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師令 丁未社日
紅深綠淺。恰石欄開遍。拾將百草斗輸贏,減春色、花飛一片。細雨社翁飄點點。任東風吹轉。
閨人此日停針線。在朱櫻庭院。微寒料峭捲湘簾,怕誤卻、去年歸燕。小甕鵝黃傾幾盞。做看花春宴。
紅深綠淺。恰石欄開遍。拾將百草斗輸贏,減春色、花飛一片。細雨社翁飄點點。任東風吹轉。
閨人此日停針線。在朱櫻庭院。微寒料峭捲湘簾,怕誤卻、去年歸燕。小甕鵝黃傾幾盞。做看花春宴。
紅花深艷綠葉淺嫩,石欄桿邊百花正好開遍。拾取各種香草斗草游戲爭輸贏,春色漸減,花瓣紛飛一片。社日細雨如老翁胡須般細密飄灑,任憑東風吹拂流轉。閨中女子今日停下針線活計,在紅櫻環繞的庭院里。春寒料峭中卷起湘簾,只怕錯過了去年歸來的燕子。倒出小甕里的鵝黃酒飲上幾杯,當作賞春看花的宴席。
丁未社日:丁未年的春社日,古代祭祀土地神的節日,多在立春后第五個戊日。
紅深綠淺:紅花顏色濃艷,綠葉色澤淺嫩,指暮春時節。
斗輸贏:古代民俗“斗草”游戲,以采集的草品種類、形態等爭勝負。
社翁:代指社日細雨,或指祭祀的土地神,此處形容雨絲細密如老翁須。
鵝黃:代指色澤淺黃的酒,多為黃酒。
此詞或作于丁未年春社日,當時作者觀察春日社日民俗活動(如斗草、祭祀)及閨中女子的閑適生活,有感而發創作,記錄了傳統節日中的生活片段。
全詞以社日為背景,通過自然景物與生活場景的描寫,展現春社民俗風情與春日閑適之趣,語言清新明快,生活氣息濃厚,是一首生動的節令詞。
將軍陣馬載樓船,
夜渡潛移泊水邊。
迅掃何時傳露布,
杞人竊懼有兇年。
一根反本六根同,
古佛傳家有此風。
滿目紅蕖參翠蓋,
不唯門里獲圓通。
疊嶺層崖落照懸,桃花萬朵浴飛泉。玄關盡日封云氣,一任群羊化石眠。
杰搆中天翠欲流,罡風回合亂云愁。何當八翼凌空去,長嘯三山十二樓。
流水柴門白兔宮,一區晴鎖萬山中。成功會著荷衣返,入夢休猜蕙帳空。
千綠蕭森映夾池,此君長日對支頤。泠然詩思清神骨,何似山陰夜汎時。
面目分明不是他,光輝常滿隱朝霞。當臺影落無人處,夜半流鶯到碧紗。
見頭狂走實堪憐,盡日東西影里旋。珍重顏容須自惜,莫教冷落在人前。
清泉煮茗自馨菲,獨恃源流一脈微。借得吳剛砍桂斧,辟開玉峽白龍飛。
太液澄波漾露漪,嘉禾何事共參差。垂芳欲借長流水,憑寄清風入鳳池。
玉立宮娃滴滴嬌,
君王沈湎醉春宵。
不知天下歸長距,
猶向尊前舞細腰。
殘暑酷未已,迫人無少休。
晚云低送日,涼雨颯生秋。
葉落聲何急,苗枯病或瘳。
眼看時物變,聊用寫離憂。
屏帳腰支出洞房,
花枝窣地領巾長。
裙邊遮定鴛鴦小,
只有金蓮步步香。
水宿風餐里,棲棲過此生。
米原無帖乞,碑信有雷轟。
中土多凋瘵,西陲尚甲兵。
休從詹尹卜,歸去好躬耕。
望望南天云樹學,
滄浪仍臥釣魚磯。
誰言京洛緇塵滿,
我獨還家是素衣。
巖巒重疊倚天開,翠色橫秋海上來。萬里長城連朔漠,九霄佳氣接蓬萊。聞雞關吏開門早,貢馬蕃王納土回。愿刻蒼崖歌圣德,漢家今數子云才。
碧嶂丹崖瀉不停,翠微云凈轉分明。春風不散空中影,夜月偏聞樹底聲。內苑分來瑤草合,御橋流出鳳池平。仙源信與人間別,歲歲年年長自清。
仙沼天開近帝闈,碧漪千頃漾晴輝。春涵樹色浮金闕,暖泛花香映紫微。神鯉遙從銀漢躍,水禽長帶彩云飛。百川喜逐恩波遠,萬派朝宗向此歸。
瓊圃瑤臺接太清,鳳紋龍彩照春晴。九重自逐祥風轉,五色長承瑞日明。珠樹望來留鶴馭,翠華行處拂鸞旌。為章共仰文明化,愿效周詩頌太平。
萬家楊柳暗春城,曙色微分乳燕鳴。空翠不隨香霧散,清陰猶帶曉寒輕。平川杳靄迷征騎,小苑依微拂去旌。最是清明看花處,幾回吟望獨含情。
日華初映最高峰,玉樹凝輝在半空。佳氣迥浮丹鳳闕,清光遙入翠微宮。松崖乍逐春風散,云嶠仍含夜月重。青瑣朝回頻極目,卻將郢曲詠年豐。
河上人家尚掩扉,河中孤月蕩寒輝。清霜古店聞雞早,落葉空林見客稀。飛雁漸隨秋影沒,遠山還映曙光微。壯游記得從東道,疋馬高吟此際歸。
山色微茫映古臺,平原千里夕陽開。誰知碧草遺基在,曾見黃金國士來。樹繞河流天外去,鳥翻云影日邊回。清時自重飛熊叟,不獨奇謀得俊才。
估客系征纜,漁家收釣筒。
何妨千嶂黑,猶作半江紅。
莫笑山家拙治生,
正緣亦足得身輕。
滿爐葑火渾家暖,
一碗松肪徹夜明。
達士襟懷信不虛,江山隨地是吾廬。
王維輞水臨川墅,潘岳河陽背郭居。
千里琴樽千日酒,一房花木一床書。
遙知淡水蘭溪上,風月煙波結比閭。
錦屏春去冷羊車,緣訂三生愿竟賒。
酒后鄉愁擊江滸,鏡中人面遽天涯。
吳山自昔生紅豆,湘水無情怨落花。
好語離亭煙樹影,莫將幽恨漫縈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