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國子徐博士之澧州
多才適世用,學者不遑處。
新詞八詠樓,更泛涔陽浦。
行當應列宿,且復施甘雨。
高齋閑坐時,清談孰為伍。
多才適世用,學者不遑處。
新詞八詠樓,更泛涔陽浦。
行當應列宿,且復施甘雨。
高齋閑坐時,清談孰為伍。
你才華橫溢正合世用,學者們都無暇安居。你在八詠樓寫下新詞,又要前往涔陽浦。此去應當能如星宿般閃耀,還會廣施恩澤。在高齋閑坐的時候,誰能與你一起清談呢。
適世用:適合當世的需要。
不遑處:無暇安居。
八詠樓:在今浙江金華,南朝齊沈約有《八詠詩》。
涔陽浦:在今湖南澧縣附近。
列宿:星宿,這里比喻徐博士會有杰出表現。
甘雨:比喻恩澤。
高齋:高雅的書齋。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可能是徐博士要前往澧州任職,詩人為其送行而作。當時社會或許重視人才任用,徐博士因才學被派往地方,詩人借此詩表達對友人的祝愿。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既贊美友人才華,又對其任職充滿期待。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送別詩的一種風格,表達情感真摯。
鯉庭喜見重添玉,綸閣開顏倍舊歡。已見琴書稱有托,未容身世羨無官。奇英試辨啼聲異,祿壽天教付畀完。掌上明珠寧有價,老懷一日幾回看。
破帽多情,布帆無恙,興盡便尋溪轉。明月來時,浮云飛盡,千古翠屏宜晚。桂棹蘭槳,荷衣芰制,偏稱藥爐經卷。看輕鷗、點破長煙,一望水連天遠。嘗記得、雪滿山陰,舟回剡曲,何必過門相見。浩氣難消,哀情誰會,萬里碧空橫劍。一道虹橋,半天龍駕,尚憶幔亭開燕。要長生、須出人間,未卜道緣深淺。
文筆堂堂一世豪,養親滿意屈閒僚。秋來瘦菊燈前影,深巷誰過慰寂寥。
典午河山半已墟,褰裳宵逝望歸廬。翰林學士宋公子,好事多應醉里書。
鴉路不可越,三十六渡溪。有物飲碧水,高林掛青蜺。歷覽道更險,驅使跡頻暌。視聽易常主,心魂互相迷。浪石忽搖動,沙堤信難躋。危峰紫霄外,古木浮云齊。出阻望汝郡,大賢多招攜。疲馬戀舊秣,羈禽思故棲。應憐泣楚玉,棄置如塵泥。
赫矣淳耀,俶載帝基。一戎以定,萬國來儀。寅恭潔祀,博厚皇祇。威靈攸在,福祿如茨。
隼鹯側目逼同林,南國驚飛失路禽。一月翻瀾風急襲,三秋茹苦病潛侵。宿疴直與棼絲似,多難終教大限臨。不異頓遭豺虎噬,追思往事恨難禁。
自是瀛洲第一人,玉漿麟脯幾曾貧。想今尚秉千金帚,欲掃蓬萊海底塵。
短世誰無死,深山獨有歸。送車晴起霧,埋碣夜生輝。晦朔雞鳴在,江山鶴夢非。剛言仁者壽,近事例多違。
何人彈鋏苦思魚,食肉而飛亦任渠。誰見東堂病居士,山僧乞食亦分馀。
笑海上、白鷗盟冷。飛過前灘,又顧秋影。似我知魚,亂蒲流水動清飲。歲華空老,猶一縷、柔絲戀頂。慵憶鴛行,想應是、朝回花徑。人靜。悵離群日暮,都把野情消盡。山中舊隱。料獨樹、尚懸蒼暝。引殘夢、直上青天,又何處、溪風吹醒。定莫負、歸舟同載,煙波千頃。
老桂孫枝并秀難,茲歡應是異常歡。共占素履孚天道,直擬書香繼祖官。胤祚幾人三世見,乾坤萬事十分完。名門德澤源流遠,還有云仍奕葉看。
驢背馱詩,鴟夷盛酒,曉踏蘇堤殘雪。露闕云門,璇階玉宇,照耀日華光潔。見說孤山,猶存老樹,清興一時超越。畫船歸、更有漁舟,此景頓成奇絕。還四顧、表里通明,高低一色,塵土不容毫發。卻憶韓郎,花開頃刻,誰得染根仙訣。雪后園林,天開圖畫,眼界迥然俱別。待黃昏、約取林逋,湖上朗吟香月。
壽酒年年泛菊花,依依嘉會憶君家。眼中舊夢都相似,只少劉郎手畫叉。
當年玉蕊冠京華,不獨人間壓萬花。曾使瑤池冰雪手,親來折向玉峰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