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聞琴館
城非宓賤邑,館亦號聞琴。
乃是前賢意,常留化俗心。
代公存綠綺,誰更寄清音。
此跡應無改,寥寥畢古今。
城非宓賤邑,館亦號聞琴。
乃是前賢意,常留化俗心。
代公存綠綺,誰更寄清音。
此跡應無改,寥寥畢古今。
這座城并非宓賤所治理的單父邑,這館卻也稱作聞琴館。這是前賢的心意,一直留存著感化世俗的心愿。代替前賢保存著綠綺琴,可誰還能再寄托清越的琴音呢。這古跡應該不會改變,從古至今都是如此寂寥。
宓賤:即宓不齊,春秋時魯國人,孔子弟子,曾為單父宰,以彈琴治邑,政清人和。
綠綺:古琴名,傳說漢代司馬相如有綠綺琴。這里泛指琴。
清音:清越的琴音。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在游覽聞琴館時,有感于前賢以琴治邑、感化世俗的事跡,而當時社會可能缺乏這種教化精神,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前賢的化俗之心,突出其精神價值。特點是借古跡抒發感慨,以小見大。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傳統文化和道德精神的關注。
草堂野飯蜀江濱,妥貼寒光刻削人。
忽展五篇爭疾讀,便驚四座暖生春。
已欣蓮社風流在,更覺溪山氣味新。
放箸翛然廬岳去,門欄他日夢應頻。
半年客食毗陵寺,頗厭塵埃污衲裙。
雖有一身猶外物,且將萬事付浮云。
忽思放浪佳山水,要與頑麻散骨筋。
涼夜滿庭風露重,竹梢微月欲紛紛。
隨分叢林古格存,龍安真是泐潭孫。
獨持一節無求世,勘破諸方不出門。
石虎已忘蹲草見,木蛇久滅住山痕。
遙知百事俱衰落,尚有工夫虱自捫。
勢占江南三百里,煙霏相映出層樓。
芒鞵竹杖山兼水,坐看行吟春復秋。
浮世萬途成底事,吾生一飽更何求。
故人京洛風埃地,能信山中此樂不。
父老扶攜看使華,那知勛業在咨嗟。
人生安得顏長少,歲暮今驚日欲斜。
謾有清詩敏風雨,空余醉墨走龍蛇。
應憐妙語如芝菌,不吐青林吐臥槎。
午梵知藏釋梵宮,危臺遙喜石橋通。
下無俗駕攀緣至,中有高人笑語同。
解執易為摩詰語,經行難續德云風。
千巖萬壑吹松雨,替說儂家勝義空。
一幅紗巾九節筇,翛然生計似龐公。
孤云野鶴登空去,萬壑千巖墮笑中。
岣嶁晴披應獨往,懶瓉醉臥與誰同。
遙知勘破癡禪老,想見臨機面發紅。
欲去未成還執手,西風疏雨晚絲絲。
暗驚歲月行飄忽,那更人生苦別離。
君已到心工筆語,我今歸計老茆茨。
冷齋后夜誰同宿,莫向燈前讀此詩。
髯琳身小膽崔嵬,嚴冷中藏熱肺懷。
京洛歸來嘗自說,湘山游徧與誰偕。
解將骨董藏涪叟,又負籚篅訪了齋。
更說開春南岳去,要尋浯水看磨崖。
破夏來尋甘露滅,快人如對水晶輪。
煙云掃盡詞傳意,知見不生情透塵。
旋縛茅茨吞遠壑,偶臨簷隙見歸人。
露芽便覺如浮雪,品坐同分一盞春。
芒鞵竹杖快新晴,天迥游絲百尺輕。
沃若柔桑連野綠,炯如白鳥照溪明。
逢山有寺幽欣集,對客開軒午夢清。
曦竟未回憑閣久,忽聞高柳子規聲。
巾瓶掛壁亦翛然,無所營為地自偏。
句法不能醫老病,夢游時解到林泉。
扶持瘦玉筇隨步,堆疊荒云衲半肩。
小住閑庭數歸鳥,從教人作畫圖傳。
甲辰臘旦底時節,太虛完全無一缺。
陷虎機參陜右禪,罵人觜是新羅鐵。
云居老子最精銳,長笑師兄難控制。
龍象蹴踏非驢堪,鵝王擇乳非鴨類。
睡快庵中知見香,試焚一銖熏十方。
不在鼻端空與木,畢竟此香何處藏。
道人要我煮溫山,似識相如病里顏。
金鼎浪翻螃蟹眼,玉甌絞刷鷓鴣斑。
津津白乳沖眉上,拂拂清風產腋間。
喚起晴窗春書夢,絕憐佳味少人攀。
我昔車輪翠里行,只今懷想似前生。
那知古寺僧窗下,偶見高人眼倍明。
秋月半鉤留客意,凍云千頃欲歸情。
杖藜笑出千峰去,添得蒼崖響答聲。