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朱伯勤千峰紫翠樓二首 其二
一色千峰翠作圍,
忽然齊換紫綃衣。
客來欲識樓中景,
祇等金鴉浴海時。
一色千峰翠作圍,
忽然齊換紫綃衣。
客來欲識樓中景,
祇等金鴉浴海時。
千座山峰被一片翠綠環繞,忽然間全都換上了紫色的薄紗衣裳。客人要是想見識樓中的景色,只需要等到太陽從海中升起的時候。
紫綃衣:紫色薄紗制成的衣服,這里形容山峰在特定時刻呈現出的紫色外觀。
金鴉:太陽,古代神話傳說太陽中有三足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游覽朱伯勤的千峰紫翠樓時,被周邊山峰景色隨時間的變化所震撼,尤其是日出時山峰顏色的轉變,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千峰紫翠樓的景色,突出景色隨時間變化的特點。以生動的描寫和巧妙的構思吸引讀者,在描繪自然景色的詩詞中具有一定特色。
游歸云衲破,定起石床溫。
儒雅當年定可師,相留一醉亦心期。宦情多暇詩頻擬,秋興堪悲菊未知。病喜家兒能檢藥,靜憐檐鳥不驚棋。身應萬仞青云上,滄海明珠幾注思。
誰家青衣鬢欲皤,秋天一曲勝韓娥。初疑夕籟流銀漢,復似松飆寫綠波。君問長安環佩客,幾人曾解聽吳歌。
夔龍班里忝游陪,何似延陵歷國回。聞樂總忘三月味,放歌獨上九成臺。深山松桂經秋長,古驛芙蓉向水開。此地自留虞帝跡,鳳凰千載可重來。
迂疏得遠謫,漂泊將何依。區區一寸心,未報三春暉。歲月不我與,急景驚翻飛。方看社燕來,又見霜鴻歸。寬恩尚廩祿,未迫寒與饑。荒山俯佳節,九月誠可悲。凄涼寓僧舍,寂寞坐松軒。雖辭萬鐘祿,尚未自灌園。仲尼猶在陳,我廚晨有煙。藜羹得一飽,滴露味自研。寒窗寫周易,更詠五千言。儒生真可笑,餓隱稱其賢。何以寫我意,寄之朱絲琴。鐘期久已死,千古無知音。棄置不復彈,調家難繹尋。東籬采青蕊,濁酒聊孤斟。千駟所不顧,一斗誠可欽。陶然又復醉,誰識淵明心。骯臟老張鎬,寂寞窮黔婁。古人日已遠,此意誰復酬。墨翟突不黔,仲尼轍環周。豈為一身計,實懷四海憂。沮溺但躬耕,吾豈斯人儔。有酒且徑醉,無酒不必求。佳晨迫九日,旅食寓江干。頗同謫仙人,漂泊來銅官。樽俎何蕭條,菊蕊漸可餐。回風吹青松,慘慘歲將寒。但有杯中物,不愧簞瓢顏。一觴復一詠,明月窺禪關。自我去廊廟,遠舉如飛蓬。徇道敢懷祿,謀身殊未工。空馀耿耿心,不慚楚兩龔。幸然諸季賢,意氣與我同。何當恩聽歸,兵息道路通。卻尋惠山路,杖策得相從。我家梁溪上,夢墮江湖州。塊處無與語,誰復為朋儔。遠懷作重陽,置酒臨清流。插花獨我少,感物增離憂。我亦事杯杓,阿宗相獻酬。欲寄一枝菊,川途方阻脩。
韋杜城南尺五天,東風花柳醉歌前。豈如茅屋青松下,掃榻焚香撫七弦。
石斗其根,瓦齧其節。苦而瘠不遁其貞,郁而蒼不昧其潔。不汶汶于風塵,不矯矯于霜雪。豈其與道逍遙,故能堅齒發而壽歲月也耶。
幽棲鄰舊國,野寺倚云山。但覺星辰近,況多鷗鷺閑。殿馀興廢外,心定有無間。實抱何生興,空慚老子關。
小姑山接大姑秋,不逐長江江水流。彭郎磯上一明月,飛去飛來共白頭。
斯文到之子,砥柱閱頹波。致主規模別,傷時疾疢多。大臣讒賈誼,逆旅欠常何。無路排閶闔,聊當扣角歌。
家居樂事多,一一難回首。兒童饒天趣,快意孰能耦。稚子名阿南,系人思最厚。年才兩歲馀,說話剛上口。便學教體操,叫人開步走。一二三四五,六七又八九。背書三數冊,點畫未分剖。常喃有客來,問爺在家否。亦曾看武戲,效人翻筋斗。伏地左右旋,展轉如乳狗。旁觀紛笑樂,我藉下醇酒。人生足觀娛,富貴亦何有。何當賦歸來,斗酒謀諸婦。
幾樹孤山雨后香,薄寒憔悴縞衣裳。未論詩句清堪比,情性都來似趙郎。
倒街臥路誰復嗔,粥魚齋鼓強喚人。莫疑只今五斗醉,要會從來三昧身。
空痾誠易愈,有病故難痊。徒知餌五色,終當悲九泉。已無云山草,沈痗竟誰憐。復悲淪苦海,何由果凈天。
傍巖茅屋數聲雞,石徑穿云曙色微。萎草破霜留虎跡,斷藤掛月露猿啼。行沖雁陣諸天近,立瞰層霄萬象低。十八盤中為客遠,幾時歸采北山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