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望江南 和尚木潮州寄懷原韻二首 其二
江南憶,銀管擅風騷。魯國靈光推第一,高唐麗句總魂消。煙月妒妖嬈。
知何日,綠醑共良宵?;泿X人歸桃葉渡,淀湖花滿木蘭橈。丘壑盡逍遙。
江南憶,銀管擅風騷。魯國靈光推第一,高唐麗句總魂消。煙月妒妖嬈。
知何日,綠醑共良宵?;泿X人歸桃葉渡,淀湖花滿木蘭橈。丘壑盡逍遙。
回憶江南,友人擅長用銀管筆書寫詩詞。在文壇成就堪稱第一,所作優美詩句令人陶醉。連煙月都嫉妒其風采。不知何時,能與友人共飲美酒度過良宵。友人從粵嶺歸來至桃葉渡,淀湖荷花滿船。從此能在山水間逍遙自在。
銀管:指毛筆。擅風騷:擅長詩文創作。
魯國靈光:漢代魯恭王所建靈光殿,歷經戰亂而獨存,后用來比喻碩果僅存的人或事物,這里指友人在文壇地位高。
高唐麗句:宋玉有《高唐賦》,文辭優美,這里泛指優美的詩句。
綠醑:美酒。
桃葉渡:在今江蘇南京秦淮河畔,是古時渡口。
木蘭橈:用木蘭樹做的船槳,代指船。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內容推測,可能是作者收到友人從潮州寄來的詩詞后,有感而發寫下此詞。當時可能處于相對和平的時期,作者與友人分隔兩地,通過詩詞交流情感。
這首詞主旨是表達對友人文學才華的贊美和期盼相聚之情。其突出特點是善用典故,語言優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詩詞唱和交流。
浪游歸也,喜今朝正值,南皮高會??粗缭乒谏w集,偏我形容憔悴。
曳屨升階,科頭入座,拍案頻頻起。主人情重,不妨狂態如此。
因念公子風流,接談終日,已被醇醪醉。況復滿堂絲與竹,那不玉山斜倚。
屈指而今,讓誰千古,爭奪詞壇幟。有懷未已,漫云歌以言志。
應化即非真,高山水底行。有情皆是妄,無妄勝南能。
有為皆夢形,顛倒執三生。善財不費力,百城一念登。
如如皆合道,休向外邊討。大地作纖塵,萬里無莖草。
七寶豈齊經,福多不離心。心心心是佛,何處更堪尋。
無相中為人,天鼓發音聲。汝等諸天人,昔為地獄身。
易開終始口,會理休分剖。照鏡失卻頭,引惹波波走。
難保歲寒心,至道只如今。知命愁難入,無私禍不侵。
秋鷺翹松,寒蟾臥水。
芝峰老骨雖不在明白里,離婁師曠覓無蹤,千古萬古祇者是。
春蚓秋蛇蠆尾鉤,
家雞野鶩豈同儔。
祇應落墨驚紈扇,
畫作桓家烏牸牛。
結宇孤峰上,
安禪巨浪間。
急雨跳珠濺。洗長汀、瑯玕三尺,亭亭如箭。燕尾點波渾不定,一縷碧霞輕剪。笑菱角、雞頭價賤。葉爛西灣人別后,最蕭條、玉露秋風戰??諛O目,楚江遠。
漂流萬顆沉云散。伴寂寥、蓮房墜粉,紅妝零亂。蘋末驚飆連紫籜,穩宿沙洲鳧雁。任漁艇、釣絲斜罥。聞道彫葫堪作米,莽披離、太液池頭遍。留取配,青精飯。
信筆涂鴉識者嗤,
何須伏案苦無師。
籠鵝去換羲之帖,
駐馬來觀索靖碑。
飛瀨蕩遙空,洗出青山骨。白波卷春雪,瀲滟爭流月。魚床枕綠淵,水馬出復沒。古岸寂無人,溪風梳石發。
曉峰如麗人,盈盈立天外。樹為翡翠帷,水作青羅帶。陽月天氣清,我行與之會。石瀨戛西風,笙歌來一派。
澄潭清徹底,日暮刺船過。游魚占花影,寒雁飛個個。初疑鏡中行,忽訝天上坐。照影時自笑,不知誰是我。
鼓棹溯西江,日夕江流上。向曉泊昭潭,群峰露猶滉?;煦玷梦捶?,都無山水相。援筆待有述,欲語已絕想。
人生如枯蓬,聚散何足惜。
所悲同心人,暄涼異川域。
分手即前路,相思復何益。
仰面浮云徂,愧彼雙飛翮。
抱負如公屈不伸,古來無有達詩人。
聲名豈似官資小,才調寧如掾俸貧。
東野舊稱濤涌骨,退之曾說膽過身。
崇巖麗霜華,物候正凝陰。
幽氣動寒蕊,江樹貌春林。
北窗雖寡營,貞靜固所任。
心澹友云間,境寂無繁音。
長嘯答空谷,聊復彈素琴。
昔有青云侶,歲晏阻清塵。
雖無古人見,實可膺我心。
誰將隴上信,招隱北山岑。
小艇低于屋,乘風任簸軒。
波平知雨足,日出覺春暄。
兌酒三家店,柔桑十畝園。
一峰青似傘,無佛欲稱尊。
一脈陽從地底回,
人情物意便春臺。
鮮衣稚子面紅醉,
知向外家參節來。
鎮日情懷如中酒,依依繞砌閑行。忽隨胡蝶到中庭。夕陽紅薄,花影不分明。
長記那回高閣上,倚欄同看雙星。如今相望隔重城。綺窗朱戶,留月照銀屏。
柳絮悠悠拂面輕,
隨風到處若為情。
西池應也無人到,
一面青青萍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