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 其二 楊花和東坡韻
卷簾但見飛花,何時開起何時墜。玉人如夢,隨風游戲,幾多愁思。
為問章臺,青青在否?宮眉應閉。剩蠻腰解舞,飄飖上下,還學三眠三起。
分付雕梁燕子,好銜將、小巢縈綴。謝娘纖手,搓來捏去,團成復碎。
忽地傷心,人間天上,落花流水。倩軟綿堪拭,此中洗面,只馀清淚。
卷簾但見飛花,何時開起何時墜。玉人如夢,隨風游戲,幾多愁思。
為問章臺,青青在否?宮眉應閉。剩蠻腰解舞,飄飖上下,還學三眠三起。
分付雕梁燕子,好銜將、小巢縈綴。謝娘纖手,搓來捏去,團成復碎。
忽地傷心,人間天上,落花流水。倩軟綿堪拭,此中洗面,只馀清淚。
卷起簾子只見楊花飛舞,不知何時開放又何時墜落。美人如在夢中,隨風嬉戲,心中有多少愁思。想問章臺的柳樹,是否依舊青青?女子的眉眼應該是緊閉的。只剩下那細腰能舞的楊花,飄飄忽忽上下飛舞,還學著柳樹三眠三起的姿態。囑咐雕梁上的燕子,好好銜起楊花,把小巢纏繞點綴。像謝娘的纖手,把楊花搓來捏去,團成又弄碎。忽然感到傷心,就如人間天上,落花隨流水而去。希望這柔軟的楊花能用來擦拭,在這里洗面,只留下清淚。
玉人:美人。
章臺:漢長安章臺下街名,后泛指妓院聚集之地,這里借指柳樹。
宮眉:宮女的眉毛,借指女子的眉毛。
蠻腰:指細腰。
三眠三起:指柳樹柔弱,隨風起伏。
謝娘:泛指閨中女子。
此詞是和東坡韻,蘇軾有關于楊花的名作。作者可能是受蘇軾詞的啟發,結合自身經歷創作此詞。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文人常借物抒情,楊花這種易逝且漂泊的意象很能引發文人的感慨,作者或許在生活中遭遇了一些不如意,借楊花來抒發自己的情感。
這首詞以楊花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豐富的意象,抒發了詞人的愁緒和身世之感。在文學史上,它繼承了蘇軾詠物詞的傳統,以物寄情,展現了較高的藝術水準,體現了詞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石幢祇樹道人居,踏閣攀林野興疏。
已厭乳烏群噪食,笑看溪鷺暗窺魚。
綠槐垂穗依僧語,紅藥分畦對客鋤。
誰識建章宮里使,輸君一衲是樵漁。
擊劍飲君酒,聽我唱青城。戴樓門外東望,廢壘暮云平。一片降幡相繼,慣送王孫去國,芳草太無情。千載銅仙淚,嗚咽汴河聲。
到今日,握金鏡,幾朝更?故都喬木空在,軹道老農耕。挾彈兒童亦杳,豈獨捕螳黃雀,無復樹間鳴。倚伏有天道,何事日兵爭?
召埭初逢兩妙年。瑤林玉樹倚風前。疏梅影里春同醉,紅芰香中月一船。
長悵恨,短因緣。空馀蝴蝶夢相連。誰知瘴雨蠻煙地,重上襄王玳瑁筵。
君王神武念京都,關洛規恢入廟謨。
渭水新屯觀定勢,木牛成算付真儒。
馳驅莫惜銷人髀,矍鑠還堪發壯圖。
會看詩書真事業,摩挲劍石為平鋪。
出門身在百花前,難免花枝笑獨眠。
南陌馬沖紅杏雨,竹樓書鎖綠楊煙。
長拋春色偏正月,小住名山合四年。
薄宦心情江上水,好風吹處便開船。
泊舟臨大堤,與客縱遐步。
秋草凄以綠,彎環見村路。
瓠葉何幡幡,欲采不可渡。
沿堤多桔槔,井汲紛如注。
中有官家田,灌輸足征賦。
平原景物殊,行人屢回顧。
層波蕩余霞,落日片帆住。
水鳥背人飛,鉤辀響深樹。
先生道價徹云空,
凜凜撐天玉一峰。
我亦何知求至理,
頗如纖筳扣洪鐘。
夏日山居好,清風報斷梅。林深蚊卻退,山合鳥飛回。一霎過云雨,數聲深水雷。繞園尋蠹筍,聊以薦山杯。
夏日山居好,吟來亦自豪。焚香誦周易,痛飲讀離騷。莫諱無三甲,吾今已二毛。蕪編三百卷,空費一生勞。
夏日山居好,還思童冠時。汗流修舉業,浴罷間題詩。邊事廷紳奏,朝除邸報馳。槐花時節近,新說合新知。
夏日山居好,茅檐水餅香。蕉衫身儉潔,紗帽頂清涼。潤葉桑藏井,新梢筍過墻。莫言炎熱苦,勝處苦寒鄉。
夏日山居好,涼風樹下生。三茶還可瀹,二韭尚堪烹。永日閑言語,平生實講明。半空飛赤電,燕坐不須驚。
夏日山居好,清溪一笛風。瘦軀便褐短,寡發愛梳松。細雨明歸鷺,斜陽飲遠虹。有時吟未穩,飽步自書空。
夏日山居好,雞鳴桑柘煙。筍搖知狖過,草偃覺鵝眠。休問田園計,聊隨飲食緣。經營空自苦,煩惱更誰憐。
夏日山居好,蟲鳴山更幽。青鞋紫藤杖,玉醴綠瓷甌。飛露吹黃葛,涼風灑白頭。已知時雨順,更有虎狼憂。
夏日山居好,日長宜學文。金門堪避世,?畝不忘君。林宿三冬雪,巖藏萬里云。屈伸吾道在,何必雜人群。
夏日山居好,藤床面北林。荷心風百頃,秧底月千尋。幽鳥珍毛羽,流泉響磬琴。此中多樂事,客至亦能吟。
蛙唱起三更,夢醒燈兒黑。
月過西窗一角明,樹影疏疏隔。
輾轉不成眠,觸起愁千疊。
盼到歸期欲盡時,依舊五消息。
水闊天長雁影孤,
眠沙鷗鷺倚黃蘆。
半收小雨西風冷,
藜杖相將入畫圖。
浪結同心嗣太平,一朝閒夢決東征。
紅顏泣盡宮誰守,白骨流多殿自行。
仙李根深搖柳色,后庭花謝到蕪城。
橫波若久留人住,還望江南無限情。
玉潤金明絕世妝,參差顧影畫屏傍。
重帷曲室溫黁火,不假風來自送香。
枕泉漱石都無分,帶水拖泥也合休。
好向淩波圖里認,濁流原不異清流。
青山意無盡,白云何年封。
客行亂云氣,起滅千萬峰。
清江貫其里,溜水清溶溶。
東流還入渭,勢下黃河沖。
征鳥相背飛,舉翮凌僰邛。
緘怨托微波,歷亂無春冬。
衷甲韜弧結束奇,
據鞍顧盼學男兒。
兜鍪側處瑤簪脫,
時復春風鬢影吹。
舞非得譜拍拍錯,行未知津步步危。
劫石消磨會當盡,太行突兀乃可移。
清晨瓦釜煮藜粥,遙夜地爐燒豆萁。
此中正自有佳處,區區外慕寧非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