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蜀雜事詩(選十) 其九
金鎖重門歇綺羅,
凄涼一闋洞仙歌。
老尼閑說宮中事,
故苑月明池上多。
金鎖重門歇綺羅,
凄涼一闋洞仙歌。
老尼閑說宮中事,
故苑月明池上多。
金鎖緊鎖的重重宮門,不再有華美的羅綺身影;凄涼的《洞仙歌》一曲,在空寂中緩緩回蕩。老尼姑閑坐閑聊,講述著從前的宮中舊事;舊苑的明月依舊,池畔的月光更添幾分蒼涼。
金鎖重門:用金鎖封閉的重重宮門,指宮廷門禁森嚴。
歇綺羅:停止了華美的羅綺服飾活動,代指宮人不再活躍或宮廷衰落。
洞仙歌:詞牌名,此處指宮中曾流行的樂曲。
故苑:舊時的宮苑,指前、后蜀滅亡后的廢棄宮廷。
老尼:可能指前、后蜀滅亡后,留在宮中的老年尼姑,見證過宮廷興衰。
前后蜀指五代十國時期的前蜀(907-925)與后蜀(934-965),均為割據政權,后被宋所滅。此詩為組詩《前后蜀雜事詩》選九,創作于前、后蜀滅亡后,詩人借老尼之口追憶宮苑舊事,反映朝代更迭的歷史滄桑。
詩以宮苑今昔對比為核心,通過‘金鎖重門’‘故苑月明’等意象,結合老尼閑敘的細節,含蓄抒發對歷史興衰的感慨,語言凝練,意境蒼涼,是詠史懷古詩的典型之作。
下了江南奏凱回,
曹公鞅鞅未忘懷。
爭知野老門庭冷,
旌節無心忽自來。
山步溪橋入早秋,
飄然無處不堪游。
僧廊偶為題詩入,
魚市常因施藥留。
卜筑依山麓,幽居近水涯。琴無弦掛壁,酒有斗藏家。
夜皎池中月,春延樹底花。為園剛半畝,懶種邵平瓜。
抱璞全吾性,林居舊俗存。池塘橋畔路,竹樹水邊村。
酒熟頻邀客,詩成略課孫。晚來風雨急,落日閉柴門。
陸地千角牛,不羨萬戶侯。
何況量用谷,致富與國侔。
頗惜多牛翁,題午常貽羞。
老蒼昨傲我,新買犢一頭。
沾沾詩自喜,老筆尤清遒。
預計長子孫,治生可無憂。
皋比徑欲撤,不復事束脩。
手挾貨殖傳,叱犢行春疇。
達者性不晦,鍊形重入胎。
一元真璞在,三指舊山來。
流俗見去住,法身無往回。
昔經行道院,香撥一星灰。
花信風傳閬苑香,
騰空鶴駕望仙郎。
當年誰為看爐鼎,
曾得丹砂入藥囊。
岧峣高不極,選勝共登臨。澗壑隨峰迥,煙巒障日陰。摩天懸壁峭,訪古入巖深。欲問幽棲處,云封不可尋。
九水崖循曲,千巖路轉迷。高山深莫莫,客子意棲棲。石咽泉聲細,松虬日蔭低。紫芝如可采,乘興更攀躋。
吏部文章萬世,
吾求善本編窺。
散帙云窗棐幾,
同安得見丘遲。
苔徑云泉松十尋,風回眾壑自龍吟。
謝家群從多詩興,蘇嶺高人發笑音。
樹色夾城春雨暗,江光吞壁夕陽沉。
生涯卒歲渾疏豁,望逐金莖使不禁。
君留燕,吾適魯,去年花時各羈旅。
鞭梢兩地恰歸來,一時花下同賓主。
殿春朵朵翻瓊英,白頭相對千花明。
有酒但作長鯨飲,有句肯學寒螀鳴。
物情共艷三公爵,魏國聲名兆花萼。
我與君家共息機,無須離別悵分飛。
朱朱白白皆堪賞,不羨揚州金帶圍。
小疾翻令吏日閒,
明窗盡展古書看。
何須新句能消暑,
滿腹風云六月寒。
湖云吹散遠天澄,
打稻村前趁晚晴。
一縷柳絲紅不定,
夕陽猶傍遠山明。
閒居宜僻地,花竹自成園。
古木幽啼鳥,東風靜閉門。
疏慵愧高臥,悠忽是虛尊。
遺訓遵坡老,括囊六四坤。
草亭新構絕塵侵,雅稱將軍逸樂心。
能以文謨資武略,頓令城市有山林。
秋清撫景詩頻詠,公暇娛情酒謾斟。
晚節更憐叢菊在,西風吹綻滿籬金。
黃堂通夕聽檐聲,去謁靈湫及未明。
畫鹢破寒收宿靄,老龍擎日獻新晴。
何須厭勝驅黃帽,況復精誠卻衛兵。
盡道使君能撫字,歸途爭看古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