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 其十
蟻穴覘泉脈,老馬知迷途。
陋茲凡物質,靈異著其殊。
世人詡自用,膠固如守株。
千慮而一得,乃或在愚夫。
其道惟先民,下詢蕘與芻。
圣人取眾智,善謀審幾初。
蟻穴覘泉脈,老馬知迷途。
陋茲凡物質,靈異著其殊。
世人詡自用,膠固如守株。
千慮而一得,乃或在愚夫。
其道惟先民,下詢蕘與芻。
圣人取眾智,善謀審幾初。
從螞蟻洞穴可以窺探泉水的脈絡走向,老馬能知曉迷失的路途。這些平凡的事物看似普通,卻有著獨特的靈異之處。世上的人總夸耀自己的能力,固執己見就像守株待兔一樣。很多時候經過多次思考才得到的正確見解,也許愚笨的人反而能輕易獲得。正確的方法是像古代賢明的君主那樣,向下詢問樵夫和割草的人。圣人善于汲取眾人的智慧,在事情開始時就能審慎謀劃。
覘(chān):窺視、觀測。
陋:認為……淺陋。
詡(xǔ):夸耀。
膠固:固執、拘泥。
蕘(ráo)與芻(chú):蕘指樵夫,芻指割草的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生活在一個人們普遍自負、不善于聽取他人意見的社會環境中。詩人通過這首詩表達自己對這種現象的不滿和對正確處事方法的倡導,反映了他對社會風氣的關注和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勸誡世人不要自負,要善于從平凡人和事物中獲取智慧。其特點是用生動的事例和通俗的語言闡述深刻哲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對社會現象的敏銳洞察和理性思考。
邂逅騷人興愈多,不知賜也許同科。
君猶老去詩魔在,我柰新來技癢何。
但幸近無阿買寫,憑誰付與雪兒歌。
一從探得驪珠后,驚倒中洲蚌與蠡。
一色千峰翠作圍,
忽然齊換紫綃衣。
客來欲識樓中景,
祇等金鴉浴海時。
一尺髻,三尺刀。仇人頭,在女腰。
渭水深,華山高。血風腥,天冥冥,手提髑髏氣崢嶸。
法吏執之付以理,女欲報仇,先辦一死。
后來又有龐娥親,千古英雄在女子。
候月荊溪口,初涼橋上生。
星辰秋在水,河漢夜無聲。
農火歸殘巷,漁家話淺更。
興來忘所待,人影欲同行。
噫嚱乎嗟哉!禮部尚書兼端明殿翰林侍讀兩學士,已降寧遠軍節度之副使,更令惠州與安置。
兩徙合江樓,兩遷嘉祐寺。白鶴新居始經始,上梁文已成,鑿井事兼紀。
堂名德有鄰,鄰者豈惟翟夫子?林行婆家酒何旨!釣魚有磯瞰江水。
齋名思無邪,詩案可勿起。亦有西湖可行樂,堤之橋之尤可喜。
已擬攜家老于此,一住四年春睡美,奈何復遣落儋耳!
人言東坡仙果仙,人言東坡死不死。東坡海外竟歸矣,只因曾飽惠州飯,白鶴千年震遺址。
峨峨祠宇峰頭峙,朝云有旁龕,過子亦從祀。更祀稚川與元亮,先生可謂有鄰已。
墨沼朱池尚宛然,我來訪古秋城邊。文章光燄磨蝎避,耿耿奎宿方行天。
天上星辰地海洋,
細推今古事難量。
神奇臭腐終黃土,
今日安然臥夕陽。
世短心徒長,日暮道更遠。
偶榮匪運泰,驟落非命蹇。
王侯死無葬,將相謫不返。
賤窮齒禿缺,尚許啖糲飯。
配享宣尼廟,文學可商偃。
云何從祀廡,傳注王鄭混。
平生三萬卷,晚節葉糞本。
外華已焉哉,袯襫謝公袞。
年來心跡倍相關,
千里懷人一晤慳。
料得家人相對夜,
藥爐紅處酒杯閑。
南服地氣燠,十月霜始見。漫漫云色殊,槭槭風響變。
池水收浩渺,庭柯改蔥茜。宵征哀蟋蟀,來賓感鴻雁。
繁華憶春陽,凋素迫歲晏。索居易永久,屢見時物換。
客游何所樂,況乃非仕宦。言誦鳴鳩詩,離憂耿申旦。
申旦不能寢,念我同氣人。飄泊各異縣,邈若胡與秦。
百年復幾何,一別三四春。山川隔言笑,寤寐見精神。
羈禽困羅紲,奮飛道無因。多憂捐心志,易與衰暮鄰。
懷哉保顏色,堂上有老親。老親年六旬,素發垂兩耳。
筋力已非昔,疴疾漸叢起。三時缺溫情,百念交懼喜。
負米徒遠游,豈盡奉甘旨。況念先世來,潛德久未啟。
顯揚匪異人,凌替責難諉。《詩》《書》篤遺訓,家聲庶有豸。
相期各努力,黽勉自今始。
綠浹濃云壓樹低,唫魂清入畫圖迷。群蜂釀蜜爭輸課,一鶴將雛恣啄泥。劉向昔居天祿閣,杜陵今住浣花溪。詩成幾度無人和,閒就芙蓉葉上題。
風靜疏簾落絮低,雨晴香徑綠陰迷。虎須半露蒲穿石,龍角全舒筍透泥。東面樹連西面樹,南頭溪灌北頭溪。更憐野鳥春聲巧,似把山童小字題。
馬目山頭雨腳昏,
龍津橋下浪花翻。
年豐郡僻無公事,
一炷清香晝掩門。
李廣飛將軍,
世南行秘書。
乃知數寸管,
不及丈二殳。
句金之山郁嵯峨,獨倚高樓攬秀多。苑君乘龍上天去,芝草瑯玕奈爾何。
千仞芙蓉秀入天,紛紛空翠落簾前。山人無事來相訪,仙得黃庭內景篇。
霧閣云窗隔杳冥,華陽深處有金經。山中楊許今何在,多少殘碑斷蘚青。
風生巖壑度松聲,百尺樓頭月正明。萬物忘來心似水,白云何事獨關情。
逐鹿中原未識真,指蹤元自有謀臣。
虞全不念唇亡國,楚恐難當舌在人。
拔劍挽回牛斗氣,舉鞭蹙起漢江塵。
相逢空灑英雄淚,誰是荊州一角麟。
一生百病都好去,
不但膏肓驅二豎。
寄言仲景與安常,
古今何代無醫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