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杜五首 其二 登大雄寺后閣
古寺僧牢落,登臨意惘然。
江流天地外,晚景臥鐘邊。
宮闕通群帝,虛空不離禪。
上方重閣晚,自有一山川。
古寺僧牢落,登臨意惘然。
江流天地外,晚景臥鐘邊。
宮闕通群帝,虛空不離禪。
上方重閣晚,自有一山川。
古老的寺廟里僧人稀少,我登上樓閣心中悵惘。江水奔騰流向天地之外,傍晚景色與鐘聲相伴。宮殿仿佛與天帝相通,虛空也離不開禪意。寺廟上方的重閣在晚照中,自有一片獨特的山川景象。
牢落:稀少、零落。
惘然:失意的樣子。
群帝:指天帝們。
禪:佛教用語,指靜思修行。
上方:指寺廟。
此詩是集杜甫詩句而成。具體創作時間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不過集杜詩這種創作形式往往是后人對杜甫詩歌的喜愛與再創作,作者可能在登臨大雄寺后閣時,有感而發,選取杜甫詩句來表達自己的心境。
這首集杜詩主旨在于借杜甫詩句抒發登臨感慨,展現出宏大的自然與禪意境界。其特點是巧妙集合杜詩,卻能營造出和諧統一的意境。在文學創作上,體現了集句詩獨特的藝術魅力。
玉管吹殘滿地霜,
去年遺恨不能忘。
還來月下呈疏影,
先向風前試晚妝。
時至當探囊底智,棋殘莫問尊前事。
年時鉤黨盛推排,留取堂堂倘天意。
度遼一別十七年,客來爭道髯絕倫。
乞食嗟余成茍活,空弮夢囈歌桓撥。
橫流到眼須露車,王尼未老將何如。
離離瓣染紅綃色,
細細叢抽紫玉絲。
忽觸子規聲里事,
曲闌庭院暮春時。
江南路,柳絲垂。
都少齊梁舊事,玉蛾金繭只霏霏。
掛斜暉。
眼眼眉眉都是恨。
人去靈和莫問,誰堪眠起對紅閨。
晚風吹。
玉臺拂拭理殘妝,
忍照菱花翠黛長。
夜靜星壇私祝罷,
一爐香引淚千行。
慕藺從來荊識新,不嫌疏率諒予真。公才自合當經濟,老我寧堪束佩紳。泉石每牽歸隱興,鶯花偏笑苦吟身。追陪何日容傾倒,較了詩聯較酒巡。
宿德還欽藻思新,大篇短詠盡天真。獨將巨手匡時政,共仰清標式縉紳。北闕風云增逸氣,東吳山水鑄元身。獨慚淺薄門墻遠,領教無由月幾巡。
好惡移人信有力,宮姬尚取昆崙織。
剛姿未必廣平愛,皓首誰憐趙岐息。
夷車衡茝蓀芷荃,富矣離騷誇博識。
靈均頌橘不及梅,內白孰為有精色。
夫何卞玉楚見棄,素榮無乃珷玞石。
梅古賢人又何怨,伯夷正自求仁得。
氏以墨胎端自污,請效公輸為削墨。
斂束檀心吐半絲。遲回妝靚暗香吹。綠窗獨倚珠千淚,團扇斜窺玉一規。
清露淺,碧煙微。閒心自照鏡光知。鹿門漫作無情句,月冷風清欲墜時。
昔年西石一茅亭,多少名賢口血成。待得奄兒咋舌死,不能兵火又支撐。鐙暗香銷四十年,不妨破屋帶林泉。西山之薇汨羅水,便是《招魂》第一篇。黃竹浦間幾劫灰,祠門正對舜江開。土人不識忠魂返,但訝天邊雪浪來。一瓣香來自紫宸,風和日美廟堂新。野人爭說前朝事,赴獄當年亦丙寅。膝下拋離六十年,音容只在夢魂間。塑來未必能相似,尚有憐兒舊日顏。
自昔生名世,經綸草昧長。真人起魚服,志士應鷹揚。厄運紛蒙古,先聲振建康。天心懸去就,人事決興亡。尚憶參戎略,方期靖寇攘。為言偏齟齬,戮力竟披猖。乍嘆宜孫敗,兼悲察罕戕。鯨鯢終自橫,旄鉞屬誰張。帷幄千年合,風云四海將。相韓原有別,伐夏有何妨。吳楚從容下,燕秦次第匡。霸才開一劍,帝業定三章。末路滋讒間,中心倍激昂。草無鐘室赤,石有谷城黃。功烈同三杰,蒸嘗并六王。續封仍帶礪,矢報盡佳岡。故里山川迥,荒祠樹木蒼。麒麟思畫像,牛斗看光芒。《梁甫吟》堪老,《陰符》策最良。區區圖讖托,何足重旂常。
吟風吟雨又吟晴,
春滿詩囊不負春。
一韻到家三十首,
人間有底等閑人。
閑來極目,朦朧不辨,江天云樹。懷中數行淚,向何人彈與。
日日潮回烏角渡。趕不上、蕭郎行處。仙裙且休系,仗東風吹去。
遠道離離芳草鋪,
萬家春色滿皇都。
誰將明月移歸棹,
一片鄉心落五湖。
藻密難呼金鯽,柳疏未囀黃鸝。
華發無重黑理,燒痕有再青時。
隔,
穿耳胡僧眼睛黑。
東院西邊是趙州,
觀音院里安彌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