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
千秋塞北傳青冢,
萬壑歸州有舊村。
不是琵琶成遠嫁,
年年明鏡老長門。
千秋塞北傳青冢,
萬壑歸州有舊村。
不是琵琶成遠嫁,
年年明鏡老長門。
千百年來,塞北一直流傳著昭君青冢的故事,萬重山谷環繞的歸州還有她的舊居村落。若不是憑借琵琶聲表達心意而促成遠嫁匈奴,恐怕她會年復一年地在長門宮中對著明鏡老去。
青冢:指王昭君墓,傳說塞外草白,只有昭君墓上草色常青,故稱青冢。
歸州:今湖北秭歸,是王昭君的故鄉。
琵琶:傳說王昭君出塞時彈著琵琶。
長門:漢代宮殿名,陳皇后失寵后曾居長門宮,這里代指失寵女子居住的地方。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王昭君是歷史上著名的人物,其遠嫁匈奴的故事廣為流傳。詩人可能是在聽聞昭君事跡后,有感于她的命運而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對昭君的故事較為關注,人們常借此抒發對女性命運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王昭君的命運。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對比展現昭君不同的人生走向,引發讀者對命運的思考。在文學史上,它豐富了以王昭君為題材的詩歌創作,從獨特角度表達了對歷史人物的理解。
久客黃金盡,思歸白發添。
春泥妨驛路,細雨泊僧簷。
驟喜詩情浹,還增酒律嚴。
云山會終往,瓶錫豈長淹。
半百還過半,平安殊未平。
饑寒兼抱病,造物此何情。
詎敢懷尤怨,那能問否亨。
獨憐無以養,深愧下簾生。
舊作游梁倦,今成去魯遲。
跳珠先集霰,凍雨亂棼絲。
蕭瑟夜來酒,悲涼別后詩。
洞庭歸雁蚤,枉寄莫遲為。
何方應雨落,此地祇涼生。
杯酒偶相屬,晤言聊敘情。
登樓念王粲,促席想淵明。
鄉里無新故,情親總弟兄。
江行已屬北風權,此去寧憂上水船。
臥聽招呼帆轉腳,起看飛濺水平舷。
鷗乘逸氣沿仍溯,鴈怯驚吹斷復連。
玄妙未窮天籟說,雄豪詩讀快哉篇。
云物荒荒苦未晴,客程慘慘易成驚。
家貧縱乏淹留具,意合能忘賦詠情。
底用飄然輕此去,未妨聊爾聽流行。
年來已是乖離數,況復相逢俱老生。
逾月能連雨,今晨少散陰。
病寬游子念,愁豁老農心。
始慮春成旱,那知夏苦淫。
舉頭問白日,恇怯一何深。
簿領三年吏,江天百里居。
我非拘雁鶩,君乃傲樵漁。
得譽且得謗,似高仍似疎。
襄陽耆舊傳,書子定聯予。
日日東臺寺,今朝一葦杭。
不關公事了,政以病軀妨。
大士遷居夢,寒爐得圣香。
世人空自異,吾道本何方。
此地無此客,若人吾故人。
論文皆意到,出語見情真。
未議作輕別,且當留浹旬。
畦蔬飽春雨,小摘未妨頻。
荊谿有三士,求識自初年。
才大俱詩伯,公惟媿飲僊。
結交期耐久,過我地忘偏。
慚愧衡門下,今成頓有邊。
陰已至人日,雨仍當立春。
梅花一開謝,草色半陳新。
節物變風物,病身成老身。
微吟終楚調,高興屬詞人。
門第違離又一冬,素書寥闊便艱通。
身隨回鴈辭湘水,官許騎馿看華峰。
人笑半生躭落拓,自欣三徑著疏慵。
顧慚囊粟無功受,勤動終年是老農。
負稻赪肩已,腰鐮裹飯歸。
犬能迎別徑,兒亦候幽扉。
共說去年熟,卻愁今歲饑。
及閑還治圃,促婦更鳴機。
日夜霜風急,東西客路昏。
詩方學蠻語,病昔似文園。
俯上轅門謁,愁干節制尊。
頑疎寧自昧,剪拂望深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