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曉角?辛卯除夜 其一
一般奇咄。聽小童來說。道是明朝元日,廢吾書、三嘆息。
流年催急。更怕看新歷。床頭壓歲錢兒,謀之婦、何曾得。
一般奇咄。聽小童來說。道是明朝元日,廢吾書、三嘆息。
流年催急。更怕看新歷。床頭壓歲錢兒,謀之婦、何曾得。
真是奇怪啊。聽小童來說,說明天就是正月初一了,我放下書,不禁再三嘆息。時光流逝得太快。我更害怕去看新的日歷。床頭準備給小孩的壓歲錢,和妻子商量,卻一直沒拿到手。
奇咄:奇怪。
元日:正月初一。
流年:指如水般流逝的光陰、年華。
謀之婦:和妻子商量。
此詞創作于辛卯除夜,具體創作地點不詳。在年末歲尾,人們往往會回顧過去、展望未來,詩人面對時間流逝,又遭遇生活中壓歲錢的小困擾,有感而發創作此詞。
這首詞主旨是感慨時光與生活瑣事。其突出特點是貼近生活,以小見大。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詞人日常情感與生活片段。
青舸錦帆開,浮天接上臺。
晚鶯和玉笛,春浪動金罍。
舟楫方朝海,鯨鯢自曝腮。
應憐似萍者,空逐榜人回。
圓月出山頭,七賢林下游。
梢梢寒葉墜,滟滟月波流。
鳧鵠共思曉,菰蒲相與秋。
明當此中別,一為望汀洲。
夕照臨窗起暗塵,
青松繞殿不知春。
君看白發誦經者,
半是宮中歌舞人。
高柳滿春城,東園有鳥聲。
折花朝露滴,漱石野泉清。
心許陶家醉,詩逢謝客呈。
應憐末行吏,曾是魯諸生。
三獻蓬萊始一嘗,
日調金鼎閱芳香。
貯之玉合才半餅,
寄與阿連題數行。
玉壺傾菊酒,一顧得淹留。
彩筆征枚叟,花筵舞莫愁。
管弦能駐景,松桂不停秋。
為謝蓬蒿輩,如何霜霰稠。
林香雨氣新,山寺綠無塵。
遂結云外賞,共游天上春。
鶴鳴金闕麗,僧語竹房鄰。
待月水流急,惜花風起頻。
何方非壞境,此地有歸人。
回首空門路,皤然一幻身。
綠砌紅花樹,狂風獨未吹。
光中疑有焰,密處似無枝。
鳥動香輕發,人愁影屢移。
今朝數片落,為報漢郎知。
長裾間貔虎,遺廟盛攀登。
白羽三千騎,紅林一萬層。
元臣達幽契,祝史告明征。
撫坐悲今古,瞻容感廢興。
回風卷叢柏,驟雨濕諸陵。
倏忽煙花霽,當營看月生。
可憐云木叢,滿禁碧蒙蒙。
色潤靈泉近,陰清輦路通。
玉壇標八桂,金井識雙桐。
交映凝寒露,相和起夜風。
數枝磐石上,幾葉落云中。
燕拂宜秋霽,蟬鳴覺晝空。
翠屏更隱見,珠綴共玲瓏。
雷雨生成早,樵蘇禁令雄。
野藤高助綠,仙果迥呈紅。
惆悵繚垣暮,茲山聞暗蛩。
詩禮挹余波,相歡在琢磨。
琴尊方會集,珠玉忽駢羅。
謝族風流盛,于門福慶多。
花攢騏驥櫪,錦絢鳳凰窠。
詠雪因饒妹,書經為愛鵝。
仍聞廣練被,更有遠儒過。
前船后船未相及,
五兩頭平北風急。
飛沙卷地日色昏,
一半征帆浪花濕。
聞道山花如火紅,
平明登寺已經風。
老僧無見亦無說,
應與看人心不同。
隔窗棲白鶴,似與鏡湖鄰。
月照何年樹,花逢幾遍人。
岸莎青有路,苔徑綠無塵。
永愿容依止,僧中老此身。
不見僧中舊,
仍逢雨后春。
惜花將愛寺,
俱是白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