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魯望樵人十詠:樵斧
腰間插大柯,直入深溪里。
空林伐一聲,幽鳥相呼起。
倒樹去李父,傾巢啼木魅。
不知仗鉞者,除害誰如此。
腰間插大柯,直入深溪里。
空林伐一聲,幽鳥相呼起。
倒樹去李父,傾巢啼木魅。
不知仗鉞者,除害誰如此。
樵夫腰間插著寬大斧柄的斧頭,徑直走進幽深的溪谷里。在空寂的樹林中砍了一斧,幽僻處的鳥兒相互呼喚著飛起。砍倒樹木趕走了樹神,搗毀鳥巢驚得樹怪啼叫。不知道那些持斧征伐的人,除害有誰能像這樵夫一樣呢。
大柯:指斧柄。
李父:指樹神。
木魅:指樹怪。
仗鉞者:持斧征伐的人,鉞,一種像斧的兵器。
此詩是作者奉和魯望之作。當時可能處于相對和平但社會仍有隱憂的時期,作者看到樵夫勞作,聯想到社會除害之事,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以樵夫伐木為題材,主旨是贊美樵夫除害的行為。其突出特點是借山林小事反映社會思考。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體現了當時唱和詩的創作風格和詩人對生活的觀察與感悟。
似有人傳訃,
來從榛莽中。
叩頭至流血,
垂泣有哀容。
南陽雖好遠江干,襄沔歸來失病顏。
雨霽遠浮清漢水,云歸深見上方山。
傷心蜀主君臣際,回首龐公父子間。
薄暮樓頭待明月,笛聲時見釣舟還。
我居何有惟脩竹,
一日真成不可無。
別后平安久無報,
為予十日寫成圖。
淡月明空林,
寒云隱危堞。
墟落寂無人,
蕭蕭下黃葉。
前村后村溪水涸,大樹小樹梅花開。一雙野鶴避人去,四壁云山傍馬來。
米家圖畫不易得,今日見山如見之。偶上層巒縱游目,不知駐馬已多時。
曾聞東掖郎官說,七郡好山如米多。松風吹衣水流急,疑在王官谷里過。
幽谷春深暖尚遙,
挾陰殘雪未全消。
野禽似解吟邊意,
飛傍肩輿過石橋。
新竹依墻未出尋,墻東桃李卻成林。
池塘草長初饒夢,村落鶯啼恰稱心。
江滿船頭朝欲轉,泥融屐齒莫尤深。
閉門憐子成書癖,試買村醪相伴斟。
雁兒無意緒,傍云斜度,夜分凄苦。
落葉征車,回首鳳城天暮。
一片秦時古月,已照遍、關山羈旅。
凝望處,蘆溝西北,數行煙樹。
自憐草草天涯,悵負了家園,桂花尊俎。
牢落青衫,暗染幾痕涼露。
今夕未知何夕,甚易水、荒寒如許。
愁欲賦,三聲兩聲更鼓。
采薪窮冥搜,深路轉清映。
安知洞天里,偶坐得棋圣。
至今追靈跡,可用陶靜性。
楚王城畔水東流,
獨腳山魈趯氣毬。
貪看六么花十八,
不知船子下揚州。
鵲噪晴枝傍綺櫳,東風吹放小桃紅。
暫開簾押迎歸燕,偶擘云箋寄遠鴻。
春事今朝花影里,詩魂昨夜雨聲中。
尋芳雙蝶過墻去,繡陌新添綠幾叢。
青乳初零,索華微暈,天風別樣高寒。弄梭人倦,垂手玉闌干。指點瓊田萬頃,三山遠、紫府程寬。知何處,飛來饑鳳,偷啄碧瑯玕。
銀彎。橋未就,盈盈一水,香霧迷漫。聽瑤笙幽咽,清響隔云端。坐到榆花影瘦,秋如水、孤對晶盤。銖衣薄,綃衫換著,千二百輕鸞。
漢口來何易,湘江去不難。北風吹順水,三日到齊安。
送君竹林祠,竹子何森森。不痛別離腸,但傷知音心。
辛苦李上人,白發尋知己。為爾住龍湖,爾胡殢于此。
湖上望君切,江上送君苦。江上與湖上,計程一千五。
陸程華容道,水程京口驛。良無黃金贈,感慨復何益。
謂爾真吾師,謂吾真爾友。不知歐冶爐,肯鑄頑鐵否。
海內交游多,何人可與語。我欲知姓名,東西南北去。
落魄蘇季子,無官妻嫂欺。爾若不見憐,飄零安可知。
仙翁棲紫霞,
顏童鬢不華。
客來問玄機,
笑指菖蒲花。
野燒荒荒連紫塞,寒風獵獵捲黃塵。
久?瘦骨支冰雪,還振雄心敵鬼神。
磨劍半生虛售世,著書千載枉驚人。
桂叢且謾招歸隱,春滿桃源自問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