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宰永泰
北人雖泛南流水,稱意南行莫恨賒。
道路先經毛竹嶺,
下馬政聲王事少,應容閑吏日高衙。
北人雖泛南流水,稱意南行莫恨賒。
道路先經毛竹嶺,
下馬政聲王事少,應容閑吏日高衙。
北方人雖然要順著南流的江水前行,但如果這南行之旅能讓你稱心,就別嫌路途遙遠。前行的道路會先經過毛竹嶺。到任后處理政務聲譽良好,公務也不多,應該能讓你這清閑的官員日上三竿才去衙門。
宰:指縣令,這里作動詞,意為去當縣令。
賒:遠。
政聲:為官的聲譽。
王事:指官府的公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推測是詩人在友人要去永泰當縣令時所作,當時可能友人對南行路途有所擔憂,詩人便寫詩勸慰。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赴任,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體現了送別詩中對友人的關懷與祝愿。
隈嚴遁谷,敗種焦牙。
應物隨形,拖泥帶水。
昔者湘西借榻眠,
自嗟老眼負青編。
雖然舊識山中趣,
絕愛松風瀉百泉。
一篇民約論,
革命涌全球。
專制馀威死,
西歐熱血流。
煙波滿紙涼于洗,一片濕云收不起。
遙山暝合青蒼茫,叢葦蕭蕭聲在紙。
橋南茅屋水面開,釣艇搖入蘆花里。
雪鬢漁翁換酒歸,自脫蓑衣掛船尾。
作吏馀家法,臨民有古風。政推平易外,人在典型中。道擬莊生合,年幾衛武同。清時記耆舊,揮淚楚江東。
宦達雖無意,安榮自一門。剖符看令子,曳綬及諸孫。盛德清難繼,高風俗為敦。葬車駢百兩,歸臥九華根。
一自潞河別,
幾看秋草生。
哭君無限淚,
不是世人情。
初離膝下時,朝暮常相憶。
轉眼半載馀,中心更悱惻。
翩翩空中鳥,欲飛有羽翼。
薄薄天上云,欲行仗風行。
身非鳥與云,飛行不可得。
思親在異鄉,迢遞隔南北。
有女在晨昏,不能視顏色。
迢迢客路長,渺渺江流直。
兒身恨難隨,兒心在親側。
手緘一幅箋,心盡數行墨。
氣蓋山河心膽粗,
不能學劍不搜書。
夜來掇得乾坤動,
火候溫溫守玉爐。
碧云芳草兩悠悠,
望斷天涯此倚樓。
莫遣閑愁似江海,
潮生潮落幾時休。
彈擊京畿已五期,
一廉始嘆蓋棺時。
君王萬里猶明見,
近有斯人卻未知。
一葉扁舟秋信早。艫聲曳亂沙汀草。鷗鷺溪邊爭浴鬧。芙蓉老。綠蓑披雨穿紅蓼。
江上魚鮮新酒好。摩娑醉眼乾坤小。欹枕睡酣風滿棹。煙波悄。醒來漫唱漁家傲。
少小從六軍,英聲振三邊。拓疆有勛業,貂蟬二十年。
遭遇亨嘉辰,萬里凈烽煙。顧視雙寶刀,精光猶徹天。
寶刀白晝鳴,旄頭出西陲。平明有詔書,遴選行率師。
甲士百萬馀,桓桓各如貔。慷慨出門去,妻子安足辭。
出門意氣都,上馬跨雕鞍。旌旗亙千里,戈矛霜雪寒。
來蘇望苦深,遄驅敢辭難。經過令嚴肅,雞狗亦得安。
令嚴豈不惜,軍動良苦辛。冰行屢及暮,露坐恒達晨。
所倚主將明,撫養義且仁。恩威兩無遺,誰不思奮身。
奮身一何勇,壓敵三重圍。師行倚大義,奇謀定足希。
所向勢莫當,降者日以歸。殺之昧天道,縱之表皇威。
皇威既清肅,奏凱發回軍。明旦謁金門,飲至勞殊勛。
賞賚過百千,麾下歘見分。拜稽謝萬乘,歸釣清江濆。
冢宰官資貴,寅恭屬亞卿。
俱邀三命重,并列六曹榮。
操比寒潭潔,心同秋月明。
所期庶政理,海宇日澄清。
教習三年典故存,遷除有例相臣援。
讀書特荷臨軒寵,供職真因視草煩。
吾道艱難羞破格,圣朝浩蕩易承恩。
詞頭久褻絲綸體,珍重王言報至尊。
淩云樓閣半空懸,
躑躅花深雨更然。
五百比丘趍講席,
人天會里盡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