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北八景 其七 峰寺灘音
潺湲十里響流湍,
喚醒三更客夢闌。
欹枕何人眠不得,
輕舟疑傍子陵灘。
潺湲十里響流湍,
喚醒三更客夢闌。
欹枕何人眠不得,
輕舟疑傍子陵灘。
十里溪流緩緩流淌,水聲湍急作響,在三更天里喚醒了旅客殘盡的夢。斜倚枕頭的人為何難以入眠?原來是輕舟仿佛正停泊在嚴子陵垂釣的灘邊。
潺湲(chán yuán):水流緩慢的樣子,此處形容溪水緩緩流動又有湍急聲響。
湍(tuān):急流。
客夢闌:旅客的夢殘盡。闌,殘盡、將盡。
欹(qī)枕:斜倚著枕頭。
子陵灘:指東漢隱士嚴子陵垂釣處,在今浙江桐廬富春江畔,后泛指隱士棲居或清幽的水邊。
《淡北八景》組詩或為描繪清代臺灣淡水北部八處自然與人文景觀之作。此篇《峰寺灘音》聚焦灘流聲響,可能創作于作者游歷淡北時,通過對自然聲響的捕捉,傳遞旅途見聞與內心感受。
詩以“灘音”為核心,前兩句寫水聲驚醒客夢,后兩句以“疑傍子陵灘”收束,既描繪淡北峰寺灘的自然特色,又暗含對隱逸之境的聯想,語言質樸而意蘊悠長。
溪山態足身無事,天地功深歲有秋。
投老相從管城子,平生得意醉鄉侯。
卷簾清坐月排闥,橫笛誰家風滿樓。
可是離人更遺物,自緣身世兩無求。
襲慶名臣胄,棲身世隠堂。
憂時多鯁論,疾惡見剛腸。
髣髴商楹奠,凄涼漢署香。
老成無復見,雨泣路人傷。
丘壑性所樂,詩書老自娛。
譚惟聽兩部,貧不種千奴。
歲月柯間蟻,功名水上鳧。
平生五車讀,留得付諸孤。
羨翁詩禮飽丘園,況有諸孫名義傳。
得雨蛟龍勢逐逐,接翰鳧鳳聲聯聯。
靈明入地含一笑,癡客問天今九年。
合沓高名吉人后,會題影響疊前篇。
劍關云棧蜀西頭,公在平川最上流。
五百里中為甸服,一千年里作賢侯。
城烏想爾齊師遁,邊馬從他魏使愁。
燕寢凝香無所事,姓名料想覆金甌。
今年輔相得真儒,和氣融融慶歷初。
一柱擎天隆廟社,三邊無地著兵車。
功名入手歸談笑,操畧隨時自卷舒。
萬歲千秋臣主愿,未饒兩紀說中書。
再歲大江濱,了無功可程。
行行看絕塞,錄錄更專城。
不作安巢鳥,應慚出谷鶑。
頼同草玄手,時抱一經橫。
飛樓跨危堞,云霧曉披披。
形勝供臨眺,公余來燕宜。
江橫睥睨闊,山入綺疏奇。
風月本無價,君侯況有詩。
平生一靈臺,機智得深屏。
出使星移天,歸朝月生嶺。
上書肺肝露,不事頰舌逞。
事狀嚴歷歷,九原忽蘇醒。
樹連平野濶,深夜易高風。
星月迷蒙外,乾坤鼓蕩中。
山窗寒未白,宿炭曉能紅。
抱被論詩句,長長與子同。
猶憶當年歌畫空,乘歡直欲舉千鐘。
韶光半老不相識,樂事一生能幾逢。
戲蝶狂蜂隨意好,閑花蔓草向人濃。
當壚春色今何在,病酒相如臥蜀邛。
安室全貞操,刑家藹令儀。
乘龍推快壻,干蠱有馨兒。
未遂林烏報,俄纏風樹悲。
汗青他日傳,不愧柏舟詩。
物望唐姚宋,才名漢董晁。
力陳治安策,親際圣明朝。
讜議裨宸極,高文燦斗杓。
鵬程九萬里,一舉接扶搖。
中使傳聲出禁闈,曉庭烏鵲繞簷飛。
天香暗度金虬暖,詔墨遙迎彩鳳歸。
四海每年歌詠滿,兩宮傳賀古今稀。
殷勤更有南星極,長伴文昌拱太微。
末學知歸?,先生有典刑。
家貧甘半菽,身后只群經。
尊俎言猶在,瓊瑰夢已靈。
林宗負全節,無愧冢中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