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小金山
峨嵋遷客過仙城,放浪云山載酒行。湘浦不忘思帝子,漢庭相忌有公卿。玄都花逐春風老,赤壁人同秋月明。夢罷黃州孤鶴去,又來古寺聽猿聲。
先朝學士長沙客,昔日行吟泗水濱。天上星辰游下界,江南草木識前身。幾封感慨危明主,萬里飄零老逐臣。玉宇瓊樓不歸去,石渠金馬是何人。
峨嵋遷客過仙城,放浪云山載酒行。湘浦不忘思帝子,漢庭相忌有公卿。玄都花逐春風老,赤壁人同秋月明。夢罷黃州孤鶴去,又來古寺聽猿聲。
先朝學士長沙客,昔日行吟泗水濱。天上星辰游下界,江南草木識前身。幾封感慨危明主,萬里飄零老逐臣。玉宇瓊樓不歸去,石渠金馬是何人。
從峨眉山貶謫的旅人經過這仙城之地,縱情于云山之間載酒漫游。行至湘水之濱仍難忘懷追思帝子,漢廷之上公卿間多有猜忌傾軋。玄都觀的桃花隨春風漸老,赤壁的游人與秋月同輝相映。夢斷黃州孤鶴已飄然離去,又來到古寺聆聽猿猴哀鳴。先朝的學士曾是長沙的過客,昔日在泗水之濱行吟抒懷。天上星辰曾落凡游歷人間,江南草木仿佛認得他的前身。幾封奏疏滿是對明主危局的感慨,萬里漂泊中老去的逐臣啊。玉宇瓊樓的仙境不愿歸去,石渠金馬的朝堂又是何人主政?
遷客:被貶謫的官員。
仙城:指小金山所在之地,或喻指風景清幽如仙境。
帝子:指傳說中舜的妃子娥皇、女英,湘水之神。
玄都花:用劉禹錫《玄都觀桃花》典故,喻指世事變遷。
赤壁:借蘇軾《赤壁賦》意象,暗合歷史與人生的蒼茫。
黃州孤鶴:化用蘇軾《后赤壁賦》中孤鶴典故,喻超脫或孤寂。
石渠金馬:漢代石渠閣(藏書處)與金馬門(待詔之地),代指朝廷。
此詩或創作于作者被貶途中游覽小金山時。詩中“遷客”“逐臣”等詞指向貶謫背景,結合“黃州”“赤壁”等意象,或受宋代文人貶謫文化影響,反映詩人在政治失意中借山水排遣愁緒,同時感慨朝政與自身際遇。
全詩以游小金山為線索,串聯貶謫經歷、歷史典故與人生感慨,既展現山水之趣,更突出貶臣的身世之悲與對時局的關切,語言含蓄深沉,情感層次豐富,是一首融合寫景、抒情與詠史的佳作。
蕭颯聞風葉,驚時不自堪。
宦名中夜切,人事長年諳。
古畫僧留與,新知客遇談。
鄉心隨去雁,一一到江南。
昨夜孤燈下,闌干泣數行。
辭家從早歲,落第在初場。
青草湖田改,單車客路忙。
何人立功業,新命到封王。
燕雁一來后,人人盡到關。
如何沖臘雪,獨自過商山。
羸馬高坡下,哀猿絕壁間。
此心無處說,鬢向少年斑。
官拜少常休,青緺換鹿裘。
狂歌離樂府,醉夢到瀛洲。
古器巖耕得,神方客謎留。
清溪莫沈釣,王者或畋游。
俗間塵外境,郭內宅中亭。
或有人家創,還無蓮幕馨。
石曾湖岸見,琴誤岳樓聽。
來客頻頻說,終須作畫屏。
野步愛江濱,江僧得見頻。
新文無古集,往事有清塵。
松竹寒時雨,池塘勝處春。
定應云雨內,陶謝是前身。
三秦五嶺意,不得不依然。
跡寓枯槐曲,業蕪芳草川。
花當落第眼,雨暗出城天。
層閣浮云外,何人動管弦。
灞陵橋上路,難負一年期。
積雨鴻來夜,重江客去時。
勞生多故疾,漸老少新知。
惆悵都堂內,無門雪滯遺。
還家俄赴闕,別思肯凄凄。
山坐軺車看,詩持諫筆題。
天開中國大,地設四維低。
拜舞吾君后,青云更有梯。
銜杯國門外,分手見殘陽。
何日還南越,今朝往北荒。
砂城經雨壞,虜騎入秋狂。
親詠關山月,歸吟鬢的霜。
終被春闈屈,低回至白頭。
寄家僧許岳,釣浦雨移洲。
戰士曾憐善,豪門不信愁。
王孫草還綠,何處擬羈游。
古縣新煙火,東西入客詩。
靜長如假日,貧更甚閑時。
僧借松蘿住,人將雨雪期。
三年一官罷,岳石看成碑。
落花辭高樹,最是愁人處。
一一旋成泥,日暮有風雨。
不如沙上蓬,根斷隨長風。
飄然與道俱,無情任西東。
惠化如施雨,鄰州亦可依。
正衙無吏近,高會覺人稀。
海日旗邊出,沙禽角外歸。
四明多隱客,閑約到巖扉。
斷嶠滄江上,相思恨阻尋。
高齋秋不掩,幾夜月當吟。
落石有泉滴,盈庭無樹陰。
茫茫名利內,何以拂塵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