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邑令楊蓉初先生歸養
信是真儒自有真,濟時循吏舊詞臣。
方隅措置關元氣,宦海論交遇古人。
萬物正深甘雨望,一官難系白云身。
點蒼山下靈萱壽,東國棠枝共好春。
信是真儒自有真,濟時循吏舊詞臣。
方隅措置關元氣,宦海論交遇古人。
萬物正深甘雨望,一官難系白云身。
點蒼山下靈萱壽,東國棠枝共好春。
確實是真正的儒者就有其本真的品性,您是匡濟時世的循吏,曾是詞臣。您對地方的治理關系著元氣興衰,在官場交往中遇到您這樣有古人風范的人。百姓正深切盼望著您如甘霖般的恩澤,可一個官職難以留住您歸養的心意。點蒼山下您母親定能長壽,如同東方的棠樹與美好的春天相伴。
真儒:真正的儒者。
循吏:奉公守法、清正廉潔的官吏。
詞臣:指文學侍從之臣。
方隅:指地方。
元氣:指國家或社會的生命力。
白云身:指有歸隱之意,不受官職束縛。
靈萱:指母親,萱草代指母親。
東國棠枝:棠樹象征良吏的惠政。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資料較難明確。推測是在楊蓉初先生任邑令后決定歸養時,作者為表達對他的敬意、理解和祝福而創作。當時楊先生可能在任上有良好政績,受百姓愛戴,但因歸養之事選擇離開官場。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楊蓉初先生的為官品德和才能,理解其歸養的選擇,并送上對其母親的祝福。詩中展現出楊先生的形象和作者對他的深厚情誼,在贈別詩中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物換星移又幾時,蒼茫天地欲何之?
半生嘗盡愁千斛,萬事消除酒一卮。
荊棘欹危臺北路,江山孤憤劍南詩!
桑田滄海渾無賴,萇楚雖華未有知。
腔中碧盡千年血,
囊中剩有游龍筆。
等閒揮灑泥墻頭,
云起青天飛霹靂。
詩云王赫怒,
吏說相宣威。
假使從公旦,
三年便袞歸。
秦和醫國早歸山,獨上丹峰云半間。欲傍海螺依窣堵,有時尋月共僧閒。
龍王高閣勝蓬萊,秋水尋源擘石開。莫飲上池寒徹骨,空教人望太倉來。
安期不施神樓散,云翼何求絕粒方。一葉已輸全活意,萬金難換亂茅堂。
兩峽山高月半輪,
五更人起馬嘶頻。
無端又上長安道,
輸與僧窗飽睡人。
開簾諸老會,載魄一彎初。
寂寂流云外,纖纖密蔭馀。
共憐人莫逆,休問夜何如。
暫阻南頭轡,幽懷尚未舒。
明河沒天宇,白露晨為霜。眷彼同心人,忽去天一方。倉皇挈尊酒,送子河之梁。登高望四野,川陸浩縱橫。豈無瑤華音,道遠不得將。攬衣入房戶,馳念忽如傷。
曜靈薄崦嵫,光景忽已夕。圓魄猶未升,明星爛然出。寒蛩號我前,蟋蟀鳴我側。涼風起庭戶,樹木何蕭瑟。佳人期不來,延佇空嘆息。寧知三歲心,為子長惻惻。
冉冉西馳日,悠悠東逝川。征夫怨長路,志士惜盛年。長路行當歸,盛年不再還。寒暑互推移,陰陽浩無端。
凄風起簾幕,白露中夜漙。美人坐高堂,投袂起長嘆。窮陰亙晦朔,山谷多寒風。悲哉客游子,旋足如轉蓬。
昔行屆長夏,今來值玄冬。悠悠十年內,車轍窮寰中。人生貴適意,遙役何憧憧。逝將歌考槃,巖穴安微躬。
殘暑已俶裝,好風方來歸。
未能疏團扇,且復制秋衣。
高蟬遽如許,長吟送落暉。
相戒趣女功,莎蟲能表微。
勿用顧旅人,我猶得自強。
融融榮衛間,漸覺回三陽。
饑已思食粥,渴已思飲漿。
前途雖然遼,有弟相扶將。
只愁雁鴻少,勿慮歲月長。
但看嶺梅發,知我思故鄉。
明年五六月,寄汝荔支嘗。
賣薪自可了鹽酪,
治地何妨栽果蔬。
我老鈍頑請半俸,
此渠只有不能如。
一瀉三百里,列為十八灘。
攬鏡嘆疇昔,我生良不辰。
遭逢承平世,罪戾蓋有因。
束躬待斧鉞,奄忽彌十旬。
天怒諒可回,恩波浩無津。
巽命重遲回,已足感臣鄰。
永念衰病母,江湖隔昏晨。
恐懼心膽碎,雨泣鼻酸辛。
上有圣明君,下有垂白親。
秋風年年吹薄羅,所歡不歸奈年何。
菖蒲花老謝青娥,床頭明光昏淚波。
歸來贈我珠十斛,別淚與之誰少多。
濁流、獅嶺兩崚嶒,鐵軌風馳路幾層。
冒險車從牛峽入,援高人怕虎牢登。
一溪水挾千龍去,兩岸山如萬馬騰。
最好客程峰頂駐,亂蟬聲里畫眉應。
淚河西注返湘舟,死盡浮生舊匹儔。豈忍衰齡為遠別,更堪一訣是千秋。賢名信有蛇年厄,旅寓終罹鵩舍憂。我慟匪關知己盡,四朝文獻恐難求。
少日都梁一俊人,褐裘岸幘照青春。小心四海能求友,繭足千程急衛親。文字江湖余涕淚,遭逢天地有風塵。同時落魄長安道,尊酒招呼話苦辛。
悵望人間百事違,辭官重戀老萊衣。重圍趨死義不辱,盡室報恩情庶幾。完節居然名地好,冒功那問幾人非。當時祇有西江月,曾照危陴淚暗揮。
北蘭寺前荒草稠,婁妃墓下寒江流。兵塵一掃無陳跡,旅客傷心更獨游。避地酒徒顏盡墨,傍湖春樹色先秋。可堪符節無人綰,付與書生類楚囚。
鐘陵直下古臨川,新領蒼頭士八千。勸客南行焚筆硯,從征西市買鞍韉。異才不信為時出,強寇能摧棄甲旋。終是虎頭無骨相,中山一謗又空拳。
霜天黃菊作重陽,戰地書來更斷腸。烈士盡為知己死,寒郊枉是哭人忙。鯨魚失勢成京觀,燕雀何人處畫堂。秋盡風蓬從西散,始知吾輩可憐傷。
同謁征南幕下年,麻源高會最多賢。迂辛短李為歡謔,刻燭攤箋放老顛。告別又經新歲月,鏖兵重訪舊山川。不堪并馬城南路,暮雨蕭蕭絕可憐。
京塵相逐忽軒眉,三月楊花似海時。客久鸞龍雄意氣,交深金石少磷緇。直言盡罷劉蕡策,遠適終傷王粲詩。詎料吾軍真早廢,茫茫詹尹似先知。
變起倉黃天地昏,累臣無復謁修門。滿城一潰皆魚鱉,失路方將化鶴猿。海國滄桑催返棹,楚歌蘭杜與招魂。乘時各奮風云會,那有巫陽下問冤。
青山紅樹白香湖,免為君王再荷殳。返哺盡聞烏鳥樂,獻嘲嗟幸草堂無。水中金石看千變,谷口池亭記八愚。猶有高名動寥廓,著書憤世陋王符。
翰墨場推老伏波,故人招隱出煙蘿。軍籌檄筆雄誰并,銅柱勛名勒幾多。拜表元戎聞薦達,罷官下噀自蹉跎。蕭然百粵經行地,祇草龍蛇落澗阿。
悔別師門三十年,西州重過淚潺湲。遂良早白清湘鬢,供奉休回賀監船。曾感吐茵容國士,共來持菊薦江天。平生風義凄懷甚,更苦城危夜雨懸。
河鯉江魚各自流,勞君高興動扁舟。不辭千里迫年盡,相引一觴為道憂。老大心情雙白鬢,嘯歌天地總青眸。追歡卻有前時感,力與排愁未解愁。
雨絲風絮黯平臺,此別分襟更可哀。目極天涯孤客返,夢懸江表尺書來。苦懷未忍從深訴,慰語重游約后回。白發故交寥落盡,不禁清淚濕蒼苔。
千里飛書自告亡,一驚斷盡故人腸。臨危所眷惟知己,閱世如流益可傷。留集東林謀不朽,修文碧落恐猶忙。素車行哭吾無及,慚負人間范與張。
濡淚吟成紀實詞,還如杜集有嚴詩。騎鯨天奪胡偏遽,捫虱談深故可思。一例文章憎命達,從來孝友是男兒。龍驤鵲起俱塵土,且讀林宗第一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