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王侍御宅內亭子
俗間塵外境,郭內宅中亭。
或有人家創,還無蓮幕馨。
石曾湖岸見,琴誤岳樓聽。
來客頻頻說,終須作畫屏。
俗間塵外境,郭內宅中亭。
或有人家創,還無蓮幕馨。
石曾湖岸見,琴誤岳樓聽。
來客頻頻說,終須作畫屏。
這是世俗中宛如超脫塵世的境界,是城郭內住宅里的亭子。或許有其他人家也建造了亭子,但都沒有這幕府中的亭子這般溫馨雅致。亭中的石頭曾在湖岸見過,聽琴的聲音仿佛誤讓人以為是在岳樓上聽到的。來訪的客人頻頻稱贊,都說終究要把這亭子的景致畫成畫屏。
俗間塵外境:指在世俗中卻有超脫塵世的意境。
郭內:城郭內。
蓮幕:指幕府。馨:溫馨、雅致。
琴誤岳樓聽:聽琴的聲音仿佛讓人以為是在岳樓上聽到的,形容琴音美妙。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詩人拜訪王侍御宅內亭子,被其景致所吸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定,文人雅士之間常有交往,對住宅環境布置較為講究。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王侍御宅內亭子。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對比和側面描寫展現亭子之美。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對生活情趣的追求。
綠鬢去骎骎,孤舟南極臨。
灘高挾風近,燭正入江深。
缺月行山鬼,飛霜照水禽。
彗長看漸短,喜慰厭兵心。
銀燭熒熒影動搖,乘鸞步月夜吹簫。
桃夭風送香羅襪,蘭夢時將入絳綃。
竹籜摧殘春茁筍,荷衣褪盡夏生苗。
巴歌敢擬華封祝,好與商瞿匹馬驕。
逢人先問浣花溪,萬里橋頭路向西。
錦水細浮紅葉下,雪山高壓白云低。
炊煙繞屋斜分竹,落雁將雛晚傍堤。
景物曾經離亂后,懸知當日是幽棲。
宣春小閣侍更衣,
生物趨功入細微。
愁里弄妝慵不覺,
東風先與約黃歸。
重重珠幕護窗紗。春思方佳。一種嬌慵如夢,微聞鶯語嘩。
丁香輕掩扣微差。綠云半側堆鴉。枕痕紅暈重,不敢見菱花。
昨夜嫦娥弄玉纖,
也應掐月作花鈿。
為嫌梅影太清瘦,
幾片飛來疏處填。
摩碣題名拜墓宮,一時哀感欲相通。
雌雄終見同根蒂,因果還須證色空。
紅粉叢殘憐地下,青衫涕淚遍江東。
當年遺恨憑君訴,說法歌臺恰姓馮。
乘傳逆知懷抱開,壁門春晚靜塵埃。萱明子舍雖云樂,檄愈頭風得屢催。
橫槊便知威黠虜,指蹤端復賴長才。維持江左風流在,富貴行看正鼎來。
艱壘師行遂坦夷,中興仍待老文辭。上公固已虛油幕,碩畫旋看贊鼎司。
氣隔龍荒朝隴蜀,令嚴虎旅肅旌麾。風聲鶴唳天威振,會見棋馀折屐時。
敢祈方廣現危梁,千古燈燃共此光。
聊試茶花便歸去,杖頭挑得晚風涼。
長樂倉皇壯士死,天下心悲漢皇喜。漢皇何喜民何悲,歡歌乃在深宮里。
呂公息女老堇毒,滅火禍胎真禍水。內蛇氣焰兇灼天,龍鼎彭亨思染指。
庭中健者韓將軍,與噲等伍心尚恥。生存肯作呂氏臣,俯窺產祿狐豚耳。
鐘室幸為兒女詐,梁王菹醢東都市。良弓走狗去幾盡,炎祚傾危竟何恃。
發蒙振落真易與,天下大勢可知矣。長陵魂魄如有知,當時何為斬壯士。
三年讀禮輟慈闈,還逐鹓鸞舊伴飛。雙闕制頒綸綍命,五陵士望斗山歸。
青云接武天應近,絳帳傳經愿不違。留取從行清獻鶴,他年堪繡上羅衣。
璽書榮捧別詞林,祖帳臨岐思不任。原委早承明道派,之無幼契樂天心。
官居執法飛霜遠,人喜從游立雪深。密勿廟廊應有待,壯年誰許脫朝簪。
踏青云,遙指綠陰村。
斜裊金鞭晴試馬,高燒銀燭夜開樽。
芳草滯王孫。
晚涼樹樹落晴嵐,滿郭山光海氣含。草履葛衫葵葉扇,為尋荔子過城南。
半熟含青市百枚,名園高樹曲城隈。山翁嗚咽言情事,曾見黃巢劫火灰。
廈瓤細核竹絲籠,摘得釵頭顆幾叢。誰與端明摹拓本,一編添譜海東紅。
紅羅仙子下瑤臺,齋館春風席上回。便與赤嵌書地產,此行端為荔支來。
啞啞水關烏白頸,一葉隨波舞漁艇。臨風喝問神揚揚,賈客書生本平等。
聞說看山例無稅,振衣起舞私自幸。只有羈愁稅亦佳,關吏搖頭偏不肯。
未到夔巫雙鬢斑,一重灘是一重關。蒲帆椎牛望白帝,瓜皮畏虎穿烏蠻。
誰始抽厘餉軍府,今日江淮念雷祖。閩粵海關多漏厄,梁益一隅亦何補。
榷鹽分卡紛如麻,青山缺處皆官衙。今年八輩入孫水,蠟蟲利厚人無嘩。
蜀民好義自天性,但令涓滴歸公家。君不見綠衣奴子面如玉,胡琴當關彈啄木。
后房糊槅剪春羅,東浦花雕香出屋。燒蘭翠釜駝峰熟,貂錦壁衣宵度曲。
豈知憂亂杜陵翁,瑟縮津頭肌起粟。離愁滿載下吳天,端然自向南云哭。
剡曲故廬歸未得,暫從地主借茅茨。
桃花春水夢不到,菰菜秋風心自知。
彊健猶穿幾兩屐,榮華正似一絇絲。
此心炯炯無人會,煙雨蒼茫獨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