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張湛存先生入嶗訪逄公棲止感賦
岧峣高不極,選勝共登臨。澗壑隨峰迥,煙巒障日陰。摩天懸壁峭,訪古入巖深。欲問幽棲處,云封不可尋。
九水崖循曲,千巖路轉迷。高山深莫莫,客子意棲棲。石咽泉聲細,松虬日蔭低。紫芝如可采,乘興更攀躋。
岧峣高不極,選勝共登臨。澗壑隨峰迥,煙巒障日陰。摩天懸壁峭,訪古入巖深。欲問幽棲處,云封不可尋。
九水崖循曲,千巖路轉迷。高山深莫莫,客子意棲棲。石咽泉聲細,松虬日蔭低。紫芝如可采,乘興更攀躋。
嶗山高聳入云看不到頂端,我們一同選擇這勝地登臨。山澗溝壑隨著山峰迂回,煙霧籠罩的山巒遮擋了陽光。陡峭的懸崖仿佛要觸碰天空,為尋訪古跡深入到巖穴之中。想要詢問高人隱居的地方,卻被云霧封住無法找尋。沿著九曲的水崖曲折前行,在眾多巖石間道路讓人迷失。高山深邃幽遠,游子心中滿是不安。泉水在石間流淌聲音細微,虬曲的松樹投下的陰影很低。如果紫芝可以采摘,我會乘興繼續攀登。
岧峣(tiáo yáo):形容山勢高峻。
選勝:挑選名勝之地。
迥(jiǒng):迂回。
摩天:迫近高天,形容極高。
幽棲:隱居的地方。
棲棲(xī xī):忙碌不安的樣子。
虬(qiú):盤曲。
紫芝:靈芝的一種,古人認為是瑞草。
攀躋(jī):攀登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詩人陪張湛存先生一同游覽嶗山,在尋訪逄公隱居之處的過程中,被嶗山的壯麗景色和清幽氛圍所感染,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社會相對安定,人們有閑情逸致游覽名勝古跡,探尋高人隱居之所。
這首詩以游嶗山為主題,描繪了嶗山的壯麗景色和尋訪逄公的過程。其主旨在于展現嶗山的自然之美和隱居文化的神秘。詩中對嶗山景色的描寫細膩生動,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體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然山水的熱愛和對隱居生活的向往。
恰則年時。風前雪底,初見南枝。 可匆匆,花才清瘦,子已紅肥。 安排酒盞相隨。看金彈、累累四垂。 渴后情懷,鼎中風味,惟有心知。
異鄉中,行色里,隨分慶初度。老子今年,五十又還五。任他坎止流行,吳頭楚尾,本來是、乾坤逆旅。 貴和富。此事都付浮云,無必也無固。用即為龍,不用即為鼠。便教老卻英雄,草廬煙舍,也須有、著閑人處。
小隊旌旗,又催送、元戎領客。政十頃、荷香微度,草煙橫碧。楊柳參差新合翠,水天上下俱齊色。傍野橋、容與繞重湖,嚴城側。花作陣,舟為宅。敲羯鼓,鳴羌笛。漸夜涼風進,酒杯無力。遙想漢中雞肋地,未應萬里回金勒。看便隨、飛詔下南州,朝京國。
秋色滿西湖,雨添新綠。一派煙光望中足。清香十里,書舸去來相逐。酒酣時聽得,漁家曲。 人道似郎,郎還第六。云水相逢未諳熟。晚來風靜,閑浸幾枝紅玉。水神應不禁,江妃浴。
挺挺君家有祖風。ō任馀慶尚無窮。釣鰲莫問當年事,汗馬須收第一功。何日是,夢維熊。麥光搖翠浪花紅。一尊敬為祈難老,要作人間矍鑠翁。
解語宮商,為誰奏、長生一曲。見說道、宓堂深處,寶香芬馥。月里飛仙云際下,乘鸞來伴鳧仙宿。約年年、生日醉冰筍,簪梅玉。 花與貌,爭清淑。云共發,斗新綠。盡壺觴為壽,苦無他說。有子有孫真老大,無嗔無妒家和睦。更鸞花、剩著幾番封,平生足。
金虎鳴秋,玉龍ㄏ月,天氣正涼。應夢熊時侯,葉丹苔碧,棲鸞亭館,桔綠橙黃。人在蘭臺公子上,更身寄風流屈宋卿。登賞處,記含情紓思,曾賦高唐。春明舊家不遠,算蟬嫣襲慶,都付仇香。況鵾弦初續,和生角徵,鶚書頻下,名廁循良。但得西風吹峽水,盡倒卷波瀾添壽觴。功業事,有朱顏領略,未許稱量。
問訊梅花開也未。孕雪香,春在寒梢尾。試與折來供一醉。壽鄉容與生春意。 律轉黃鐘霜小霽。月姊乘鸞,伴我浮塵世。結取年年今日誓。梅花影里看仙桂。
六月炎官收火傘,南薰盡洗煩蒸。十三蓂莢又爭青。問知陳仲舉,元是此時生。別駕功成清暇日,題輿尚帶屏星。黑頭非晚至公卿。且傾浮蟻酒,來聽祝龜齡。
監郡風流歡洽。
離亭餞落暉,臘酒減征衣。歲晚煙霞重,川寒云樹微。 戎裝千里至,舊路十年歸。還似汀洲雁,相逢又背飛。
聞道桃源堪避秦,尋幽數日不逢人。煙霞洞里無雞犬, 風雨林中有鬼神。黃公石上三芝秀,陶令門前五柳春。 醉臥白云閑入夢,不知何物是吾身。
武皇開宴影娥池,侍宴阿嬌新寵時。 金屋春深扶醉起,鸞鳴花底日遲遲。
寒生玉壺,香燼金爐,晚來庭院景消疏,閑愁萬縷。胡蝶歸夢迷溪路,子規叫月啼芳樹,玉人垂淚滴珍珠,似梨花暮雨。
楓落河梁野水秋。淡煙衰草接郊丘。醉眠小塢黃茅店,夢倚高城赤葉樓。 天杳杳,路悠悠。鈿箏歌扇等閑休。灞橋楊柳年年恨,鴛浦芙蓉葉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