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懷王夢樓
皖山向京口,月出海風清。
虛水鑒真性,高云入遠情。
江東耆舊少,天下布衣輕。
垂老相思切,江潮春水生。
皖山向京口,月出海風清。
虛水鑒真性,高云入遠情。
江東耆舊少,天下布衣輕。
垂老相思切,江潮春水生。
皖山綿延朝向京口,明月升起海風清爽。清澈江水映照真性,高云飄入悠遠情思。江東故舊日漸稀少,天下布衣地位輕賤。垂老之年相思深切,春潮涌動江水上漲。
皖山:安徽境內的山脈,此處泛指安徽地區的山。
京口:今江蘇鎮江,古代長江下游重要渡口。
虛水:清澈的江水,形容水面空明如鏡。
耆舊(qí jiù):年高而有聲望的舊交、老友。
布衣:代指平民百姓。
垂老:接近老年,指作者晚年。
此詩為作者晚年寄懷友人王文治(號夢樓)所作。王文治是清代著名詩人、書法家,與作者交誼深厚。時作者或客居異地,目睹江東故舊日漸稀少,念及與王夢樓的過往情誼,又感慨布衣之輕、世態變遷,故以詩寄懷。
全詩以景起興,由自然之景轉入人生感慨,最后直抒相思,層層遞進。既體現對友人的深切思念,又隱含對世事的無奈,情感真摯,意境渾成,是寄懷詩中的佳作。
功名幻妄炊粱枕,歲月奔忙下坂輪。
昔作時來木居士,今為暑退竹夫人。
白襦裙穩于歸袞,黃獨苗甘似食珍。
老漢禿殘惟齒發,不妨句子尚尖新。
世間小家數,不瘦失之寒。
都未飽鯨膾,徒然烹蟣肝。
于今無對壘,亙古有荒壇。
改竄無全句,明朝更取看。
憶昔鹓行接武趨,與君肝膽素相孚。
孤忠不忍欺明主,健論真堪立懦夫。
公是意林曾續否,退之手注尚存無。
暮年數出交游淚,莫怪星星滿鬢須。
似與孫郎有宿期,共穿紫翠探幽奇。
水簾噴雪非常爽,火傘張空了不知。
蒙衲僧寧非惠遠,結茅人莫是凝之。
惜今粉繪無名筆,尚可追摹入拙詩。
東起平戎策,鈴齋晝掩扉。
身留嶠南老,餉至洛中稀。
瘴自茅花起,喪同薏苡歸。
不知湯介子,朝論是耶非。
古人曾道四并難,酒量黃花頓覺寬。
誰與蔡歐修舊譜,且為姚魏煖春寒。
飲狂尚欲簪巾舞,漏盡何妨秉燭看。
國色老顏不相稱,世間何處有還丹。
胡馬止能戰平地,安知東南有長技。
大江無時起風濤,下瀨樓船如屋高。
丕堅二子曾奪魄,曰彼有人此勍敵。
當時百萬鳥獸奔,況爾小丑真游魂。
婦語藁砧闬語罷,鼓行勿信傍人嚇。
明年漢淮春水生,凱旋笳吹來相迎。
疏屢循墻詔屢催,繡衣安得更徘徊。
直從象窟埋輪去,曾向龍墀折檻來。
度嶺尊堯心未已,登臺叫舜首頻回。
遙知行橐無南物,驛使歸時且寄梅。
京師渠敢泄邊機,北耗傳訛果是非。
不見紅旗加露布,頗傳黃屋尚宵衣。
南風不競師將老,春水方生虜必歸。
何日靈臺真偃伯,更無一點戰塵飛。
絕塞多為窟,秦時所筑城。
因憐吾馬渴,教飲彼泉清。
霜雪盧龍塞,風煙驃騎營。
遠從貳師壘,瞥過武安坑。
心警投鞭虜,身先荷杵兵。
寧為伏波死,不作李陵生。
上世曾通好,君尊昔托孤。
初聞攜一束,俄見賦三都。
皆謂終童雋,安知董相迂。
禿翁老無力,愛助尚區區。
性癖多幽事,尤于愛月偏。
遠從天際待,遲至夜深眠。
方恨冰輪缺,俄欣玉鏡圓。
且哦丹桂下,未傍大槐邊。
快欲騎鯨去,輕如化蝶然。
徘徊惜余景,窗下映陳編。
脫白披緇跡涉奇,傍人能說舉幡時。
禪家合掌來參請,烏寺搖頭不住持。
喜舍未逢大檀越,實封輸與小沙彌。
是凡是圣都休問,且為渠看一袖詩。
久無羔雁聘遺賢,白首邱園氣最全。
聊與荊公續詩選,不聞譙叟入經筵。
講師翁庶幾三昧,樸學余才說一篇。
兩侍細旃莫推挽,諛儒此愧若為湔。
幽室朝方閉,禪房夕已虛。
反虞兒草草,受吊女呱呱。
石小難鐫志,庵荒少送車。
老夫詩與誄,泉下亦知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