭。
行路難,歸去來。
三日汝南城不開,天角隱隱聞輕雷。
掣電更劃劃,猛雨還漼漼。
稍添汪汪陂,漸淹高高臺。
我欲晨興出南郭,極目唯有白水漫蒿萊。
驛道安在哉,連山洑流相喧豗。
父母不復顧,嬰孩棄之如塵埃。
戢戢生魚頭,人世永隔良可哀。
清都咫尺可以訴,誰挽北斗魁。
嗚呼行路之難,邦人之災。
鬐鬛真可辨,精研真入神。
得非造化境,亦有雕鎪人。
頗疑著妄想,歲久積成真。
茲理不足怪,方屏藏月輪。
吾兄昔在朝,屢欲請會稽。
誓將老陽羨,洞天隠蒼崖。
時事乃大謬,寧復守此懷。
區區芥子中,豈有兩須彌。
舉眼即見兄,何者為別離。
尻輿駕神馬,孰為策與羈。
弭節過蓬萊,海波看增虧。
三年杜門,莫適往還。
幽人衲僧,相對忘言。
飲之一杯,失笑欣然。
我來潁川,如游廬山。
綠水滿平郊,江蓮輝幽渚。
偷香一霎風,逞響無邊雨。
波間的皪笑,竹里嬋娟舞。
異境看仙姿,蕭然失煩暑。
達士因忘世,非求高尚名。
林泉得佳處,風物有余清。
貝錦傷讒舌,浮云寄宦情。
詩才今古備,性理死生明。
蓮沼秋芳合,香山晚翠橫。
黃蘆繞官舍,不復念青城。
譙門之南溪水長,斜暉倒閃青銅光。
下與長江作支股,愁霖漲天江潦黃。
江潦黃,入清溪。
清溪到底終無泥,還如初出秀山時。
徙倚望西南,秀色如可掬。
湘水蹙纎羅,湘山疊明玉。
清輝來西隅,朝爽浮萬屋。
圖冩卒難成,登覽常不足。
會計當而已,廉吏當寡欲。
蕭然忘軒冕,日可娛幽獨。
紅爐厄夏景,團扇悲秋涼。
來鴻已遵渚,去燕亦辭梁。
冰蠶懷凍藪,火鼠安炎鄉。
曲士漫談道,夏蟲豈知霜。
物化何時休,嘆息此路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