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規
雨恨花愁同此冤,
啼時聞處正春繁。
千聲萬血誰哀爾,
爭得如花笑不言。
雨恨花愁同此冤,
啼時聞處正春繁。
千聲萬血誰哀爾,
爭得如花笑不言。
細雨仿佛含恨,春花好像帶愁,它們和子規一樣都滿懷冤屈。子規啼叫的時候,人們聽到的地方正是春意最繁盛之時。子規啼叫千萬聲,口吐鮮血,可誰又會憐憫它呢?怎么能像那花兒一樣含笑不語呢。
雨恨花愁:細雨好像含著怨恨,春花好像帶著哀愁。
冤:冤屈。
春繁:春意繁盛。
千聲萬血:子規啼叫時聲音凄厲,傳說它啼叫到最后會口吐鮮血。
哀:憐憫。
爭得:怎得,怎么能。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在生活中遭遇了冤屈或不平之事,借子規啼血的形象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悲憤和無人理解的苦悶。
這首詩主旨是借子規抒發冤屈之情。其特點是通過意象營造悲愁意境,對比手法突出情感。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詩篇,但體現了詩人借物抒情的創作手法。
披風擎露曉光寒,玉立霜階照碧鮮。
誰遣翩翩離海底,寶釵交映萃群仙。
湘娥故把玉鈿留,能為幽人一洗愁。
不似梅花枝干古,凋年寂寞暮江頭。
一別悠悠兩渺然,粵臺回望露漫天。
遙知白發尋幽事,長與青山結靜緣。
萬里鴻冥隨羽翼,百年豹隱自云煙。
山中他日搜遺寶,應有人修逸士篇。
攬勝情難厭,登高望不窮。
丹梯百丈仰晴空。遙見青天影里插雙峰。
長有猿聲在,唯傳鳥道通。
夕陽煙海舞蒼龍。只恐辟支洞口碧云封。
憶上鑾坡拜紫宸,沾恩曾醉杏園春。空馀姓字傳江海,那得新詩泣鬼神。徐韨樓船風信杳,安期瓜棗露華新。等閒鷗鷺休相笑,猶是金蓮炬底人。
白銀堆里涌仙臺,歲晚登臨亦壯哉。妖蜃吐煙成海市,巨鰲擎石作蓬萊。金蕤翠羽空中見,貝闕珠宮水底開。凱奏北旋應有日,同游俱是濟時才。
立占滄溟碧玉簪,蜃樓高過百花巖。興來落筆才無敵,老去從戎力尚堪。詩卷長年留海內,夢魂清夜繞江南。綸音早晚需前席,日望登萊使者驂。
沙門滄洲洲上山,九河碣石高巉巖。云來氣通巫女峽,月出光映藍田關。宮前彩鳳駕車下,祠底白龍行雨還。浴鳧飛鷺沙陽立,疑是青瑣晨朝班。
青霞片片護巖扉,中有飛泉落翠微。幾折板橋深柳下,樵兒浣女一行歸。
漁翁應解愛煙霞,截竹編茅野作家。雨后南溪春水漲,青帆一片出桃花。
吳橋路。向歲晚、暝霧迷江樹。空簾斷碧斜紅,曾載芳尊歸處。
騷心未遠,遮絮雨蘋風隔前浦。算成連、世外哀弦,不教鱗月飛去。
因嗟冷巷離居,消江海、湛冥氣類萍聚。欲識銅仙傷時意,清淚盡、千歌萬舞。
難忘是、爐煙亂帙,最珍重、匡床執手語。邈心期,未老侯芭,草玄端共貞侶。
能向詞江挹彼清,愛君詩句早知名。
百家懸鏡知妍丑,一字提衡有重輕。
畫話豈淹三友益,簡才方廓四聰明。
肯臨蔀屋相輝映,自愧常談只老生。
殘香掩空衾,出戶夜凄絕。
云背度月來,花梢逗煙出。
幽行過籬影,微步上庭樾。
婢仆各已眠,虛扉尚開豁。
園空息群動,露響下林末。
眾青多爭肥,艾氣自孤發。
各懷幽棲愿,頗欲避白日。
君疴遂侵肺,我愁自淪骨。
怪鵬藏深柯,長聲豎驚發。
回瞻虛簾下,鐙冷小蟲密。
何時入名山,共子著書畢。
幾片桃花靧面,一圍蝶翅披肩。當初生小在人前。游郎到,回避只今年。
飲笑央人索扇,低眸喚婢垂簾。猶飄紅袖出屏間。還偷覷,輕踢鳳鞋尖。
平日陽和已浹民,浪馳幽跡紹芳塵。
芝蘭秀品推前輩,桃李清陰及后人。
諄誨有聞知契厚,縱談無間覺情親。
去思從此憑何慰,待刻銘詞上翠珉。
不歸大海不藏山,
碧瓦朱欄綠樹閑。
應待老龍才睡著,
便偷云雨落人間。
十里紅墻,樹色陰濃,銅扉洞開。見觚棱日炫,金銀照耀,朱霞天半,避暑樓臺。
忽起奇云,琉璃萬頃,燕雀罘罳風動來。西山上,有龍迎返照,急雨驚雷。
涼生殿閣佳哉。但瀟灑瑤階絕點埃。聽御河流水,琤琮雜佩,黃滋細柳,翠逼宮槐。
玉管銀毫,冰桃雪藕,枚馬詩成應制才。承恩久,待歸鞭晚霽,步月天街。
此老先生,尚不留東閣,肯博西涼。我儂爭敢,來近思曠之旁。
朱顏未改,絕勝如、蔡義張蒼。元自有,安丹灶地,何須求白云鄉。
欲綴小詞稱壽,□譬如河伯,觀海盳洋。遙知垂弧甲第,置酒華堂。
且吟梁甫,誰管他、冶子田強。試問取,壺翁仙訣,幾時傳與君房。
黃河此日見澄清,不負當年獨請纓。
虎豹一囊資大略,東南半壁倚長城。
無緣蓮幕親弓劍,深感魚書念友生。
佇看邊防馳露布,將軍海外斬妖鯨。
淋漓妙墨一編開,
作對還如笑語陪。
我讀公詩拜公像,
昨宵公自夢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