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著作畫竹
疊葉與高節,俱從毫末生。
流傳千古譽,研煉十年情。
向月本無影,臨風疑有聲。
吾家釣臺畔,似此兩三莖。
疊葉與高節,俱從毫末生。
流傳千古譽,研煉十年情。
向月本無影,臨風疑有聲。
吾家釣臺畔,似此兩三莖。
竹子的層層葉片和挺拔的竹節,都是從細小的竹芽開始生長起來的。這幅畫流傳千古獲得贊譽,是畫家經過十年的鉆研和情感投入創作出來的。竹子在月光下本來沒有影子,它迎著風好像能聽到沙沙的聲音。在我家釣臺的旁邊,也有像這樣的兩三株竹子。
毫末:指幼苗,比喻細微之處。
研煉:研究提煉,這里指畫家創作時的鉆研。
釣臺:可能是詩人住處附近有釣臺這一地點。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看到方著作所畫的竹子后有感而發。當時繪畫藝術可能較為繁榮,畫家通過畫作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志趣,詩人通過此詩來贊美畫家的作品。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方著作畫竹的技藝和竹子所代表的品格。其突出特點是將畫中竹子與現實竹子相結合,虛實相生。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對繪畫藝術的欣賞和對高雅品格的追求。
柔腸蚤暮鹿盧環,只在郎行左右間。
誓密記曾邀月證,情多恐又愛花閒。
占晴可奈時時變,踏濕還防處處斑。
作計惱伊佯怒去,明朝相見看何顏。
古墻陰,苔枝臥晚,年華迅彈指。倦懷誰寄。憐伴我多情,姑射仙袂。鑒池畫舫尋常系。珠塵隨步綺。任領略、一庭香雪,欄干花外倚。
而今問春去何之,無端又灑上,天涯別淚。春去遠,空贏得、翠禽憔悴。停橈待、倩魂未醒,人事與、韶光俱逝水。付半枕、玉蟾霜影,羅浮清夢里。
旬日嚴冬雨,行人各斷魂。朔風吹粵嶠,猶自掩柴門。
商祈千日晴,農望四時雨。要得萬姓歡,天公猶難處。
絳闕岧峣,正春光到時。
當人日、誕芳儀。向宮壺、雅著徽譽美,懿德無虧。
深被恩榮,金殿宴嬉。氣融怡。
賢均樛木,宜頌二南詩。
天心喜、錦筵啟。闔部奏笙簫,祝壽處、愿與山齊。
年年常奉,明主禁掖。
落盡棠梨水拍堤
凄凄芳草望中迷
無情最是枝頭鳥
不管人愁只顧啼
憶自玉梅初破,海棠又謝,幾許韶光。如夢匆匆,惟覺春短愁長。望頻揩、昏昏醉眼,感易斷、寸寸柔腸。傍回廊、雨過云倦,花落泥香。
詩狂。行來重認,墻腰圖畫,水面文章。一詠凄然,淚零無計避瑤觴。遍山園、枝垂杏小,待池閣、風動荷涼。餞東皇,銷魂此際,疑別河梁。
青巉俯碧潯,潛伏翠層深。雨蝕蓮峰碧,嵐昏鷲嶺陰。朵云生燕寢,片玉下岑崟??赊匀钥皳?,依稀一寸心。
怪狀出巖扃,山精死弗靈。文如云子白,質帶土花青。雨信莓苔濕,蝸涎竅穴腥。九歌如可些,為爾續騷經。
曾向殊方典竺墳,
叢林有志張吾軍。
天寒歲晚重尋舊,
莫負青鞋蹈凍云。
五日春方立,
三微冰已澌。
風和桃獻笑,
溪煖柳舒眉。
共逐拖鉤戲,
猶吟送臘詩。
白頭簪綵勝,
伯伯果堪嗤。
云龍風虎又紛爭,
跋扈將軍一劍橫。
欲假虎威傾粵壘,
原攀龍尾附歐兵。
華人守壁猶觀望,
德帥降幡已會盟。
可惜金甌憑手擲,
瞽人無相總傖傖。
一簇高花曉日朱,
深秋顏色愛人扶。
開當水畔頻驚鶩,
引向池邊誤集雛。
絳績昔年催夢冷,
紅羅今日斗心孤。
分明憑伏寒窗侶,
立盡殘霜未肯枯。
斗室不懸五岳圖,
尺水不容萬斛櫓。
半生勞勞走塵土,
眼界局促心郁紆。
我家恰送江入海,
一角未許窺全模。
今朝放眼向海若,
浮天際地無方隅。
晴光照耀閃金碧,
大竹小竹擎盤珠。
老龍翻鱗起驟雨,
沙門杳靄云模糊。
晨霞暮煙各殊狀,
百怪變化才須臾。
東連朝鮮北遼沈,
浪舶點點飛鹥鳧。
奇觀如此得未有,
徑思飽泛十幅蒲。
徒夸蜃市小樓閣,
如以蠡測良區區。
天風吹我登三壺,
玉扃金闕神仙都。
琴聲乍聽伯牙弄,
錦樣艷說鮫人鋪。
袖中攜石偶然耳,
至今文采祠髯蘇。
磯頭問取釣鰲客,
不知入網誰珊瑚。
赤壁臨江渚,黃泥鎖暮云。
至今傳二賦,不復說三分。
名士惟諸葛,英雄獨使君。
今朝懷古地,把酒對斜曛。
前日巴東守,
中朝涑水家。
風規踵清白,
牘奏述忠嘉。
鼎鼎名逾重,
堂堂發未華。
如何空疊組,
不見海陵瓜。
追維平昔游,十幾喪六七。與君雖尚在,踸踔各衰疾。
功名無幾何,歲月忽已失。伻來辱新詩,欲和久閣筆。
文章老愈精,光彩爛星日。市門果神仙,參軍真俊逸。
又如窺沙漠,鐵騎萬馀匹。一戰孰與當,百勝得深術。
有過懼不聞,愚惡志所嫉。言歸潔其身,天命能自詰。
知音我愈寡,深谷詎敢出。相望止一江,高議容接膝。
請觀商山皓,寧終守蓬蓽。眾人拉其華,君子俟其實。
定當卜鄰去,攜手藏于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