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興
檐雀啾啾無歇時,幾回銜食喂雛歸。羽毛長得完全后,子母東西各自飛。
彈丸弩矢取飛禽,日日端親望遠林。百發少曾能一中,可憐輕動殺生心。
庭院秋深露氣清,夜窗紉補一燈明。莫嫌搗練喧人耳,多少貧家無此聲。
等閑白卻少年頭,悟得空時總不愁。畢竟生來何所有,只如水上一浮漚。
我于推步亦留心,造化無踰碧玉經。何日酒星離命度,且教老眼幾時醒。
雅道終為造物嗔,不教淹屈定教貧。詩家一脈難相繼,父子得名能幾人。
異鄉飄泊暫歸來,獨上蕪城望一回。三十年前人已往,樓臺不是舊樓臺。
檐雀啾啾無歇時,幾回銜食喂雛歸。羽毛長得完全后,子母東西各自飛。
彈丸弩矢取飛禽,日日端親望遠林。百發少曾能一中,可憐輕動殺生心。
庭院秋深露氣清,夜窗紉補一燈明。莫嫌搗練喧人耳,多少貧家無此聲。
等閑白卻少年頭,悟得空時總不愁。畢竟生來何所有,只如水上一浮漚。
我于推步亦留心,造化無踰碧玉經。何日酒星離命度,且教老眼幾時醒。
雅道終為造物嗔,不教淹屈定教貧。詩家一脈難相繼,父子得名能幾人。
異鄉飄泊暫歸來,獨上蕪城望一回。三十年前人已往,樓臺不是舊樓臺。
屋檐下的麻雀嘰嘰喳喳叫個不停,好幾次銜著食物喂完雛鳥回來。等雛鳥羽毛長全后,母鳥和幼鳥就各奔東西。有人用彈丸弩箭捕捉飛鳥,天天專注地望著遠處樹林。但射出上百次很少能射中一次,真可惜輕易就動了殺生的念頭。庭院到了深秋,露水清涼,夜晚在窗前借著一盞燈縫補衣物。不要嫌搗練的聲音吵人,有多少貧窮人家連這聲音都沒有。人輕易就白了少年頭,領悟到一切皆空就不會憂愁。人究竟生來擁有什么,不過像水上的一個泡沫。我對推算天文歷法也很用心,沒有比《碧玉經》更能參透自然造化的了。什么時候酒星離開命度,讓我這雙老眼清醒清醒。高雅的道德學問終究被上天怪罪,不是讓人才被埋沒就是讓其受窮。詩家的傳承很難延續,父子都能在詩壇得名的能有幾人。在異鄉漂泊后暫時歸來,獨自登上荒蕪的城池眺望一番。三十年前的人都已逝去,樓臺也不是當年的模樣。
啾啾:形容鳥叫聲。
端親:專注。
推步:推算天文歷法。
造化:自然的創造化育。
漚:水泡。
淹屈:埋沒委屈。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作者經歷過人生起伏、漂泊,對生活、自然、文化傳承等有深刻思考,可能處于社會相對穩定但文化傳承面臨困境的時期。
這首詩主旨豐富,涵蓋對生命、生活、文化傳承和時光的思考。其特點是語言平實,以日常小事和場景入詩,富有哲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深刻的感悟。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
未銷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猶殘藥,香匳已染塵。
前哀將后感,無淚可霑巾。
千尋綠嶂夾流溪,登眺因知海岳低。
瀑布迸舂青石碎,輪茵橫翦翠峰齊。
步黏苔蘚龍橋滑,日閉煙羅鳥徑迷。
莫道穹天無路到,此山便是碧云梯。
清廟將入,袞服是依。
載行載止,令行令儀。
永終就養,空極孝思。
瞻望如在,顧復長違。
龍池躍龍龍已飛,龍德[光]天天不違。
池開天漢分黃道,龍向天門入紫微。
邸第樓臺多氣色,君王鳧雁有光輝。
為報寰中百川水,來朝此地莫東歸。
受天明命,敷佑下土。
化時以儉,衛文以武。
氛消夷夏,俗臻往古。
億萬斯年,形于律呂。
百禮崇容,千官肅事。
靈降舞兆,神凝有粹。
奠享咸周,威儀畢備。
奏夏登列,歌雍撤肆。
雨霽霜氣肅,天高云日明。
繁林已墜葉,寒菊仍舒榮。
懿此秋節時,更延追賞情。
池臺列廣宴,絲竹傳新聲。
至樂非外獎,浹歡同中誠。
庶敦朝野意,永使風化清。
高高秋月明,北照遼陽城。
塞迥光初滿,風多暈更生。
征人望鄉思,戰馬聞鼙驚。
朔風悲邊草,胡沙暗虜營。
霜凝匣中劒,風憊原上旌。
早晚謁金闕,不聞刁斗聲。
坎澤祠容備舉,坤壇祭典爰申。
靈睠遙行秘躅,嘉貺薦委殊珍。
肅禮恭禋載展,翹襟邈志逾殷。
方期交際懸應。
潤色鴻業寄賢才,叨居右弼媿鹽梅。
運籌帷幄荷時來,職掌圖籍濫蓬萊。
兩司謬忝謝鐘裴,禮樂銓管效涓埃。
陳師振旅清九垓,欣承顧問侍天杯。
銜恩獻壽梁柏臺,黃縑青簡奉康哉。
鯫生侍從忝王枚,右掖司言實不才。
宗伯秩禮天地開,帝歌難續仰昭回。
微臣捧日變寒灰,遠慙班左媿游陪。
曲氏雄西北,別絕臣外區。既恃遠且險,縱傲不我虞。
烈烈王者師,熊螭以為徒。龍旗飜海浪,驲騎馳坤隅。
賁育搏嬰兒,一掃不復余。平沙際天極,但見黃云驅。
臣靖執長纓,智勇伏囚拘。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趨。
咸稱天子神,往古不得俱。獻號天可汗,以覆我國都。
兵戎不交害,各保性與軀。
惟清惟肅,靡聞靡見。
舉備九成,俛終三獻。
慶彰曼壽,胙徹嘉薦。
瘞玉埋牲,禮神斯徧。
宗師心物外,為道運虛舟。
不戀巖泉賞,來從宮禁游。
探玄知幾歲,習靜更宜秋。
煙樹辨朝色,風湍聞夜流。
坐朝繁聽覽,尋勝在清幽。
欲廣無為化,因茲庶可求。
緩轡逾雙劒,行行躡石棱。
作千尋壁壘,為萬祀依憑。
道德雖無取,江山粗可矜。
回看城闕路,云疊樹層層。
真宗開妙理,沖教統清虛。
化演無為日,言昭有象初。
瑤臺肅靈瑞,金闕映仙居。
一奏三清樂,長回八景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