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望后同高存之泛五里湖游漆塘諸山分韻各賦五言近體
聞道南巖畔,梅花樹樹奇。湖平舟利涉,林暖席頻移。紫蟹山人供,黃梁稚子炊。坐來心轉寂,雞犬靜茆茨。
幽事逢俱愜,閒情默自娛。農夫爭荷鍤,漁子競施罛。村犬依伐至,山禽赴食呼。俗涼居可卜,三畝傍南湖。
登陟窮幽勝,峰西日漸曛。朅來孤嶺上,瞥見兩湖分。臥楫思乘月,扶筇更躡云。梅花偏滯客,晚酌戀清芬。
春色今年倍,晴看甲子占。綠尊從我好,白發任他添。觴詠幽情暢,湖山勝槩兼。斜川風物美,詩序愛陶潛。
聞道南巖畔,梅花樹樹奇。湖平舟利涉,林暖席頻移。紫蟹山人供,黃梁稚子炊。坐來心轉寂,雞犬靜茆茨。
幽事逢俱愜,閒情默自娛。農夫爭荷鍤,漁子競施罛。村犬依伐至,山禽赴食呼。俗涼居可卜,三畝傍南湖。
登陟窮幽勝,峰西日漸曛。朅來孤嶺上,瞥見兩湖分。臥楫思乘月,扶筇更躡云。梅花偏滯客,晚酌戀清芬。
春色今年倍,晴看甲子占。綠尊從我好,白發任他添。觴詠幽情暢,湖山勝槩兼。斜川風物美,詩序愛陶潛。
聽說南巖旁邊,每株梅樹都奇異不凡。湖面平靜,船只順利航行;林間溫暖,坐席頻頻移動。山民送來紫蟹,孩童煮好黃粱飯。坐在此處心境愈發寧靜,只聞雞犬之聲從茅草屋傳來。遇到的幽趣都令人愜意,閑情默默自我愉悅。農夫爭著扛犁,漁夫競相撒網。村犬跟著伐木人到來,山禽為覓食而鳴叫。風俗淳樸可在此定居,三畝地傍著南湖。登山遍覽幽景,峰西太陽漸落。來到孤嶺之上,忽然看見兩湖分界。躺著船槳想乘月而行,柱著竹杖更要攀登云間。梅花偏要留住客人,晚酌留戀那清香。今年春色加倍,晴好天氣可由甲子日占卜。酒杯與我親近,白發任它增添。飲酒賦詩幽情暢達,湖光山色美景兼具。斜川風光美好,我愛陶潛的詩序。
朅(qiè)來:來到,到來。
施罛(gū):撒網,罛指大漁網。
筇(qióng):竹杖。
甲子占:古代用天干地支記日,甲子日占卜天氣,此處指根據日期推測晴好。
綠尊:綠酒,代指酒杯。
斜川:引用陶淵明《游斜川》詩序,借指風光優美之地。
此詩為詩人于仲春望后(農歷二月十五之后)與友人高存之同游五里湖、漆塘諸山時所作,屬分韻賦詩。正值春日晴好,詩人游覽山水、感受田園生活,借詩抒發閑適心境與對自然的熱愛。
全詩以游蹤為線,描繪春日游湖登山所見之景與田園生活細節,展現湖山之美與風俗之淳,表達閑適自得的情感,結尾借陶潛詩序呼應,凸顯對自然田園生活的向往,語言質樸,意境清幽。
寺倚烏龍腹,窗中見碧棱。
空廊人畫祖,古殿鶴窺燈。
風吼深松雪,爐寒一鼎冰。
唯應謝內史,知此道心澄。
香沐整山衣,開君一軸詩。
吟當秋景苦,味出雪林遲。
經濟幾人到,工夫兩鬢知。
因嗟和氏淚,不是等閑垂。
孤峰含紫煙,師住此安禪。
不下便不下,如斯太可憐。
坐侵天井黑,吟久海霞蔫。
豈覺塵埃里,干戈已十年。
昨別楚江邊,逡巡早數年。
詩雖清到后,人更瘦于前。
岸翠連喬岳,汀沙入壞田。
何時重一見,談笑有茶煙。
寒思白閣層,石屋兩三僧。
斜雪掃不盡,饑猿喚得應。
香然一字火,磬過數潭冰。
終必相尋去,孤懷久不勝。
盛名與高隱,合近謝敷村。
弟子已得桂,先生猶灌園。
垂綸侵海介,拾句歷云根。
白日升天路,如君別有門。
獨住無人處,松龕岳色侵。
僧中九十臘,云外一生心。
白發垂不剃,青眸笑轉深。
猶能指孤月,為我暫開襟。
搔首復搔首,孤懷草萋萋。
春光已滿目,君在西山西。
塹水成文去,庭柯擎翠低。
所思不可見,黃鳥花中啼。
危行危言者,從天落海涯。
如斯為遠客,始是好男兒。
瘴雜交州雨,犀揩馬援碑。
不知千萬里,誰復識辛毗。
百慮片帆下,風波極目看。
吳山兼鳥沒,楚色入衣寒。
過此愁人處,始知行路難。
夕陽沙島上,回首一長嘆。
行行芳草歇,潭島葉紛紛。
山色路無盡,砧聲客強聞。
殘陽曜極野,黑水浸空墳。
那得無鄉思,前程入楚云。
四顧木落盡,扁舟增所思。
云沖遠燒出,帆轉大荒遲。
天際霜雪作,水邊蒿艾衰。
斷猿不堪聽,一聽亦同悲。
雨打繁暑盡,放懷步微涼。
綠苔狂似人,入我白玉堂。
塹鳥眠堪畫,庭檉夜益香。
唯應蕊宮子,時到虎溪傍。
昔住匡廬北,無人知姓名。
侵云收谷粟,引蟻上柑橙。
寒雨雪兼落,枯林虎獨行。
誰能將白發,共向此中生。
詩名動帝畿,身謝亦因詩。
白日只如哭,皇天得不知。
旅墳孤岳,羸仆泣如兒。
多少求名者,聞之淚盡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