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巖 其一
三齊何處古叢林,石作門闌岱岳陰。
云暗雞鳴川谷淺,月明龜吐水泉深。
未須贊嘆袈裟鐵,且可歸依世界金。
彈指上方還一夢,夢中聊續(xù)去年吟。
三齊何處古叢林,石作門闌岱岳陰。
云暗雞鳴川谷淺,月明龜吐水泉深。
未須贊嘆袈裟鐵,且可歸依世界金。
彈指上方還一夢,夢中聊續(xù)去年吟。
三齊之地哪里有古老的叢林呢,那以石頭為門欄的寺廟在泰山北面。陰云籠罩,雞鳴聲中川谷顯得淺窄;明月朗照,仿佛神龜吐水,泉水幽深。不必去贊嘆那如鐵般的袈裟,暫且可以皈依這如金般的世界。彈指間上方的境界就如同一場夢,在夢中姑且續(xù)寫去年未完成的吟詠。
三齊:古地區(qū)名,泛指今山東大部分地區(qū)。
叢林:指寺院。
門闌:即門檻,這里指寺廟的門。
岱岳陰:泰山的北面。
袈裟鐵:可能指質(zhì)地堅固如鐵的袈裟,象征修行的堅韌。
世界金:可能指佛國世界的美好如金般珍貴。
彈指:比喻時間短暫。
上方:指天界、佛國或寺廟的高處。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nèi)容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游覽山東地區(qū)的古寺時,被寺廟的環(huán)境和氛圍所感染,結(jié)合自身的修行感悟和人生思考而創(chuàng)作此詩。當時佛教在社會有一定影響,詩人可能受到佛教思想熏陶。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佛國世界的向往和對人生如夢的感慨。其特點是景色描寫與哲理思考相融合,營造出獨特意境。在文學(xué)史上雖可能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xiàn)了詩人的文學(xué)素養(yǎng)和思想深度。
我歸潁川無故人,城東野老須如銀。
少年椎埋起黃塵,晚歲折節(jié)依仙真。
走如麏鹿人莫親,呼來上堂飲清樽。
踞床閉目略頻伸,指我黃河出昆侖。
東流入海還天津,沐浴周遍才逡巡。
嬰兒跏趺乘日輪,脫身游戲走四鄰。
逢人不告非自珍,許我已老知閉門。
東朝太行款真君,告我不返游峨岷。
還家一舍臥不晨,闔棺空空但衣巾。
平生自言師洞賓,嗟世賤目貴所聞。
柏根可合抱,柏身長百尺。
我年類汝老,我心同汝直。
我貧初無居,愛汝買此宅。
索居懷舊友,開軒得三益。
風中有余勁,雪后不改色。
我貧不栽花,繞屋多種竹。
全家謬聞道,舉目無他物。
晨興輒相對,知我有慚德。
家風承舊相,國體繼皇姑。
定策從中禁,傳聲震海隅。
春風開閉蟄,朝露濕焦枯。
萬里生還客,冠纓淚雨濡。
方暑儲曲糵,及秋舂秫稻。甘泉汲桐柏,火候問鄰媼。
唧唧鳴甕盎,暾暾化梨棗。一撥欣已熟,急搊嫌不早。
病色變渥丹,羸軀驚醉倒。子云多交游,好事時相造。
嗣宗尚出仕,兵廚可常到。嗟我老杜門,奈此平生好。
未出禁酒國,恥為甕間盜。一醉汁滓空,入腹誰復(fù)告。
天公閔貧病,雨止得豐穰。
南畝場功作,東家社酒香。
分均思孺子,歸遺笑東方。
肯勸拾遺住,休嫌父老狂。
尺書千里至,輟食手自開。
將卜東南居,故鄉(xiāng)非所懷。
勿言湖山美,永與平生乖。
鴻雁秋南來,及春思故棲。
蛟龍乘風云,既雨反其泥。
兄弟通四海,叩門事雖諧。
直道竟三黜,去國終恐迷。
何如自衛(wèi)反,闕里從參回。
雜花生竹間,竹荒花亦瘁。
移花通狂鞭,春到兩皆遂。
墻東破茅屋,排去收遺址。
時來拾瓦礫,細細留花地。
墻北史居士,掛冠心轉(zhuǎn)閑。
頂開人共怪,神去夜深還。
白雪微侵鬢,丹砂久駐顏。
從君欲問道,何日徑開關(guān)。
宅舍元依畢竟空,小乘慣住草庵中。
一生滯念余妻子,百口僑居怯雨風。
松竹已栽猶稍稍,棟梁未具勿匆匆。
三間道院吾真足,余問兒曹莫問翁。
晝錦新坊路稍西,興來攜客就僧扉。
樽前倒玉清無比,筆下鏗金妙欲飛。
籃輿直須乘月去,榜歌時聽采菱歸。
流傳白雪吳城滿,頓覺炎歊一夕微。
一生有志恨無才,久爾蕭蕭白發(fā)催。
力學(xué)當年真自信,初心到此未應(yīng)回。
舊人化去渾無幾,新障重生撥不開。
七十三年還住否,獲麟后事轉(zhuǎn)難裁。
佳節(jié)蕭條陋巷中,雪穿窗戶有顏風。
出迎過客知非病,歸對先師喜屢空。
黍醞盈瓢終寡味,石薪烘灶信奇功。
頗嫌半夜欺毛褐,卻喜年來麥定豐。
與君少年初相識,君年十五我十七。
上事姑章旁兄弟,君雖少年少過失。
昏晨定省歲月短,五十還朝定何益。
憂深責重樂無幾,失足一墜南海北。
身居穽中不見天,仰面虛空聞下石。
丈夫?qū)W道等憂患,婦人亦爾何從得。
歸來舊許生白須,回顧慚君發(fā)如漆。
遷居汝南復(fù)何事,龜老支床隨所擲。
相望一月兩得書,聞君肺病久消釋。
我經(jīng)三伏常暴下,近喜秋風掃烝濕。
病除寢食未復(fù)故,相見猶驚身似臘。
劉根夫婦俱有道,去日饒君著鞭策。
才適邦家用,學(xué)非章句儒。
遭逢初莫測,流落一長吁。
大節(jié)輕多難,深言究遠圖。
收功太原守,談笑視羌胡。
西軒素屏開白云,婆娑老桂依霜輪。
顧兔出走蟾蜍奔,河漢卷海機石蹲。
牽牛自載倚桂根,清風颯然吹四鄰。
東坡妙思傳子孫,作詩仿佛追前人。
筆墨墮地稱奇珍,閉藏不聽落泥塵。
老人讀書眼病昏,一看落筆生精神。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