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祠懷古
群龍涸死鱷魚生,瀛海波濤日夜鳴。兩島提封同黑痣,廿年正朔奉朱明。勤王獨奮爭天力,事父終羞干蠱名。試問奇男元庫庫,何如當日鄭延平。
據浙都閩跡渺然,中興事業委荒煙。沉沙欲折周郎戟,斷水難投戰士鞭。北向稱兵天不共,東來辟國地孤懸。孝陵風雨生秋草,未許遺臣薦豆籩。
群龍涸死鱷魚生,瀛海波濤日夜鳴。兩島提封同黑痣,廿年正朔奉朱明。勤王獨奮爭天力,事父終羞干蠱名。試問奇男元庫庫,何如當日鄭延平。
據浙都閩跡渺然,中興事業委荒煙。沉沙欲折周郎戟,斷水難投戰士鞭。北向稱兵天不共,東來辟國地孤懸。孝陵風雨生秋草,未許遺臣薦豆籩。
群龍般的明室宗室如同干涸而死,兇惡的鱷魚(清廷)卻趁機得勢,海外波濤日夜轟鳴訴說著動蕩。金門、廈門兩島的疆域在清廷眼中不過如黑痣般渺小,二十年來仍尊奉明朝的歷法。鄭成功獨自奮起勤王,以爭天命的力量抗爭;雖繼承父業卻羞于以‘干蠱’(子承父過)之名。試問奇男子擴廓帖木兒(元庫庫),怎能比得上當年的鄭延平(成功)?據守浙江、經營福建的遺跡已模糊難尋,中興明朝的事業只剩荒煙。沉沙中仿佛可見如周郎斷戟般的殘兵,斷水難投如祖逖擊楫般的壯志。北向抗清與清廷勢不兩立,東渡開辟臺灣之地孤懸海外。明太祖孝陵在風雨中秋草萋萋,竟連遺臣都無法獻上祭祀的豆籩。
延平祠:祭祀鄭成功的祠堂,鄭成功曾被南明永歷帝封為延平王。
鱷魚:比喻清朝統治者,含貶義。
兩島:指金門、廈門,鄭成功抗清的重要據點。
正朔奉朱明:沿用明朝歷法(正朔),表示效忠明朝(朱明)。
勤王:指臣子起兵救援王室,此處指鄭成功抗清復明。
干蠱(gǔ):《易經》指兒子能繼承父親事業,此處反用,指鄭成功恥于以‘子承父業’之名(其父鄭芝龍降清)。
元庫庫:即擴廓帖木兒(王保保),元末名將,被明太祖稱為‘天下奇男子’。
孝陵:明太祖朱元璋陵墓,代指明朝。
豆籩(biān):古代祭祀用的禮器,代指祭祀。
此詩為憑吊鄭成功祠而作,背景為明清易代后。詩人通過追懷鄭成功據守東南、抗清復明的事跡,反映清初遺民對明朝的眷戀及對忠義精神的推崇,暗含對歷史更迭的深刻思考。
全詩以‘懷古’為線,既頌鄭成功‘勤王獨奮’的忠義,又嘆‘中興事業委荒煙’的無奈,將個人英雄與歷史洪流交織,展現遺民詩的典型特征——家國情懷與歷史反思并重,具有強烈的感染力與歷史價值。
身遙上國三千里,名在朝中二十春。
金印不須辭入幕,麻衣曾此嘆迷津。
卷舒由我真齊物,憂喜忘心即養神。
世路風波自翻覆,虛舟無計得沉淪。
林下安身別有方,營營何太路岐忙。
侯門夢過光陰促,禪室玄棲氣味長。
引水灌花春日媚,移松夾道暑天涼。
銜恩略報元功處,一炷晨風散后香。
忙處須閑淡處濃,世情疏后道情通。
了然得旨青冥外,兀爾虛心罔象中。
泉細石根飛不盡,云蒙山腳出無窮。
樵夫釣客雖閑散,未必真棲與我同。
百歲猶強健,知君即地仙。
孤飛下華表,太息問桑田。
故吏今誰在,高名昔共傳。
伊余亦遺老,相送一潸然。
煙郭遙聞向晚雞,水平舟靜浪聲齊。
高林帶雨楊梅熟,曲岸籠云謝豹啼。
二女廟荒汀樹老,九疑山碧楚天低。
湘南自古多離怨,莫動哀吟易慘凄。
多才適世用,學者不遑處。
新詞八詠樓,更泛涔陽浦。
行當應列宿,且復施甘雨。
高齋閑坐時,清談孰為伍。
是個碑文念得全,聰明靈性自天然。
離吳別楚三千里,入洛游梁二十年。
負藝已聞喧世界,高眠長見臥云煙。
相逢與我情何厚,問佛方知宿有緣。
青衫木笏尚初官,未老金魚是等閑。
世上幾多名將相,門前誰有此溪山。
市樓晚日紅高下,客艇春波綠往還。
人過小橋頻指點,全家都在畫圖間。
景虛情澹兩何依,抱一冥真絕萬機。
松韻余風涼竹戶,柏搖殘露濕禪衣。
巖燈霧逼寒光小,石像塵昏古畫微。
得趣了然無所慮,任緣終日送斜暉。
白壁從來好丹青,無知個個亂題名。
三涂地獄交誰忍,十八湔銅灌一瓶。
鐫龕必定添福利,鑿壁多層證無生。
唯報往來游翫者,輒莫于此騁書題。
秘殿深嚴圣語溫,十年前是一乾坤。
孤臣林壑殺生在,帝里金湯舊業存。
舜殿南風難解慍,漢陵西望欲銷魂。
年年此日無窮恨,風雨瀟瀟獨閉門。
芙蓉簾幕扇秋紅,蠻府新郎夜?同。
滿座馬融吹笛月,一樓張翰過江風。
杯黏紫酒金螺重,談轉雕珰玉麈空。
深荷良宵慰顦顇,德星池館在江東。
今歲游山已恨遲,山中仍喜見辛夷。
簪纓且免全為累,桃李猶堪別作期。
晴后日高偏照灼,晚來風急漸離披。
山郎不作同行伴,折是何由寄所思。
得喪從來事甚均,任緣徒用苦勞神。
野蔬隨分堪充口,石室依稀可庇身。
碧海幾時無去棹,紅衢何日息征輪。
若教求道如求利,舉世渾成無事人。
名位雖卑道自光,訟庭無事俗平康。
簾間尚覺琴床暖,院靜偏聞酒甕香。
養性已知無病染,持廉唯恐有名彰。
主人莫訝暌違遠,千仞由來有鳳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