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將軍歌
將軍三箭定天山,
戰士長歌入漢關。
將軍三箭定天山,
戰士長歌入漢關。
將軍射出三箭就平定了天山,戰士們高唱凱歌凱旋進入漢關。
三箭定天山:指薛仁貴于天山(今蒙古國杭愛山)征戰時,連發三箭,射殺三人,使敵軍膽寒,紛紛投降之事。
漢關:這里泛指中原地區的關隘
此詩創作于薛仁貴平定天山叛亂之后。唐高宗時,薛仁貴率軍赴天山擊九姓鐵勒,他臨陣發三箭射死三人,其余人紛紛投降。軍隊凱旋時,人們作此歌來贊頌薛仁貴的功績。
這首詩主旨是歌頌薛仁貴的英勇和戰功,以簡潔的語言生動展現勝利場景。它在文學史上雖不著名,但在民間廣為流傳,體現了民眾對英雄的贊美。
棲遲海國十年居,萬事浮云任卷舒。若問鄉關何處是,宵宵合眼到西湖。
鳳凰西去不可還,一竿清意自蕭閒。袁郎門外三尺雪,卻為晴光晝啟關。
亂云敷雨,更幾時催出,窺泥幼筍?滿地檀風梧未覺,尚掛前秋葉柄。野水生塘,柔眸向柳,誰挾春姑令?顰春不語,綠魂潛上須鬢。無事細紉春幡,小亭沙際,多少游人興。坐看一身癡潦倒,怕被兒童訝問。燕走荒巢,鴻飛漠葦,舊轆長翻井。賴須明月,盞邊扶起孤影。
風雨西齋酒一瓢,白駒有客此逍遙。清詩漢殿盤承露,雄辨吳江弩射潮。花下晚衙曾未散,芹邊春酌若為招。醉中忽作故園夢,落日聞歌谷口樵。
雁行零落禪床寂,回首人間二十年。曾見緇衣立函丈,不堪撫卷重悽然。越中海影接山光,更著招提著色妝。珍重道人多雅致,盡收清氣入詩囊。吳越經過我亦曾,溪流夜泛嶺晨登。仙巖佛洞遨游遍,卻愧不如行腳僧。
每見人來問草堂,偶從燕坐憶滄浪。地形遠競朝霞爽,林氣清分宿雨香。移石旋成行藥徑,障泉思引釣魚航。他年紫綬歸黃閣,幾杖苔生盡不妨。
秉節赴朝鮮,銜恩玉殿前。封圻寧有間,雨露自無偏。驛騎經遼地,云帆拂海天。遠人迎拜處,應識使君賢。
和絲和竹隨風裊,誰作此聲聲縹緲。歌從當日尚青春,當日聽歌人漸老。南湖夜月巴陵道,綠鬢佳朋三五俏。當時聽處只歡然,那計今朝愁滿抱。
不謂三年別,能來一紙書。開緘如見汝,讀罷轉愁予?;此鲁T?,秋風柳易疏。更憐詩句好,吟望意何如。
白玉花開碧玉彎,戴逵溪上謝公山。若教當日逢斯景,肯道扁舟盡興還。越溪梅接剡溪濱,得意還成一景春。此日可憐高興盡,扁舟處處作東鄰。山回水轉碧玲瓏,月在群山四合中。香滿一船梅勝雪,休誇訪戴畫屏風。梅英與雪一般色,不得北風香不知。懶詠尤思招隱句,先生今有畫中詩。
于惟圣皇,克對于天。靈承郊廟,弗懈益虔。弗懈益虔,神具歆止。嘉符默貺,爰集多祉。神觀巍巍,密邇郊祀。有冽者泉,其甘如醴。峨峨皇陵,皇考是宮。有蒼者松,甘露濃濃。皎皎晨暾,灼之弗晞。肪疑玉綴,其甘如飴。布羃條柯,涵潤巖谷。孰其降茲,惟皇考嘉告。有冽者泉,澄深淵溁。酌之愈甘,挹之弗濘。有冽者泉,凝寒弗冱。虹光上騰,下徹后土。峨峨神觀,巍巍皇宮。祥飆慶云,郁乎沖沖。孰醞孰釀,孰疏其源。坤后帝神,有開厥先。乃薦宗廟,乃錫廷臣。乃命往視,填闉溢城。既瞻既駭,拜舞忻忻。惟帝神圣,靈貺斯甄。帝念皇考,明禋精格。嘉祥之來,如響斯答?;实墼挥?,茲非予力。惟爾耆舊,靖恭乃職。皇帝曰俞,罔弛于度。爾尚相予,益勤以懼。臣拜稽首,圣謨洋洋。用永茲休,以垂無疆。臣拜稽首,皇帝萬歲。永世無斁,萬方來格。
獨速蓑衣舞我航,數家煙樹隔迷茫。不將起倒供人事,祗為看花也未忙。
綸釣貧難忍,王侯貴不終。江邊有行客,歸興十分濃。
最憐行役久,為樂未言疲。自起投車轄,長歌覆羽卮。江湖青雀舫,僚友白云司。醒后驚相問,佯狂信有之。
秋熱連宵睡不成,移床換枕到天明。今宵不熱還無睡,卻為宮檐瀉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