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橋仙二首
鶯癡蝶瘦,蘭啼蕙怨。珍重蜀鵑聲勸。天涯日夜大江流,只量得、春愁一半。
桃花門巷,梨花庭院。刻意傷春人倦。畫堂南畔又東風,但盡日、紅簾不卷。
漏聲宵永,鐘聲曉動,一枕愁鬟低擁。楚天云雨杳無蹤,算未有、佳期入夢。
花僝柳僽,燕欺鶯弄,寄語那人珍重。繡衾兩兩覆鴛鴦,怕此夜、霜花欲凍。
鶯癡蝶瘦,蘭啼蕙怨。珍重蜀鵑聲勸。天涯日夜大江流,只量得、春愁一半。
桃花門巷,梨花庭院。刻意傷春人倦。畫堂南畔又東風,但盡日、紅簾不卷。
漏聲宵永,鐘聲曉動,一枕愁鬟低擁。楚天云雨杳無蹤,算未有、佳期入夢。
花僝柳僽,燕欺鶯弄,寄語那人珍重。繡衾兩兩覆鴛鴦,怕此夜、霜花欲凍。
黃鶯慵懶,蝴蝶消瘦,蘭花如在啼哭,蕙草似含哀怨。要珍惜蜀地杜鵑聲聲勸人。天涯外日夜流淌著大江,可它也只能衡量出一半春愁。桃花掩映的門巷,梨花點綴的庭院。刻意傷春的人已倦怠。畫堂南邊又吹起東風,可整日里紅簾都不卷起。夜里漏聲悠長,清晨鐘聲響起,頭枕著愁緒,發髻低垂。楚地的云雨杳無蹤跡,算來連美好的相會之夢都不曾有?;ú蒿柺苷勰?,燕子欺凌,黃鶯被戲弄,傳句話給那個人要多保重。繡被成雙蓋著鴛鴦圖案,只怕這一夜霜花會冷透。
鶯癡蝶瘦:形容黃鶯慵懶、蝴蝶消瘦的樣子,暗示春天景象的變化。
蘭啼蕙怨:蘭花和蕙草好像在啼哭、含怨,賦予花草以人的情感。
蜀鵑:即杜鵑鳥,傳說杜鵑啼聲凄切。
花僝柳僽:形容花草受到折磨。僝僽,折磨、摧殘。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詞的內容來看,可能創作于一個暮春時節。詞人或許處于孤獨寂寞的心境中,因春景的變化而觸發了內心的傷春之情和對某人的思念。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文人多有借景抒情、傷春悲秋的創作傳統,這首詞也是這種傳統的體現。
這首詞主旨是傷春懷人。其突出特點是善于運用多種意象和表現手法來營造意境、抒發情感,語言優美細膩。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作品,但展現了詞人細膩的情感和較高的創作技巧。
良貴由天賦,欺心天可欺。
功名皆夢幻,道理厭新奇。
楓葉敲窗際,梅花對月時。
個般清趣味,料得少人知。
靈均作天問,子厚為之對。
玄冥莫可詰,幻說多詭怪。
蒼蒼特其形,厥義了難解。
尼山自絕筆,人文已久壞。
果有司造者,應不終泯晦。
吾欲灰吾心,納世于聾聵。
復為崆峒民,穴野奚土蕢。
未當求致仕,知命已先歸。
舉案能同壽,如公者亦稀。
龐眉天下老,綠發鏡中希。
呂望真堪笑,高年尚釣磯。
靜中樂處是琴書,此樂輸君二美俱。
明鏡無塵佛關捩,內丹養火夜工夫。
梅花窗下參同契,翠草庭前太極圖。
探得黃庭真訣了,不須更看養生符。
不待文公立學規,士當無愧此深衣。
無人可糾孰挑達,有過不彈誰是非。
不怕轉喉能觸諱,自言垂老盍知歸。
只從北固山頭處,直道留為晚景輝。
一自入庵來,翛然百念灰。
松風晴后雨,澗水靜中雷。
鄰戶祈蠶母,樵翁挾雉媒。
若無山外事,何必過天臺。
天根分上下,月窟幾晴陰。
老樹吹來古,流芳直到今。
四時花不斷,一本理尤深。
記得南軒說,要觀生物心。
衰年踏險行,五賊太無情。
落葉滑霜路,空山生夜聲。
相攜德耀隠,幾喪卜商明。
歸計未為是,時時心自驚。
少年紅顏女,敷芬對芳樹。
盈盈淡艷粧,清歌雜妙舞。
凝睇倚高樓,桐絲試一譜。
世間知音稀,誰識姱節素。
清貞守幽閨,不作凡子婦。
容華委西山,良人兮何暮。
空床思悠悠,明月正當戶。
頗有愛山心,山人交未深。
不知回俗駕,依舊入儒林。
樂處外何有,故書中可尋。
漁蓑歸得晚,風雨伴吾吟。
此山雖小眾山尊,半近吳城半近村。
一壑風煙龍窟宅,滿堂巾盔佛兒孫。
生公說法臺空在,陸羽煎茶井不存。
喚起幽人無限意,塔鈴獨語到黃昏。
步屧隨風過柳川,眼前氣象覺熙然。
勾萌甲拆皆春意,魚躍鳶飛遂性天。
綠草方濃山盡發,紫芽新迸蕨初拳。
自形自色何容巧,稟賦元來物得偏。
高占古松閑,塵埃笑卻還。
禪機參翠竹,詩價重青山。
長與云分榻,時從鶴出關。
誰云寺門小,窮處足清閑。
彭殤皆定數,萬事轉頭非。
不悟身如寄,安知死是歸。
世情趨馬首,道眼識鶉衣。
堪笑磻磎老,皤然立釣磯。
小筑塵囂外,清標秋氣中。
荻花渾妒月,梧葉已嫌風。
釣箔驚簷馬,冊燈覓候蟲。
困來還倚竹,此意有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