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九里灣二首 其二
吟風吟雨又吟晴,
春滿詩囊不負春。
一韻到家三十首,
人間有底等閑人。
吟風吟雨又吟晴,
春滿詩囊不負春。
一韻到家三十首,
人間有底等閑人。
吟詠著風、雨,又吟詠著晴好,詩囊里裝滿了春色,不辜負這春日。用同一韻腳寫就三十首佳篇,人間哪有這樣的平凡之人。
吟:吟詠,創作詩歌。
詩囊:裝詩稿的袋子,此處代指創作的詩作。
一韻到家:指用同一韻腳連貫完成詩作,形容創作技藝純熟。
有底:疑問詞,相當于“有什么”“哪有”。
等閑:平常、普通。
此詩或為詩人春日途經九里灣時所作。一路行游中,風雨晴好的景致激發詩興,詩人持續創作,積累三十首同韻詩作,借此表達對春日的珍惜與創作的熱忱。
詩中通過描述春日行吟、詩囊盈春的場景,展現詩人敏捷的才思與旺盛的創作力,末句反問更突出其非凡才華,是一首生動反映詩人創作狀態與精神風貌的作品。
三年烏府長瑯玕,粉籜新梢次第看。今日成林足風雨,坐聽清響徹云端。
百斛美醪終日醺,碧甌偏喜試先春。煙生石鼎飛青靄,香滿金盤起綠塵。詩社已無孤悶客,醉鄉還有獨醒人。因思儤直鑾坡夜,特賜龍團出紫宸。
西風破帽不禁吹,默默愁情秪自知。多荷故人相問訊,錦囊羞澀已多時。
鑒湖列嶂自天開,云色嵐光入酒杯。忽遣同游有陶謝,故應交契擬陳雷。他鄉日日典衣醉,公事時時牽馬來。要買扁舟窮勝絕,共追樵徑晚風回。
吾鄉灣頭有明月,照映空山草木寒。頗怪近來光采變,乃知珠徙上馀干。
梅花種種自傳神,大雪迎春雨送春。我來正值新正月,蓄蕊含苞更可人。
幾回夢,爛漫又童年。重九野餐爭剝蟹,北山塔上看飛鳶。往事已如煙。抬望眼,花鳥滿秋空。燕子凄風如剪水,靈芝搖曳響弦弓。云里唱年豐。
白玉簇其巔,青蓮借其色。唯有虛空心,一片描不得。平生梅道人,丹青如不識。
世亂由來不損春,艷陽花鳥總宜人。獨憐古柏無顏色,頭禿空山孰與親。
山腰輕束一綃云,湖面初顰半蹙痕。未說湖山佳處在,清晨小出涌金門。菰月蘋風逗葛裳,出城趁得上番涼。荷花笑沐燕支露,將謂無人見曉妝。六月西湖錦繡鄉,千層翠蓋萬紅妝。都將月露清涼氣,并作侵晨一噴香。
永夜西風減帶圍,涼回誰為寄征衣。樓前淚迸雙星落,客子蓬隨一葉飛。袖里有書裁錦字,夢中無路到金微。平生幸未偷靈藥,斜月何心入絳幃。
游遍西湖過六橋,數株楊柳間株桃。好懷更向孤山醉,收拾鶯花別樣嬌。
陰雨三冬后,湖田一望平。風生帆勢疾,日出浪花明。野鶴摩霄迥,沙鷗狎水輕。篷窗獨凝眺,坐覺晏然清。
十年已悔沈攸之,此日還家笑太遲。云自茫茫波自綠,隔煙人語卷風絲。
膾口新聲配鼎梅,地忘陡險與沿洄。??勁氣轟齊后,縹緲清飆飏粵來。苗莠章章公議振,梟鸞皎皎廟謨開。一樽共醉儲胥月,感愧秋風襪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