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五絕 其五
西江廟前飛來鳥,
紫金作翅尾畢逋。
翻空趁船接紅果,
銜去卻哺林中雛。
西江廟前飛來鳥,
紫金作翅尾畢逋。
翻空趁船接紅果,
銜去卻哺林中雛。
西江廟前有飛來的鳥兒,它長著如紫金般的翅膀,尾巴像畢逋鳥一樣。鳥兒在空中翻飛追逐著船只去接紅果,銜著果子回去喂養樹林中的幼鳥。
西江廟:位于西江岸邊的廟宇。
畢逋:鳥名,這里形容鳥尾巴的樣子。
翻空:在空中翻飛。
趁船:追逐船只。
雛:幼鳥。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西江上航行時,看到江邊鳥兒的活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處于悠然的行船狀態,被眼前自然景象所吸引。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自然景象,突出了鳥兒的生活場景。其特點是畫面感強,生動有趣。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細節的捕捉能力。
風度人何在,登樓意獨違。前型垂后遠,古道至今微。相業千秋著,詩名百代稀。書堂訪遺跡,巖下草成圍。
萬古清秋月,誰憐此夕光。片云歸遠渚,寒露入深堂。蟋蟀微吟壁,流螢暗度墻。倚樓人不見,玉笛一聲長。
草芝方出峨眉老,
力比金丹似更多。
秦不及期周過歷,
始知養壽在中和。
雙屐帶莓苔,新從日觀來。山川游子夢,風雪故人杯。
龍性應難馭,鸞情不易媒。莫言成獨往,高浪駕蓬萊。
采藥三年別,乘風萬里游。可憐叢桂約,又過菊花秋。
大夢君先覺,多岐古所尤。魯連空蹈海,何似駕蒼虬。
雕籠悲越鳥,飲啄豈無情。
本為多言誤,翻憐一死輕。
聰明應再世,文采畢今生。
猶記南窗下,春風自喚名。
為問蟠桃熟幾番,
見兒發白著衣斑。
孫枝又作紅蕖客,
更愿云礽捧壽山。
依然云抱水邊樓,舊雨曾偕十日留。
縱酒生前空寄恨,修文地下亦埋憂。
傷時不盡滄桑感,愧我仍為汗漫游。
天末故人猶薄宦,詩成先寄百花洲。
奪取魚軒射雉場,
此身仍屬舊檀郎。
美人甘為多情死,
不肯昌華事漢皇。
黃田南下刺歸航,江水無聲石不剛。
偶語鄉人情自洽,乍看榕樹意偏長。
山花有意當杯落,沙鳥如知笑客忙。
望隔家林三百里,夢魂前夜繞高堂。
未問黃花開未開,主人新釀滿云罍。憑軒語笑秋容淡,已覺寒香細細來。
重九華筵倚翠開,盈盈秋思上璚罍。疏英不假黃金色,似待群工更一來。
堂煥絲綸錦障開,耆英儀度古尊罍。黃花愛客微含媚,意恐開殘客倦來。
同舟愜夙好,復此秋雨霽。
臨水始悠然,乘風忽無際。
云樹晝綿緲,湖山暮迢遞。
感時緬舊游,慕德屬新契。
淺酌情已酣,畢景歡仍滯。
不辭一言拙,仰祈高章麗。
曾客烏衣看落花,
春風吹影傍天涯。
茅檐亦有安巢地,
何必王家與謝家。
難齊四句功,
五蘊未曾空。
半夜作天曉,
不識日頭紅。
踏破衡山急急回,
鳳林盡是漉籬材。
大家了得無生著,
傾出團圞話里來。
在昔梅花猶有賦,
如今冰柱亦無詩。
吾衰不作池塘夢,
春草生時子合知。
一枝竹,能令人不俗。
其色似搖金,其聲如戛玉。
彼美人兮在空谷,秣白駒兮芻一束。
飄然物外心,豈可羈以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