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雜詩
風度人何在,登樓意獨違。前型垂后遠,古道至今微。相業千秋著,詩名百代稀。書堂訪遺跡,巖下草成圍。
萬古清秋月,誰憐此夕光。片云歸遠渚,寒露入深堂。蟋蟀微吟壁,流螢暗度墻。倚樓人不見,玉笛一聲長。
風度人何在,登樓意獨違。前型垂后遠,古道至今微。相業千秋著,詩名百代稀。書堂訪遺跡,巖下草成圍。
萬古清秋月,誰憐此夕光。片云歸遠渚,寒露入深堂。蟋蟀微吟壁,流螢暗度墻。倚樓人不見,玉笛一聲長。
有風度的人如今在哪里呢,我登樓的心意與往昔相違。前代賢人的典范影響深遠,古老的道德風尚到如今已衰微。宰相的功業千秋顯著,詩歌的名聲百代難覓。我到書堂尋訪遺跡,只見巖下荒草已圍成一片。萬古以來那清朗的秋月,誰會憐惜這一晚的月光。一片云朵飄向遠方的小洲,寒露侵入幽深的堂屋。蟋蟀在墻壁上輕輕吟唱,螢火蟲暗暗飛過墻垣。倚靠在樓上的人已不見,只有玉笛一聲悠長。
風度:指人的舉止姿態和氣質。
前型:前代的典范。
相業:宰相的功業。
書堂:可能是與前代賢人相關的建筑。
渚:水中的小塊陸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身處一個有歷史遺跡的地方,目睹古道衰微,聯想到前代賢人的風采和功業,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或許正經歷著一些變化,傳統的道德風尚和賢才的影響力逐漸減弱。
這首詩主旨在于追懷前代賢人,感慨古道不存。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歷史和現實的思考。
鴟夷不見五湖舟,香徑真成麋鹿游??蛪魩谆乜諝v歷,江流千古只悠悠。天隨釣處堪終老,張翰歸期不待秋。記取一時生色畫,蘭橈斜倚白蘋洲。
街上飛塵彌屋縫,對面猶疑,執手還如夢。毛發吹開尋面孔,憐他消瘦和臃腫。各有流年千百種,依舊相逢,響笑連唇送。笑意當年先笑動,而今縱笑何空洞。
青燈屏棄換紅燈,窈窕溫馨暖欲凝。黃卷也隨流水去,書生本自不安貧。
春風吹孤云。萬壑松聲山雨過,一川花氣水風生。煙徑掠花飛遠遠,曉窗驚夢語匆匆。隴雁半驚天在水,征人相顧月如霜。蜀江雪浪來天際,一派泉舂寶釵碎。結伴不禁鴛瓦冷,羞明常怯玉鉤斜。張亢觸墻成八字。疾風甚雨青春老,瘦馬疲牛綠野深。誰將水調歌秋雁,不遣君王待曲終。蠶寒冰繭瘦,蜂老露房攲。魚寒不食清池釣,鷺靜頻驚小閣棋。露槿東西照,風荷向背愁。涼吹易成團扇恨,夕陽偏結小窗愁。山花冷隔何堪折,一曲紅梅字字香。魚上晚潮沙市合,鴉啼寒樹石城昏。楓迷楚客傷春野,山晦荊王夢雨天。
虎頭縋淵雨即下,山中白額還遭打。今年雨足汝不知,稍出人間食牛馬。
此中天地著紅塵,種得桃花萬樹新。歲歲東風花盛放,令人錯認武陵春。
眼厎誰同病,天涯好自親。放歌依白日,縱飲向風塵。世態搖知己,時名走眾人。朝參君莫懶,漢主憶詞臣。
男兒事征戰,所愿樹奇勛。奈何作奴隸,生死隨將軍??軄聿坏脫?,寇去我始聞。顧慚腰間劍,空有星斗文。豈不為主用,坐與鉛刀群。身猶執麾蓋,茅土何時分。
五雜組,螮蝀掣。往復還,寒暑節。不獲已,新昏別。五雜組,眼纈眩。往復還,烏衣燕。不獲已,沙場戰。五雜組,袆翟衣。往復還,大明輝。不獲己,妻兒饑。
自違北極向南辰,重見東皇似故人。合席管弦方殿歲,殊鄉花柳覺先春。水歸楚澤魚俱化,土覆周郊獸亦仁。薄宦于時無補報,且須康濟百年身。
劉郎醫術好,夙契已逢仙。制藥少人見,秘方多祖傳。家貧雖寂寞,客至即留連。廿載不相見,令人思惘然。
蘇耽二百年,一歸號城郭。傾曦與頹魄,焉□□□□。三山故迢遞,九霄何寥廓。委懷辟谷仙,丹砂不求獲。推分與天游,餐和長年藥。忽聞吹玉笙,駕來緱山鶴。
游人陌上無多許,看熟年年風里絮。隨行不是斗清狂,偶一回眸帷畔女。香車曾系青青樹,五載無花無片雨。癡誰夜夜著春袍,坐到人間秋色去?
年來鼙鼓海云東,我欲移家住剡中。手種青欞三百樹,出門師事白猿公。
剝啄聲喑啞。試開關、支離有客,倚廊檐罅。仰鼻寬唇森露齒,行似時鐘擺打。問汝客,來何為者。蓬勃毛髯淹頰顴,是山中逸出猿公也。尚能語,亦可罷。溫茶小案清而雅。正商量、莊文屈賦,唐春宋夏。一瞬精魂馳萬古,裳羽飄飄來下。聽舌底、奔騰陣馬。拾取唾馀囊一裹,向歸來、惆悵無朝夜。欲長侍,聽公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