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有懷二首 其一
千山收宿靄,一氣藹金行。
爽吹舒澄碧,晴暉麗太清。
徘徊望前嶺,徙倚步南榮。
為問莼鱸客,何須身后名。
千山收宿靄,一氣藹金行。
爽吹舒澄碧,晴暉麗太清。
徘徊望前嶺,徙倚步南榮。
為問莼鱸客,何須身后名。
千座山峰收去了隔夜的云氣,秋意濃郁彌漫在天地間。清爽的風舒展著澄澈的碧空,晴朗的陽光使天空更加明麗。我徘徊著眺望前面的山嶺,在南邊的屋檐下緩緩漫步。想問那思念家鄉的莼鱸之客,又何必在意身后的名聲呢?
宿靄:隔夜的云氣。
金行:五行中金代表秋,此處指秋氣。
爽吹:清爽的風。
太清:指天空。
徙倚:徘徊、留連。
南榮:南邊的屋檐,榮指屋檐兩端的飛檐。
莼鱸客:用張翰典故,《世說新語》載張翰因思吳中莼羹、鱸魚膾而辭官歸鄉,后指思鄉歸隱之人。
詩作于秋季,詩人漫步觀景,由秋景的清朗觸發對生活的思考,借張翰典故表達對隱逸情懷的認同。具體創作時間與詩人心境需結合其生平進一步考證,但核心圍繞秋日即景與人生感悟展開。
此詩通過秋景的細膩描繪與莼鱸典故的運用,展現詩人對自然之景的欣賞與對隱逸生活的向往,主旨淡泊灑脫,語言凝練,情景交融,體現了古典詩歌‘即事抒情’的典型特征。
我亦狂人也,
新安網上居。
遠懷生雪后,
幽趣得琴余。
盜夢詩成賊,
巡河鍵作車。
小園終日敞,
山色自分予。
江河望在眼,關山渺難越。
客子遲歸期,孤棹已先發。
天秋木葉丹,露夕芳草歇。
美人勞我思,迢迢煙水闊。
作者相逢
一西一東
斷碑刊白字
當道種青松
流水門前誰問津
碧桃開落不知春
兒童莫漫驚雞犬
恐有人疑是避秦
風沉禁院門深鎖,
香盡金爐覺夜長。
聲中自有黃金屋,
翰苑知是讀書郎。
去年送汝下杭州,
吳水燕山萬里愁。
青草忽驚靈運夢,
白河即報李膺舟。
艱危蓬役經年別,
飄泊萍蹤此世浮。
已辦新醅期共醉,
征驂急策莫淹留。
袖得寒云入短篇,
禦風飛越泰山顛。
月光流地銀蛇走,
一帶黃河尺五天。
楊柳煙疏,芙蓉露冷,丹桂香風撲面。池上芳尊向夕開,喜千里、故人相見。
金縷高歌,霓裳慢舞,宛轉六么初遍。何處清砧響更哀,都并作、秋聲一片。
冰澌漱齒夜生寒,
白苧生裁踏月殘。
水面有風人不見,
只教荷氣上闌干。
星履班頭跨錦韉,乞身玉座賦歸田。當行兩制文章老,來處三壺功行仙。
生比萊公過半月,占求尚父恰今年。先皇法從新皇憶,須落前銜拜榻前。
宸奎輝映畫堂深,瑞旦華筵酒滿斟。三鳳七雛樽捧玉,雙魚九銙帶橫金。
未須人詫耆英會,更看公求耄老箴。卻此趙州行腳后,百三十歲主禪林。
如此年光去不辭
匝天陰霧約同支
因君父子團圞話
添我家山割絕悲
一樹梅花成異想
半壺冰水共交知
春風到底還來日
薄暮相看鬢已絲
寂歷驚猿定,
幽軒月到時。
江山空翠在,
肝肺老天窺。
甲子消明鏡,
泥涂渾素絲。
可堪藤簟冷,
香露滿薔薇。
黑云吞赤日,極目樹微濛。
隔岸來時雨,長天掛斷虹。
忽消三伏暑,飽受一帆風。
不識炎涼意,焉知造化功!
投山歸鳥與銜晴,
搖蕩秋光柳岸清。
魂夢疊為溪漲涴,
須眉低映酒波明。
偶依近局尊閑味,
贏得哀歌托后生。
燈底都成新鬼世,
殘宵弄影一含情。
清風思一接,有夢及匡廬。
試瀑涼生手,褰藤露浥裾。
趨從慚我后,咳唾拾公余。
昨問東坡老,先知不棄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