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天
不知何物醫花病。又昨夜、綠窗風橫。
鶯鶯燕燕商量定。只勸子規聲靜。
佳人恨、從來薄命。看狼藉、秋千無影。
一春心力天忙甚。嫁了枝頭芳杏。
不知何物醫花病。又昨夜、綠窗風橫。
鶯鶯燕燕商量定。只勸子規聲靜。
佳人恨、從來薄命。看狼藉、秋千無影。
一春心力天忙甚。嫁了枝頭芳杏。
不知用什么來醫治花的病痛,昨夜綠色的窗外狂風肆虐。黃鶯和燕子好像商量好了,只勸子規不要再啼叫。佳人的怨恨,向來是因為命運薄。看那狼藉的景象,秋千也沒了影子。一整個春天上天都忙些什么呢,讓枝頭的芳杏都凋謝了。
醫花病:指拯救花朵免受傷害。
風橫:狂風肆虐。
子規:杜鵑鳥,其啼聲悲切。
薄命:命運不好。
狼藉:形容殘敗的樣子。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詞中情感來看,可能創作于暮春時節,作者目睹花朵凋零,聯想到佳人薄命,從而抒發內心感慨。
這首詞主旨是嘆惜美好事物的消逝和佳人的命運多舛。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擬人手法運用巧妙,在婉約詞中具有一定代表性,體現了詞人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敏銳的情感捕捉。
栗主重攜懷袖堪,
猶虞復道與層嵐。
休嫌寂寞留宗佑,
待我他年共一龕。
西山行徹見羌廬,
碧玉棱棱奠一區。
南去北來頭白盡,
不知五老鬢斑無。
新吟痛快底能加,八月秋風萬里槎。海上詩家無行輩,分明春雨一池蛙。
落盡燈花獨倚闌,四檐風雨夜漫漫。也知憂樂先天下,不是推敲字未安。
此是東瀛第一花
春風爛熳滿天涯
昨宵怒放今朝謝
獨立高峰看落霞
邊城愁雨雪,丈室愛煙霞。
春水幾時至,寒梅何處花。
中原猶帶甲,漢使自浮槎。
歲序傷催促,山深景易斜。
文殊一舉白搥,
世尊便下法座。
盞子脫手落地,
楪子八片先破。
鎮日綿綿雨,閒愁脈脈生。
癡云濃有影,野水靜無聲。
筍老穿籬瘦,梅肥落地輕。
翻憐蛙兩部,著意向人鳴。
石城諸少年,歌舞日相新。劉生安東平,是郎得意人。
長檣百幅帆,常著千里風。婀娜檣上佳,飛逐不成雙。
大帆曳云還,長檣柱天起。非是不相留,勢已無千里。
烏生秦氏家,不從秦氏棲。夜夜將九子,石城城上啼。
馬谷近愚谷,
所以人跡稀。
昔名烏鵲山,
不見烏鵲飛。
惟有紫蕨菜,
其苗高且肥。
洞口封白云,
專待主人歸。
香消未成寢,簾幕風凄。斜月冷照烏啼。垂垂碧樹已如帚,夜寒猶揀霜枝。城樓故巢不見,但延秋門外,露草萋迷。驚翻墜葉,聽蕭蕭響入深池。
一自桑乾北渡,任是月明時。不向南飛。誰勸王孫歸去,啼鵑不到,煙柳空垂。愁多夢少,倚熏壚、劃遍寒灰。分今宵無睡,祇愁玉箸,濕盡紅蕤。
中秋佳月去年同,
臥病還應記此翁。
不但嬋娟千里共,
客游俱在大江東。
累朝宗內治,
晚歲擅鴻勛。
立子得元圣,
收簾奉長君。
一言消橫逆,
多難弭紛紜。
仙馭曾非遠,
長瞻鞏洛云。
儒臣赴義植彝常,
恤典從優賁寵章。
祀紀昭忠輝汗簡,
恩垂榮蔭續清芳。
花溪漫憶鵑啼血,
遼海猶聞鶴返鄉。
見說遺徽應立懦,
當年慷慨重睢陽。
已作亭下別
未忘燈下情
吟今欲就枕
更漏轉分明
細雨迎寒秋已近,雙槳泛輕舠。人醉花邊十二橋,暮暮更朝朝。
月曉風清情脈脈,珠露透冰綃。紅藕香中碧玉簫,歌一曲、助花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