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遲楊君謙不至二首
松下欹眠客不來,乘涼起坐一銜杯。書聲聒耳雜松籟,白晝滿天風雨猜。
松下翻書坐石床,書魚晴落硯波涼。須臾月出照書上,歷歷蠅頭字幾行。
松下欹眠客不來,乘涼起坐一銜杯。書聲聒耳雜松籟,白晝滿天風雨猜。
松下翻書坐石床,書魚晴落硯波涼。須臾月出照書上,歷歷蠅頭字幾行。
其一:在松樹下斜躺著等待楊君謙,他卻遲遲不來,為了乘涼起身坐下,端起酒杯獨自飲。讀書聲嘈雜傳入耳中,夾雜著松濤聲,大白天里陰云滿天,猜測是否會有風雨。
其二:在松樹下坐在石床上翻書,書蟲在晴日里落在硯臺的墨波上,涼意襲人。不一會兒月亮升起,照在書上,清晰可見幾行細小如蠅頭的字跡。
遲:等待。
欹眠:斜躺著休息。
銜杯:飲酒。
聒耳:聲音嘈雜刺耳。
松籟:松濤聲,松樹被風吹動發(fā)出的聲音。
書魚:即蠹魚,一種蛀食書籍的小蟲。
蠅頭:形容字跡細小如蒼蠅的頭。
此詩為作者等待友人楊君謙時所作,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詩中描繪了從白晝至月夜的等待過程,松陰、石床、書卷等元素反映出作者閑適的生活狀態(tài),或創(chuàng)作于環(huán)境清幽的夏日午后至夜晚。
兩首詩圍繞‘等待’展開,通過松樹下的生活片段,展現(xiàn)了文人閑適的日常與細膩的情感。詩中自然景物與讀書場景交融,語言清新質(zhì)樸,于平淡中見雅趣,是描繪等待友人情境的生動之作。
潮士瞻韓木,莆民愛召棠。名隨天共遠,身與物俱亡。血碧一時恨,汗青千載香。玄虬方隕蹶,螾蛭恣飛揚。
赤腳蓬頭,蓑衣箬笠,隨處安然。守無角牛兒,不離左右。同行同住,同坐同眠。常在家山,勻調(diào)水草,拗性之時著一鞭。牧回處,看遼天鼻孔,軟索低牽。閑來渴飲靈泉。把短笛橫吹下嶺前。喜牛兒安靜,清風涼徹,放開心地,萬事由天。彼此相忘,形神俱妙,花滿前村水滿川。真消息,有世人問我,起手擎拳。
嶺南多畸人,李君稱俶儻。神鋒既俊逸,胸懷尤爽朗。弱冠奮青云,聲華滿天壤。詩宗大歷前,文軼班揚上。足跡半四方,游道漸以廣。傾蓋在都門,投分慰心賞。敝帚安足珍,乃獲千金享。易水賦離歌,中心發(fā)悲愴。歸臥空山中,猶作真人想。
西堂夢徹草塘春,得句渾無半點塵。卻喜寥寥千古后,只今分付與詩人。
金城楊柳綠毿毿,搖落殊非昔漢南。一語莫因人遂廢,樹猶如此我何堪。
聞鐘起振衣,展席坐東扉。松巖微月墮,花林芳露稀。悟澹境方寂,遣俗慮應稀。稍稍晨光集,眾禽川上飛。
云州烽火入云中,愾敵知君久在戎。追北遠勞燕將出,防秋行與漢時同。天從上谷分邊界,人自東山識謝公。珍重廟堂柔遠意,禦戎元不重奇功。
蒲柳空嗟犬馬年,祇應松柏晚猶妍。漫勞一郡推麟筆,豈有三長過馬遷。藻井夜登穿海月,桂林秋泛澹江煙。論文后會知何地,遙望清光北斗邊。
帝城路遠隔三千,故友佳音遲見傳。莫怪香氛凝雨露,原來紅葉系因緣。鎮(zhèn)日畫眉真可意,此生抱竹好安眠。家山早備交杯酒,只待春潮漲月圓。
伊昔宸京握手初,橫經(jīng)公未到三衢。早班玉筍還先去,晚侍金華卻共趨。思老有馀知筆健,病成應是為詩癯。峰摧太華嗟何及,身遠無因奠束芻。
車遙遙,馬蕭蕭,一車一笠今昔交。匹馬登登逢舊別,下車彈笠道旁揖。敝車羸馬各西風,努力前遒謝車笠。
大士昨來聞出世,阿師今日又登途。杖頭倘有閑田地,寄我山頭一紙書。
川原澹微風,草色綠以齊。牛羊散平野,欲與蒼煙迷。麾肱畢來升,鞭策何用攜。所以隱君子,于焉記幽棲。朝牧日在東,暮牧日在西。爾羊無百尾,爾牛無千蹄。對之忽兩忘,俯仰惟端倪。因茲崇隱德,豈顧犢與羝。
有池有榭即濛濛,浸潤翻成長養(yǎng)功。恰似有人長點檢,著行排立向春風。
二月桃始花,淮南客還家。階前疏雨落,堂上春衣薄。為言沈約在吳中,玉壺青絲酒如空。春風相過蕙草綠,芳菲滿堂樂未終。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