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永叔六篇 詳定幕次呈同舍
苑樹天邊雨露勻,群公偷看錦叢新。眼穿欲折無由折,賞到人間不是春。
與公同是洛陽客,今日論年皆作翁。一見此花知有感,衰顏不似舊時紅。
深殿有春人到稀,武陵雖說昧當時。躊躇莫憶人間世,恐至塵中悔卻遲。
苑樹天邊雨露勻,群公偷看錦叢新。眼穿欲折無由折,賞到人間不是春。
與公同是洛陽客,今日論年皆作翁。一見此花知有感,衰顏不似舊時紅。
深殿有春人到稀,武陵雖說昧當時。躊躇莫憶人間世,恐至塵中悔卻遲。
宮廷園林里的樹木如同天邊均勻灑下的雨露般潤澤,官員們偷偷觀賞著如錦般花叢的新鮮。眼睛望穿想折取卻沒有辦法折,即便賞玩到了人間也已不是春天的景致。我和您同樣是洛陽的客人,如今論年紀都成了老翁。一見到這花就知道有所感慨,衰老的容顏已不像舊時那樣紅潤。幽深的宮殿里有春意但人跡罕至,雖說像武陵桃花源卻也模糊了當時的情境。猶豫不決不要回憶人間世事,恐怕到了塵世中后悔就晚了。
苑樹:宮廷園林里的樹木。
雨露勻:指樹木得到均勻的滋潤。
錦叢:如錦緞般的花叢。
武陵:代指桃花源,出自陶淵明《桃花源記》。
昧當時:模糊了當時的情景。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歐陽修與作者在詳定幕次,一同觀賞宮廷中的花卉。他們都曾在洛陽任職,如今已步入老年,面對眼前美景,作者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官場環境較為復雜,詩人借此表達自己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借景抒情,抒發時光流逝和人生感慨。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細膩,借宮廷之景與自身經歷相融合。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的心境和創作風格。
簪纓朝罷天初曙,退直歸來日未斜。嬴淂一生心自在,愧無才德報皇家。
染翰歸來興自賒,吟鞭笑指夕陽斜。英英天際云飛處,幾度相疑是我家。
公館歲將闌,更深不覺寒。
宦情甘寂莫,民隱苦艱難。
渡近潮聲逼,窗疏夜色殘。
何人沽美酒,小酌暫成歡。
金玉舊情懷。風月追陪。扁舟千里興佳哉。不似子猷行半路,卻棹船回。
來歲菊花開。記我清杯。西風雁過瑱山臺。把似倩他書不到,好與同來。
寒露散空濛。明霞在遠峰。愛冰蟬、斜掛疏桐。瑟瑟西風催漏去,頻移向、畫簾中。
小徑百花叢。花間爾伴儂。對清潭、卻又無蹤。翠袖添寒燈欲暗,還疑是、隔紗籠。
松江老兵八十四,為我追述純皇事。純皇當日真圣神,十全武功古無二。
是時老兵年二十,軍中轉戰稱無敵。功成不居歸江南,馬槊由來推第一。
歸來自幸身猶在,同我太平六十載。已見年來武備荒,難將曩日雄心改。
一朝妖焰擾云間,老兵談笑麾金鞭。如此逆賊真鼠輩,誓與此賊不共天。
百戰不輸一戰負,老兵向前眾兵后。末路英雄不自由,無端罰作城門守。
上海城門當沖要,微秩居然尚游徼。執梃門前大聲呼,是何意態亦可笑。
自憐少小本豪英,老去凄涼百感生。疇昔彎弧夸偉略,今來擊柝博微名。
老兵言罷吞聲泣,予亦停車為悒悒。老兵老兵爾勿悲,我有一言君聽之。
君不見戰國侯嬴能酬知,晚監夷門人所思。又不見西漢梅福辭北闕,為吳門卒猶盡職。
古來賢豪不得志,往往蕭條屈下位。君生不作李西平,猶幸身作灞橋尉。
峨峨城門冠蓋多,賈胡碧眼無譏呵。窮途有客歸不得,盱衡厲色君則那。
歸鴉點點斜陽暮,老兵無語入城去。秋色蕭疏古道寒,一鞭直指松江路。
有客揮毫賦老松,筆端但覺翠重重。
踏馀偃蹇霜枝鶴,吟罷騫騰雨葉龍。
清韻已知擅朱夏,寒心應不畏玄冬。
晚來東海風吹急,欲洗秦家曩日封。
日邊飛下詔黃新,大府潛藩屬老成。
一代儒宗還北闕,十年法從對延英。
從容定有回天力,咫尺重聞曳履聲。
便覺兒童語音好,謝公今起慰蒼生。
寧邊廟算遣朱顏,
不比文姬出漢關。
忠節豈勞傳畫史,
巍巍青冢壯胡山。
蒙茸毛質已全非,
寒夜披來暖亦微。
不敢更思狐貉厚,
有人還未著棉衣。
領袖吾家事,由來二十春。
虛懷能應物,直氣肯隨人。
逝水流方遠,臨池墨尚新。
聲聞雙樹子,不見葉間身。
莫問無機性,甘名百鈍人。
一床鋪冷落,長日臥精神。
分已疏知舊,詩還得意新。
多才碧云客,時或此相親。
翩翩玉節擁前驅,人識西來舊棄繻。
岳色中原標二室,賦才左氏冠三都。
行經江漢聽鴻度,謁入閭門下馬趨。
莫向周南留滯久,登封還欲借名儒。
蘆花樸樸雪連天,楓葉椮椮日滿山。似識游人非俗客,遠峰呈露玉孱顏。
又到黃昏別有天,落霞明水月銜山。亂煙遠樹供詩卷,濁酒狂歌伴醉顏。
灌木叢篁傍水幽,
澹煙晴日漾芳洲。
蘭橈搖過山陰道,
在昔人傳鏡里游。
一封長夏寄京書,不遣歸來待拜除。誰與行人報消息,高堂今日要人扶。
一雙玉樹出東溟,豈意先隨曉露傾。三十六年惟一女,老夫垂淚寫銘旌。
叔子還家定買碑,墓旁將刻老夫詩。詩中不借閒言語,只寫人間母子悲。
嗜好平生法帖詩,偶逢方士問刀圭。何人擺脫浮生事,得似周郎易簀時。
里巷三年六七墳,老年無淚哭交親。數聲愿借遼陽鶴,喚醒人間未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