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顧朝陽還吳
寂寞俱不偶,裹糧空入秦。
宦途已可識,歸臥包山春。
舊國指飛鳥,滄波愁旅人。
開樽洛水上,怨別柳花新。
寂寞俱不偶,裹糧空入秦。
宦途已可識,歸臥包山春。
舊國指飛鳥,滄波愁旅人。
開樽洛水上,怨別柳花新。
我倆都仕途寂寞不得志,帶著干糧空自前往京城。如今已看清仕途狀況,你將回去在包山春日中隱居。故鄉就像飛鳥所指方向,碧波讓遠行的人發愁。在洛水邊打開酒杯,對著新柳花感傷離別。
不偶:不遇,指仕途不順。
裹糧:攜帶干糧。入秦:到京城長安,秦是長安舊屬之地。
宦途:仕途。
包山:在今江蘇太湖中。
舊國:故鄉。
開樽:打開酒杯。
此詩創作時間不詳。當時顧朝陽仕途不順,決定回故鄉吳地。詩人與他同病相憐,在洛水邊為其設宴餞別,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抒情。展現了詩人與友人仕途不順的遭遇,在送別詩中別具一格,體現了當時文人的生活境遇和情感狀態。
天兵疲塞外,敵騎滿秦中。已歷夏秋月,能無尺寸功。前軍誰破虜,大將只和戎。何日妖星落,捷書報漢宮。
城南星錦燦天中,瑞繞宮墻歲歲同。問道立深門下雪,披懷哎挹座間風。松高泰岳千尋碧,花放河陽七度紅。唱罷海籌無盡爵,明霞初擁日生東。
舟到毗陵晚不移,相留曾是十年期。坐間總說江南樂,別后應懸冀北思。夜酌不知更已換,春城偏與月相宜。歸來忽記豪吟處,稍覺閒情似往時。
橘枳蘭芽玉易瑕,商山一出便忘家。幾回惆悵梅花別,并有緇塵到菊花。
金山腳下驚濤起,滾滾長江。旌旆飄揚,桴鼓舟頭看女娘。英姿不減當年勇,馬上紅妝。飛舞銀槍,虎躍龍騰擊電光。
窗外柳,影婆娑。老干橫斜掛綠蘿。不必郊行煩載酒,日長閑坐聽鶯歌。
曉枕啼鶯睡起慵,日高墻外趁游蜂。桃花零落聯蝴蝶,燕子來時春意濃。
旌旗交影鳳池邊,退食微聞午漏傳。猶比至元無事日,印文銅綠長苔錢。官廚日送蒲萄酒,畫省春看芍藥闌。不忘舊為丞相掾,手圖天馬獻金鑾。
塵埃子石蒙蛛網,殘落霜毫暗蘚紋。未把語言為戲劇,新年不作送窮文。
掛冠歸去一身輕,瑤草華陽洞里耕。仙令祇今多少在,丹成鳧鶴自來迎。
樓近績溪石,石鏡明于鏡。聚愛樓頭人,照面照心性。
少年慣服白朱砂,養得容顏故似霞。生長六橋楊柳岸,不知湖水是儂家。
罷讀離騷賦,悠然解獨酲。苔痕石上綠,山色雨馀青。鵠立懷東觀,鵬摶快北溟。殘鶯猶有意,閒向柳邊聽。
春水彎彎門戶,聞道彩云曾住。當日住東門,住西門。試向花兒借問,問訊那年音信。知是問桃花,問楊花。
肅爾齋居,永端于初。必有事焉,昭昭圣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